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嬢嬢,舒不舒服?”

“舒服得很!小唐这娃儿好,每个星期都来,又耐心又有礼貌。我过去这个胳膊疼,现在好多了。”

在重庆市渝北区回兴街道香榆园小区一居民家中,周阿姨向记者分享了自己做完康复理疗的感受。

周阿姨今年72岁,与老伴一起生活,独生女儿生活在外地。自从一次脑梗之后,身体的灵便性不如从前,当了解到所在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可以提供居家理疗康复服务之后,她很快进行了预约,便可以享受每周1-2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的专业康复服务。

回兴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蔡宇向记者介绍,“除了在我们中心托养的老人之外,我们还为辖区内的老人提供助浴、助洁、助急等多种形式的居家服务。得益于市政府推行的'中心带站进家庭'经营模式,老人才能享受到方便又可及、价格可承担、品质又专业的养老服务,我们中心才能走入居民家中,走进老人心里。”

尽管蔡宇现在说起来自信满满,但回想起中心初建时,如何让老年人熟悉、接受并认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上一辈人有自己的生活观念,一些新的消费习惯他们不见得会喜欢。”蔡宇表示,在2020年中心开始运营时,周边来参加活动的老人并不多,所推出的助餐项目每餐10元,来吃饭的老人也很少。

“李阿姨是女儿送过来的,那时候她得了抑郁症,很瘦,情况不太好,她女儿想把她带出来散散心。没想到她很喜欢这里,再后来她就把小区里的老人也带过来了。”

借助老人们的“口碑传播”,养老服务中心里的老人越来越多,老人们在养老服务中心里的活动也越来越丰富。

王爷爷是社区老年民乐团团长,过去他经常和团队成员在公园等室外场地排练。现在,按照“机构建中心带站进家庭”模式,回兴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辐射带动9个社区养老服务站,老人们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大。他们可以在社区养老服务站里的“专属”场地尽情活动。

从居家服务,到社区里的养老服务站,再到街道的养老服务中心,以老人居住地为中心,形成了一个“15分钟养老圈”。

据重庆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杨胜普介绍,目前,全市已建成街道养老服务中心22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2912个,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创模式:“中心带站进家庭”一网覆盖“15分钟养老圈”一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