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诈骗,是影响社会稳定、破坏公共秩序的涉众型犯罪。一段时间来,在巨大的养老需求面前,有些不法分子打着 “服务老人”“关爱老人” 旗号,招摇撞骗 ,老年人沉浸于“养生保健”“以房养老”“投资养老”的美梦,结果辛辛苦苦积攒多年的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养老钱”无端被骗,成为纸上画饼。

有哪些养老诈骗的常见“招数”

需要防范

快来看看下面的漫画

了解一下吧~

冒充“公检法”诈骗

01

02

对于这种类型诈骗,首先,骗子会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你的个人身份等信息,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给你打电话。编造你涉嫌银行卡洗钱、拐卖儿童犯罪等理由,同步发送伪造的公检法网站、通缉令等,对你进行威逼、恐吓,以使你相信和就范。诱导你去宾馆等独立空间进行深度洗脑,以帮助你洗脱罪名为由,要求你将名下账户所有钱款转至所谓的“安全账户”,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冒充公检法诈骗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具有一定针对性、精准性,而非撒网式的诈骗。诈骗分子掌握了受害人的部分身份信息,如性别、姓名、年龄、身份证、手机号、住址等,在博取受害人信任后实施诈骗。

骗子自称警察、检察官、法官等国家权力机关工作人员或“帮助转接”国家权力机关工作人员,并且很“关注”受害人的钱、财产情况,要求受害人安装用途不明的APP、登录指定的网站填写信息、扫码付款、提供短信验证码等。

法官提醒

谨记以下“三个不”

不听、不信、不转账!

公检法机关会当面向涉案人出示证件或法律文书,绝对不会通过网络点对点地给违法犯罪当事人发送通缉令、拘留证、逮捕证等法律文书。

公检法机关绝对不会通过电话、QQ、传真等形式办案,也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更不会让你远程转账汇款。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原创漫画——养老诈骗套路多 加强防范最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