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人大代表团团组会议和政协界别联组会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养老工作的部署要求,在全国养老服务战线引发强烈反响和深度思考。《养老周刊》编辑部邀请各地一线干部职工,围绕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聚焦具体业务实际,谈学习心得,讲工作成效,就如何谋划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出新想法、新思路。
全面打造“豫佳养老”服务品牌
董 辉 李文煜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洁、康复护理等服务,鼓励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工作,河南省高位推动,全面发力,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2022年,明确将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河南省十大民生实事。
2021年,在全省各级书记抓养老工作机制的基础上,社区养老设施数量大幅提升,全省下达8.7亿元补助资金,推动新建 1000 个社区(街道)养老服务机构或日间照料中心。积极开展全省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打造智慧养老服务地图。农村养老服务网络逐步健全,支持乡镇特困供养设施建设,配备护理型床位和康复设施设备,增强护理能力。在6个市启动实施养老机构等级评定试点。开展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标杆建设试点县(市)创建。积极打造“河南护工”人力资源品牌,持续实施养老服务人才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支持养老产业与全省重点战略和相关产业链条融合发展。
下一步,河南省将进一步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财政投入力度,全面打造“豫佳养老”服务品牌,让更多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加便利、更加优质的养老服务。(作者单位:河南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
机构社区居家养老要融合发展
宋宝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多处与养老相关内容。从加大养老配套设施建设的政策力度,到提升养老金基础,再到服务供给和关爱体系,政府工作报告为下一个阶段养老工作指明了方向。特别是明确提出要“加大社区养老、托幼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在规划、用地、用房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受传统观念影响,相当一部分老年人不愿去养老机构养老,以山东省为例,目前全省老年人口2122万人,养老机构2419家,养老床位39.9万张,入住老年人17.5万人,入住率仅为44%,如何提高养老机构的入住率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鼓励专业养老机构连锁托管运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通过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家庭养老床位”,让老年人在家就能享受到养老机构专业的服务,是今后养老服务的一个探索方向。
传统的家庭养老、社会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都有其自身的长处和不足,多种养老方式共存,老人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真正实现老有所养。(作者单位:山东省养老服务指导中心)
践行初心使命,让所有老年人拥有幸福晚年
王 朝
全国两会已闭幕,学习政府工作报告,更加坚定了我作为新一代养老人的初心。
报告中“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城乡养老服务分配比例”“鼓励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为解决城乡养老问题指明了方向。长期以来,农村养老问题成为我国养老事业发展的短板,与城镇相比,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农村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居民的养老、医疗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养老压力更大,这种不均衡发展增加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难度。同时,要看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让“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和服务”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能力以及对社会资源的调动与配置能力进一步增强,都将为更好地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提供有利条件,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拥有美好的晚年!(作者系河北省石家庄市老年养护院院长)
乡村振兴中的新江南颐养
范玉英
每年全国两会,养老问题都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近几年,围绕老年人的需求,上海市奉贤区不断探索,从农村地区的宅基睦邻“四堂间”(饭堂、学堂、客堂、厅堂),到存量资源改造的“青春里”养老社区,到探索组团养老的“旅居”民宿产业。在美丽乡村做好配套服务,让那些曾经出生在农村的老年人回归故里,重新听到乡音、感受乡情;让那些在快节奏和拥挤城市生活的老年人,回到广阔的田间地头,感受“诗与田园”的慢生活。农村环境改善,产业引入,老年宜居,乡村振兴+民生反哺,奉贤区正在打造一个良性循环的新江南颐养模式。(作者系上海市奉贤区养老服务发展中心主任)
推动智慧养老再上台阶
贾 磊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是两个界限分明的概念,前者属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公共服务的范畴,后者是满足老年人生活多样化、更高层次生活需求的市场模式概念。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民政作为养老服务牵头部门,尤其要注意在事业发展中不能缺位,在产业发展中不能越位。
在这一领域,浙江省杭州市依托互联网高地优势,以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为载体,做了一定的探索和尝试。搭建城市级综合信息平台,全天候为15万低收入高龄及失能老年人提供“一键呼救”等三大类13小项服务,创建“智慧养老社区”“智慧养老院”等一系列普惠性数字化应用场景。打造养老服务线上商城,提供“菜单式”就近便捷为老服务,将养老服务补贴打入老年人社保卡养老服务专户,在全国率先创设全市通用的养老电子货币“重阳分”,一方面打破了区域壁垒,形成了全域统一的养老服务市场,另一方面可用于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养老机构床位费、护理费等支付,实现了机构居家一体化。(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副院长)
着力健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龚 纯
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明显,《“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提出了“支持一批社区建设连锁化运营、规范化管理的示范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提供失能护理、日间照料以及助浴助洁助医助行等服务。
