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品?投资理财?以房养老?

这些都靠谱吗?

近年来

一些不法分子打着

“服务老人”“关爱老人” 旗号

招摇撞骗

养老诈骗都有哪些常见的套路?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

警方提醒:端正保健理念

老年人不要参加所谓免费讲座此类活动,防止陷入骗子的套路。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从正规渠道购买产品,不轻信所谓的特效药、神药、进口药,以防陷入“药托”的骗局。

警方提醒:保持警戒心理

老年人如遇亲朋好友在电话或者短信上提出借钱、汇款等请求的,尤其是要求转账至第三方陌生人账户或直接支付款项的,务必进行线下确认。如对方称不方便通话,可采取私密问题提问的方式验证对方身份。

警方提醒:正规途径办事

老年人要多关注一些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官方政策以及社会新闻,以便了解各种事项的规章流程,通过正规途径申请办理,不抱侥幸心理、走捷径心理,不听信旁人所谓的“能够违规操作”。

警方提醒:不要轻易动钱

老年人需切记公检法不会通过电话、社交软件办案,不会通过互联网发送警官证、通缉令、逮捕令,不会在电话里声称对资金进行审查,不会要求提供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请一概不要相信,以防上当受骗。

警方提醒:警惕“各种免费”

老年人不要盲目跟风报团,要听取子女的意见,让子女多参考旅游团的性价比,避免掉入不法分子的圈套,并且“参团旅游”一定要找正规旅行社,安排持证的导游。

警方提醒:谨防虚假中奖

老年人收到类似中奖信息或者中奖链接时千万不要相信,不要贪图意外之财,以免上当受骗。凡是有人以任何理由让出钱,一定要多一个心眼,不能轻易将自己的钱拿出来。

警方提醒:树立防诈意识

老年人碰到突然献殷勤的,一定要多留心眼,不要轻信他人言语。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个人信息,如本人证件号码、各种与身份信息或银行卡绑定的账号、密码等,不向他人透露。

除此之外

儿女也要多关爱老人

与老人多多沟通科普

培养老年人的防范意识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防范养老诈骗︱守护老年人“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