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有一批所谓的人口专家总是在鼓吹老龄化社会是一个危机,一个社会要是老年人越来越多,那该怎么办?

我认为,这些人口专家全部在胡说八道。

比如,著名的人口专家梁建章就惊叹,印度的人口结构是完美的金字塔结构。

当他定义为完美时,就内设了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下一代人一定要比上一代人多才是一个正常的人口结构。

而如果下一代人生育的数量如果没有超过上一代,那结果就是进入老龄化社会,因为老年人这个分子在整个人口这个分母中占比更大了。

这是一种非常可笑的思维方式。

因为如若人类每一代都比上一代生的更多的话,不用过多少年,地球就人口爆炸了。

我们做一个简单的算术题,假设人类所有的夫妻一代生3个,25年为一代,这么生下去,未来会生多少人呢?现在地球上有近八十亿人,假设二十亿是育龄中的夫妇,就是有十亿对夫妇。

一百年后,地球人口是213亿(计算三代人口总和),200年后是1082亿,300年后是5478亿,500年后,14万亿,1000年后,是4亿亿人口,平均每一平方公里陆地,得住1.4亿人口。

这个简单的数学计算告诉我们,人类是不可能长期保持什么金字塔结构的生育模式的。人的生育模式是一种偏好,是会根据环境发生变化的。

在某种条件下,比如更加富裕,比如更重视儿女质量,比如更想过轻松不带娃的生活,比如女性自主性更强等等因素 ,都有可能导致人口生育减少。

即使是按保持下一代与上一代人口持平的模式进行生育,也是必然要进入所谓老龄化社会。

因为,人类寿命的延长是一个有确定性的趋势。

所谓老龄化社会,其主要形成原因,是因为人的寿命变长了。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不管他生育率如何,他都不会进入老龄化社会,因为就没有几个人能活到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寿命的。

联合国关于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是统计65岁以上老人的数量占人口的比例。根据联合国新标准,当一个地区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比例超过14%,则进入“老龄社会”;比例达20%,则进入“超老龄社会”。

1980年,中国人均寿命66岁。

如果以1980年中国的情况来算,不管生育率低还是高,中国都不可能成为老龄化社会,因为寿命太短。

现在的中国,发达地区如上海,人均寿命超过了80,全国预期寿命也超过了77岁。

这是危机吗?

每一个人家里的老人活的更长,是好事还是坏事?

当然是天大的好事,怎么就变成危机了呢?

假设有个人有一天跑到别人家里去做客,看到对方父母年过八旬,他会怎么说?

他如果说,哎呀,你家有老龄化危机了,麻烦了。他挨一顿揍,那一点也不冤枉。

人人家里的老人活得更长,是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是大好事。集中起来,怎么就变成危机了呢?

这不是咄咄怪事吗?

以65岁这个年龄为老人标准的话,老人数量一定是稳步增长的,在总人口比例中也会占比越来越高,这是不可逆的,因为经济发展在稳步增长,医疗技术进步在稳步前进。

这是人类之光,是人类文明的成果,是人类进步的成就,你怎么能将它描述成危机呢?

但是,现实中,各种老年问题是层出不穷的,比如,老年人怎么养老?失去了劳动能力后,收入从哪里来?如果一个社会老年人占比过大,谁来照顾他们?

问题出在哪呢?明明是大好事,怎么还是有这么多问题呢?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老龄化社会就是坏事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