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密集出台的养老政策,引发公众持续关注。
2月21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尽快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促进和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等内容。
同一天,中国银保监会下发《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扩大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的通知》,宣布自2022年3月1日起,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扩大到全国范围。在原有6家试点公司基础上,允许养老保险公司参加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
而在隔天的2月22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举行了2021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会上提及,为解决各省之间养老保险基金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今年1月已经开始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
密集推出的养老政策说明了国家对养老的高度重视,相关政策的推进蹄疾步稳。看上去,与养老政策直接相关的只是老年人,但实际上,人口老龄化催生青年人的养老焦虑,年轻一代也开始关注养老问题。
国际社会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而根据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可见,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并且与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表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除了基数大、增长快,还有一个人口特征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长寿。从刚刚建国时人均平均预期寿命的不到半百,到现在已经超过75岁了,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得到了大幅增长。实际上,这并非中国独有的现象,全世界的预期寿命都在逐步增长。
图:不同年代最长寿命预期 来源:《百岁人生》,根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人口研究中心共建的“人类死亡率数据库”提供的数据计算得出。进一步的解释,参考吉姆﹒厄彭(Jim Oeppen)与詹姆斯﹒沃佩尔(James Vaupel)的《突破寿命预期的限制》,《科学》,2002年5月,第296卷
长寿,当然是一件好事,但长寿带来的烦恼,可能很多人没有特别留意。《百岁人生》一书中曾说,21世纪初出生的人有50%的概率活到100岁。假如我们能够活到百岁,22岁本科毕业就去工作,60岁就能够退休,那么余下40年的老年生活,我们怎么过?
如果上面的假设成立,在我们退休后的40年,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经济来源。而大部分人谈到老年的经济来源,往往想到的都是养老金。然而,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显著加快的老龄化程度和当前的出生率情况都不容乐观,有专家测算认为,到2028年,我们的养老金缺口将会达到100万亿。(数据来源:《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
时间是最公平的,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老去的那一天;时间也是最无情的,它并不会因为你还没有做好准备就放慢步伐,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养老规划。
围绕养老这个备受关注的社会话题,广发基金将于3月2日组织一场名为“广发言|让我们谈谈养老”的主题讨论。参与讨论的嘉宾有广发基金资产配置部总经理杨喆女士、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教授、博导路锦非女士、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外滩支行私行中心负责人杜江先生、《华尔街见闻》常务副总编辑周宏先生。来自业界、学界、投资者以及第三方观察人士齐聚一堂,一起谈谈养老金融那些事儿。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打开思路广发言,我们邀您一起谈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