中国养老金融应加快二三支柱养老金改革

中国养老金融应加快二三支柱养老金改革

导语

  目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将长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巨大挑战,同时,我国还面临着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严峻局面。应对人口老龄化离不开金融的媒介融通作用,也由此诞生

中国养老金融应加快二三支柱养老金改革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中国养老金融应加快二三支柱养老金改革

中国养老金融应加快二三支柱养老金改革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中国养老金融应加快二三支柱养老金改革
导语

  目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将长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巨大挑战,同时,我国还面临着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严峻局面。应对人口老龄化离不开金融的媒介融通作用,也由此诞生


  目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将长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巨大挑战,同时,我国还面临着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严峻局面。应对人口老龄化离不开金融的媒介融通作用,也由此诞生了养老金融这一专门领域。近年来,我国养老金融事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养老金体系不断完善,养老金融产品也不断创新,为老年人的养老待遇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提供了有效保障。

  近日,养老金融50人论坛(CAFF50)发布《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0)》,《报告》提出了中国养老金融的五点政策建议。

  第一,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高保障范围和水平。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包含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为主,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但是在实际的覆盖面和待遇水平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重点需要聚焦在两个方面:一是继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实现应保尽保。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养老保险制度宣传,提高劳动者个人养老保险参与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严格规范企业参保行为。二是科学合理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调整机制。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近几年一直保持持续增长趋势,截至2020年已实现连续16年连涨,但是这种待遇增长方式带有不确定性且存在不同制度之间的不公平性,因此,应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满足各类群体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基本养老保障需求。

  第二,加快二三支柱养老金改革,完善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我国目前已初步建立起由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养老金(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计划相互结合的三支柱养老金体系。但是目前我国三支柱养老金体系发展并不均衡,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一支独大,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进展缓慢,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仍处于试点初期。仅依靠保基本的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难以为广大国民提供充足的养老保障待遇水平,因此,必须完善我国三支柱养老金体系结构。

  一方面,完善我国企业年金制度,适当降低企业年金门槛,激励中小企业发展集合年金等方式,提高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的参与率。

  另一方面,加快推进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通过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激励全体国民通过养老储蓄计划等方式补充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从而为不同群体提供补充的养老金制度选择,并通过优化投资组合提高资金运行效率。

  第三,强化养老金融教育,提高国民养老金融素养。作为老年人养老资产管理的重要手段,我国养老服务金融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还不完善,国民金融投资的基础知识不足。受此影响,国民对养老金融服务和产品缺乏深入的了解、养老金融活动参与度低,在抗风险能力较差的情况下,传统的储蓄是国民的首选,而其他养老金融产品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也不利于其养老财富的保值增值。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逐步完善,为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需求,应发挥多主体作用,提高国民养老金融素养和水平。

  一是发挥监管部门的主导作用。监管部门应制定养老金融教育的具体规范,组织开展全国性的养老金融教育活动,传播理性投资观念,收集投资者金融教育需求。

  二是发挥学校的基础教育作用。推动学校开展基础金融教育,从小培养正确的消费、储蓄和投资理财的观念。

  三是发挥行业协会的教育和牵引作用。出台相关的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指引,明确金融机构在金融消费者教育方面的责任,同时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开展养老金融教育培训。

  四是发挥金融机构的基石作用。金融机构应该利用其与客户沟通的机会,提高客户对养老金融产品的认知,提高其金融素养,同时还可以利用营业网点开展日常的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只有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角色,才能全方位提高国民的养老金融素养,从而提高国民的养老金融投资能力。

  第四,丰富养老金融产品,满足多元化养老投资需求。目前,我国居民对于养老金融储备的意愿相对较为强烈,且不少居民已经开始进行了养老金融投资,但由于经济水平差异以及对风险认知的不同等因素的存在,不同群体对于养老金融产品的需求和偏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只有市场上开发出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养老金融产品,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养老金融需求。

  因此,广大金融机构应通过不同渠道随时跟踪了解广大居民的养老金融投资偏好,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养老金融产品,从而刺激其进行有效的养老金融投资,满足不同群体的多元化需求。

  一方面,要及时利用互联网等渠道进行广泛调研,了解不同群体对养老服务金融的不同需求,对市场、客户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供给,并对日益更替的需求进行及时的创新改进。

  另一方面,可以探索与其他行业比如养老服务行业等进行合作,丰富养老金融产品的功能,充分挖掘不同群体的养老金融潜在需求,从而开拓更大的养老服务金融市场。此外,还应进一步提高养老金融服务水平,通过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提高客户的信任度、满意度,增加客户黏性。

  第五,提高养老储备意识,优化养老金融市场环境。在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国民已经具备一定的养老储备意识,并且在实践层面上也进行了一定的养老储备,但是部分群体仍存在养老储备意识不足的问题,且对其严峻性的重视度不够。

  因此,还应进一步通过政府税收优惠以及媒体宣传引导,提高广大国民的养老储备意识。同时,还应营造一个良好的养老金融市场环境。一方面,要加强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加大金融诈骗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国民养老投资与养老理财知识的教育,规范养老金融行业的管理与运作。此外,还应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养老金融行业的规范性和标准化发展,提升国民对于养老金融行业的信心。

  

5G零距离,在线挑选养老院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