居家社区养老是大多数老年人首选的养老方式。当前,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还存在着服务对象不精准、服务专业能力不强、服务清单不完备、服务机制不完善、市场化动力不足、评估标准不统一、综合监管制度不完备等问题。“十四五”期间,应着力健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居家社区养老的专业化、个性化、市场化服务供给水平。一是加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构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二是充分发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在生活性服务基础上,导入专业化、个性化的社会购买居家上门服务,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三是强化家庭养老的基础作用,提供面向家庭照护者的照护技能培训,提高家庭成员照护能力;引导养老机构为家庭照护者提供“喘息”服务;加快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作者系九如研究院院长)
构建“三位一体”的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机制
林 莉 李治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作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的部署。围绕增加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的目标,江苏省政府提出“建立健全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开展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要求,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完成10万户老年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
自2020年以来,江苏省共完成6.09万户居家适老化改造任务,成效明显。同时,这项工作仍面临着改造水平低、配套设施不完善、助老项目未普及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适老化改造工作水平,建议围绕老年人居住需求对适老化改造进行调整优化,构建室内环境、社区配套、专业服务“三位一体”软性、硬性配套建设。一是在室内环境安全上再提升,加强室内防滑设施和应急呼救系统的配备,重点铺设地胶,配备小夜灯,安装室内扶手、应急呼叫设备,为失智老人配备走失定位仪器,做好突发紧急情况防范化解;二是在社区配套设施上再提升,结合社区实际和老人需求,在住宅区开展无障碍设施改造,设置适合老年人的公共娱乐和健身设施,具备条件的为老旧住宅安装电梯或安装爬楼机;三是在助老便老服务上再提升,培育专业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进驻社区,为老人提供保洁维护、室内维修、紧急呼叫等助老服务,方便老人的日常生活。(作者单位:江苏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
五方面提质升级, 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李志荣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为推进湖南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个人认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需在规划、精准、协同、实操、维权等五个方面提质升级。一是要在顶层设计上定好调。明确养老服务的定位、发展思路和方向,让政府、家庭、市场、社会等清晰职责边界。要跳出“养老找政府”“政府大包大揽”的认识误区。二是要在服务供给上踩好点。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统筹谋划,精准发力,切实做到“五个精准”:布局精准、对象精准、服务精准、供给精准、监督精准。三是要在部门协同上聚好力。要围绕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高质量发展的共同目标,凝心聚力,统筹推进。切实做到四个协同:体系协同、城乡协同、部门协同、制度协同。四是要在操作实施上落好地。要织密兜底养老服务网,让特困人员更暖心;要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能力,让家门口养老更贴心;要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让空巢老人更舒心;要完善综合监管体系,让养老服务更放心。五是要在权益维护上护好航。要保障老年人、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推进养老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作者系湖南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副处长)
严格落实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要求
张 伟
“加大社区养老配套设施建设力度”“推进适老化改造”等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彰显了国家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的决心和要求。
当前,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急需解决场地不足的问题。201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要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小)区要限期开辟养老服务设施。2019年,民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要求到2022年配建设施达标率为100%。但根据住建部、国家发改委、民政部的统计,2018年到2020年全国能够达标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的新建居住小区不足50%。除北京、上海、陕西等少数省份外,社区居家养老场地和设施不足成为各地面临的普遍问题。
因此,各级民政部门应充分发挥养老服务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推动有关部门有效落实《“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和《“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相关要求,开展好城镇配套养老服务设施专项治理和老旧小区改造,因地制宜补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短板,并支持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开辟空间用于养老服务。(作者单位:海南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
倾力打造山区养老三支队伍
刘杰伟
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是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也是推进新时代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浙江省丽水市高度重视养老人才培养,着力打造山区养老三支队伍。
精心培养“突击队”。丽水市财政安排40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两轮全市养老行业精英人才培养计划,开设养老政策谋划、机构运营、专业护理、认知照护、老年社工、养老管家等六个精英班,开展持续四年的系统培训。计划到2025年,全市培育养老行业精英人才150名,评定健康养生养老产业精英50名,优秀学员纳入丽水绿谷英才管理并享受同等人才待遇。
