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专家畅谈“医养结合”:以人为本 探索未来养老模式新方向
导语
人民网北京5月21日电(记者孙博洋) 近日,由由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2020年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论坛在京举行。这也是自2016年起,该系列圆桌论坛连续举办的第五届。在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业界专家畅谈“医养结合”:以人为本 探索未来养老模式新方向
导语
人民网北京5月21日电(记者孙博洋) 近日,由由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2020年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论坛在京举行。这也是自2016年起,该系列圆桌论坛连续举办的第五届。在
人民网北京5月21日电(记者孙博洋) 近日,由由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2020年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论坛在京举行。这也是自2016年起,该系列圆桌论坛连续举办的第五届。
在20日举行的主题为“推进医养结合 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质量”的圆桌论坛上,来自健康养老领域涵盖政产学研多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养老产业的从业者汇聚一堂,就医养结合如何推进、未来养老形态、养老产业如何发展等一系列健康养老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分享了各自精彩的观点。
以人为本 建立综合连续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在本场圆桌论坛上,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副司长蔡菲发表观点认为,要结合中国人口老龄化特点,用健康老龄化理念统筹、整合相关各项服务,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形成整合型服务网络,建立综合连续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包括预防保健、健康管理、医疗救治、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和日常生活照护等全链条的健康养老服务。在全社会实现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幸福老年人的目标,为实现健康中国奠定坚实基础。
保利发展控股集团保利健投总经理王力力在发言时认为,老年医疗养老服务需求量大,全社会应当大力发展完善医疗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生活服务和精神慰藉服务“三管齐下”的养老模式。王力力表示,构建新型的养老模式要推进医养深度融合,打造医养一站式养老服务体系,做到医疗和养老有效衔接,打造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的同时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
来康集团健康生活业务群总经理张杏兰在发言时表示,服务老人时,将健康老人、糖尿病老人、慢病、危重症老人等进行智能化信息采集,并做分类,然后予以智能化解决方案,通过身体养护、心理关照同步进行 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参与、发展、享乐”是新时代新养老的新趋势
在讨论到未来养老形态及发展趋势的问题是,嘉宾们给出了自己最新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在发言时表示,新时代,有新的养老。过去养老主要在于解决吃、穿、住、医、用等日常生活必需的问题,是“生活必需型”养老。新时代、新养老,老年人对养好养老生活充满期盼,对高质量养老服务需求也更高,新时代养老正在由“生活必需型”向“参与型、发展型、享乐型”转变,这是与时俱进的转变,是向高质量养老的转变。
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卫生体系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王芳在发言时则认为,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呈现出增速快、基数大的特点,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加强医养之间的有机衔接,满足老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健康照护需求是应对老龄化挑战的一项重大举措。专业化、个性化、社会化将成为未来各地培育和发展养老服务的方向。
王芳表示,老年人群需求都是多层次、多元化的,不光有物质方面的需求,还有精神、文化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可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相关产业,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专业人才和专业团队是养老产业发展的关键
任何一项事业和一个产业的发展的基础都需要人才的积累和培养,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也一样。
沈阳市卫健委医养结合办主任、医养结合专家组组长徐卫华在发言时表示,医养结合是帮助老年人能够舒适、安详、有尊严的渡过老年期的基本保障和重要保障。他建议,医养结合一定要建设自己的服务标准、服务体系和服务规范,由此,才能产生特定的服务内容。医养结合服务内容要由专业的医养结合团队实现。需要培养医养结合专门人才。
上海健康医学院院长黄钢在发言时表示,国内养老人才培养应重视应用型医养专业人才培养,将国外丰富的养老及人才培养经验引入国内。“整个养老体系中,核心是医疗,关键是人才。”黄钢表示。
黄钢认为,养老人才是与医生、护士、康复一样的专业人才,应该形成初级、中级、高级的人才体系。高等院校明确应用型高水平人才或高水平医疗、康健类培养学校定位,现有医学院校以此分为两类,研究型院校形成以传统医学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特色型院校以康养、医养人才培养为主。
科技+资本 是让养老产业腾飞的双翼
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技术在医疗健康及养老方面的运用逐渐落地发展,为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注入了新力量;而随着养老产业的蓬勃发展,社会资本也都跃跃欲试,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民营机构走入到养老健康大产业中来,成为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三胞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亚非建议,可通过全方位政策支持,进一步激发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促进我国普惠性养老产业可持续发展。深入开展“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迅速总结参与城市的政策经验,尽快形成支持社会资本可持续发展普惠养老的新模式,推动养老服务供给总量迅速扩大;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重点发展城区普惠养老,提高民办机构服务质量,减少供需错配;进一步推动养老机构市场化改革,激发养老服务行业活力。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明义单靠国有资本的力量是不能完全满足中国社会应对老龄化需要的。他认为,养老产业应该实行竞争原则的基础上,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产业,让民间资本和国有资本一同促进和发展养老产业。
李明义表示,如果要培育普惠性的养老机构,很重要的举措就是要对民营养老机构,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对其获取资源的价格、门槛、方式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这样,他们提供的服务价格和办院的成本就能够降下来,在服务质量和服务价格基本相同的条件下,相信会有更多的老年人选择民办养老机构。
北京老年医院院长王宇在发言时表示,医养结合的对象主要还是要集中在失能和半失能人群,所以需要实现医和养两种需求的真正结合。老年医院应从评估、治疗和康复的密切结合开始,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手段,收集服务对象数据,最终研究出一套在养老机构内真正的综合评估系统。希望用智能和大数据手段,将医养结合的人群固定,并让他们之间形成相对固定的联系体系,形成数据传输、功能的转化以及医养结合技术的转化。”王宇最后总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