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老年人防诈骗指南

请收好!

老年人为何容易受骗?

近年来,随着“空巢”老人的不断增多,老年人心理孤独及情感需求等问题日益凸显,多数老年人消息闭塞,对接触到的新鲜事物了解较为皮毛,防范意识较弱。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倾向于相信别人,且崇尚积德行善。老年人还往往更爱面子,受骗后不愿跟家人说,也不愿报案。经常会有新闻报道:某某儿女长期在外,老人缺乏防范意识被骗财物。

诈骗手段

不法分子的诈骗类型基本上有迹可循,换汤不换药,大致可以分为保健品骗局,冒充公检法骗局,黄昏恋骗局,理财投资骗局,消费养老骗局,健康讲座骗局,中奖退税骗局,神医假药骗局等等。针对老年人的有以下几种诈骗恶招要认清:

No.1

以房养老、投资

以房养老、套路贷款“赚收益”

不少骗子推出“以房养老”项目,忽悠老年人抵押房产贷款,同时打着高利息、高回报的名义谎称进行集资、参股等投资理财活动,让老年人将贷到的钱,用于购买“高收益”的“理财项目”。前期老人还能获得收益,而后骗子卷钱跑路,房子也被强制过户,老人钱房两空。

No.2

低价旅游

用低价旅游设陷阱

不少黑心旅行社以低价游、免费游为噱头吸引老年人参团旅游。随后在旅游过程中安排各种购物环节,将商品以高于市场价多倍的价格卖给老人们。

No.3

黄昏恋骗局

“爱情”的背后是金钱

短视频也逐渐成为中老年人最主要的手机娱乐方式。而短视频里的主播们对老年人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让老人相信,自己在短视频平台遇到了“爱情”。随后以各种理由要求老年人转账,最后消失于茫茫互联网。

No.4

 

健康讲座骗局

以健康为诱饵

打着免费的旗号进社区“治病”,或在外办“讲座”,不断诱导当事人购买“包治百病”的神医神药保健品或理疗器械。

No.5

 

冒充公检法骗局

以恐吓为手段的

电信诈骗

冒充公检法机构、银行等,通过电话、短信或网络告知当事人触犯法律,银行卡密码被盗等。

如何防范

重要提醒

公安机关严厉打击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为名,实施诈骗、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合同诈骗、制售伪劣商品等侵害老年人财产权益的各类违法犯罪,快破现案,强攻积案,大力追捕逃犯,守好百姓“养老钱”。如有发现此类犯罪行为,请积极举报!

桥西公安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举报方式

1.举报电话

张家口市公安局桥西分局:110、0313-8687314

2.举报信箱

张家口市公安局桥西分局(张家口市桥西区明德北街70号,邮编075000)

【来源:张家口桥西公安】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每日反诈」这份老年人防诈骗指南请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