规模打造“大部队”。将养老护理员纳入职业技能提升专项行动,打破户籍、年龄、社保等限制,实施全员免费考证培训。目前全市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22人,2025年要达到25人;依托连锁品牌养老机构资源优势,以大带小、以老带新,开展一线护理员日常业务培训;支持丽水学院、丽水卫校等院校开设康复治疗、养老护理和管理等相关专业,全省首创养老护理员职称评定机制,打通养老机构医护人员职业晋升通道,落实养老入职奖补政策,吸引更多年轻专业人才进入养老领域。
广泛发展“游击队”。按照“大养老”的理念,将山区养老管家、家庭照护者、爱心志愿者以及村老年人协会、助老员等非专业人员纳入培训范畴,实施分层分类、各有侧重的基础养老服务免费培训,并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引导各类人员共同参与山区互助养老服务。(作者系浙江省丽水市民政局社会福利救助处处长)
“互联网+”全面提升养老服务品质
杨善龙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洁、康复护理等服务,鼓励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安徽省安庆市大力拓展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应用,投资1200万元建成市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有效发挥信息化在服务政府决策、链接服务资源、强化服务监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
“互联网+数据归集”,全力支持科学决策。市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已实现与“城市大脑”的互联互通,定期推送跨部门、多业务数据。平台已汇聚全市55周岁以上户籍人口信息150万条、户籍老年人信息98万条、特困供养人员信息4万条,为制定养老服务政策提供数据支撑。
“互联网+服务调度”,全力优化居家养老服务。通过信息平台的指挥调度,就近为居家老年人安排服务商,提供助餐、助浴、助洁、物资配送、精神慰藉等服务,并自动生成工单。2021年以来,已累计调度各类居家上门服务20余万人次,实现服务全流程管控。
“互联网+视频巡检”,全力提高监管效能。建设“养老机构视频巡检”模块,市城区47家养老机构视频同步链接到信息平台,机构重点部位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民政部门“足不出户”即可了解养老机构的管理状况。(作者系安徽省安庆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
点线面结合,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
范 俊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时强调,要补齐农村社会福利短板,加强对农村老年人、儿童、“三留守”人员等特殊和困难群体的关心关爱,为加快推进农村养老服务发展指明了方向。
以兜底保障和提升农村老年人生活品质为目标,山西省大同市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相结合,通过点、线、面的建设,努力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
“点”的建设,围绕特困供养、低保及低保边缘户、防返贫监测户等困难老年群体,空巢、失独、留守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率先探索具有村民习俗、村居特色的养老示范点,形成可复制、可持续的农村养老服务模式。“线”的建设,努力构建县级有专业照护机构、乡级有区域供养机构、村级有颐养服务站点为支撑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形成集中供养、日间照料、定期巡访、结对帮扶、社会养老、邻里照护相衔接的养老服务机制。“面”的建设,整合社会力量,集成要素保障,充分调动政府、市场、社会、家庭的积极性,围绕家庭养老是基础、居家服务要普惠、机构照护有保障、邻里互助倡新风的目标要求,有效满足事实无人照料的特殊困难老年人需求,全方位提升乡村养老服务水平。(作者系山西省大同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
立足本职工作,为养老服务发展添砖加瓦
马艳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让我深深感受到政府稳增长、保民生,关注人民福祉的责任担当。立足本职工作,为养老服务发展添砖加瓦就是我们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最直接的体现。
把宗旨意识刻进脑里,以政治理论指导养老服务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视察江西、赣州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主动加强学习,用政治理论来指导实践、推动养老服务发展。把责任担当放在心里,以需求为导向明确工作方向。牢固树立责任担当意识,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了解老年人最关注、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需求为导向,着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认真谋划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公办养老机构改革、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等工作。把务实作风贯穿始终,以实干巧干推动养老服务取得实效。以不断扩大覆盖城乡、惠及全民、均衡合理、优质高效的养老服务供给为切入点,进一步织牢织密兜底性养老服务网,有效扩大养老服务覆盖面,继续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作者系江西省赣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
勇于担当,在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中再立新功
周春芳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人大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给出的重要启示,强调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总书记的话温暖人心,催人奋进,我们感受很深。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社会福利院是一个有58年历史的公办养老机构,为适应社会福利进入社会化阶段后的发展趋势,福利院进行了“一院双制”运营机制改革,在医养结合探索中创新“医护卫一体化”护理模式,养老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正是凭着团结奋斗的坚定信念,全院职工不惧风险,迎难而上,取得疫情防控的胜利。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福利院教学团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先后为全国、全省部分地区养老机构负责人进行线上、线下授课,广受好评。作为“人工智能条件下养老社会实验”项目试点单位,福利院积极探索新方法,总结新经验,让服务管理更加便捷、精准,整体服务质量有效提升。
新形势下,我们在做好各项本职工作的同时,将主动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勇于担当,再立新功。(作者系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社会福利院院长)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2年3月17日)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养老周刊·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