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旅游、免费吃喝

只用参加一场
免费的投资宣讲会
就可享受
你会心动吗?

2020年10月,鄂州市20余名老年人在接到这样的传单和电话宣传后,经不住诱惑,在享受了免费旅游、免费吃喝之后,参加活动主办方组织的高息返利投资宣讲会,在现场人为营造的“热烈”的气氛下,纷纷拿出养老钱参与“投资”,少则数千元,多则数万元。殊不知,“养老”变“坑老”,辛苦攒下的养老钱全都有去无回。

近日,由鄂州市鄂城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丁某某、胡某某、吕某某等人以老年人为诈骗对象的集资诈骗案,最终经法院审理作出生效判决,丁某某等人受到法律的严惩。

案件承办检察官章路介绍,该案属于典型的诈骗老年人犯罪案件,犯罪分子利用老年人辨别能力较差的弱点,专向老年人下手。在年轻人看来比较低级简单的诈骗手段,在老年人身上似乎很容易得手。被告人丁某某等人在鄂州市注册成立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花重金在中心商圈租赁、布置专门办公场所。为了让企业看起来很有“规模”,他们聘请多名年轻业务员在中心商圈沿街向老年人发放投资返利宣传单,带老年人到办公地点参观,骗取老年人信任。丁某某等人将原本无职业的胡某某“包装”成公司法人,为了使胡某某看起来更像所扮演的角色,不仅为胡某某购置品牌服装、化妆,还事前进行话术培训,在投资宣讲会上,丁某某在台下念台本,胡某某戴着耳机在台上复述,虽然破绽比较明显,但被害人却未察觉。丁某某等人谎称投资不仅能获得高额利息,还可享受免费旅游、免费吃喝等福利。他们仅支付部分投资者少许利息,并数次组织免费旅游、吃喝,营造投资有回报、有福利的种种假象,以此诱骗老年人进行投资,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就诈骗20余名老年被害人共计100余万元。

无独有偶,该院办理的另一起专门针对老年群体实施诈骗行为的集资诈骗案,夏某某同样以高额返利为诱饵,诱骗被害人“投资”,先后骗取50余名老年被害人共计300余万元。

不法分子利用老年群体对于投资理财类信息辨别能力差、获取信息滞后、渴望情感关怀等特点,屡屡将黑手伸向此类群体,不仅侵犯人民群众财产权益,更影响社会大局稳定。鄂城区检察院在严厉打击此类犯罪、积极开展追赃挽损工作的同时,通过入户宣传、法律咨询、专题法治宣讲等多种形式,常态化开展防范诈骗宣传活动,为提高老年群体辨别犯罪手段的能力、守护养老的“钱袋子”贡献检察力量。

 

老年人应当如何防诈骗?

1.不要轻易相信陌生来电、短信。遇到陌生来电、短信,要提高警惕,不轻信。遇到问题多与子女沟通,如有疑问及时联系公安机关核实。

2.不要轻易点开陌生短信、微信等社交工具中发来的链接,更不要随便安装陌生应用。

3.不要贪小便宜。面对形形色色的骗术,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4.不要随意扫描二维码,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妥善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密码、身份证号码等个人隐私。

5.对于让您掏钱的行为保持十万分的警惕。掏钱之前,一定找子女或自己信得过的朋友商量。

6.保持警惕心理。有些骗子常常主动与老年人打招呼,套近乎,甚至嘘寒问暖,表现出很关心老人模样,有的老年人就很容易放松警惕。

7.注重保健,但不迷信保健。要从正规的渠道获取科学的医疗健康常识,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不轻信所谓的特效药、神药、进口药,以防陷入“药托”的骗局。

8.警惕“各种讲座”。警惕各类免费送鸡蛋送礼品、免费旅游的投资、购物宣讲会等,不要盲目相信高额回报的宣传,防止陷入骗子的套路。

 
 
 
 
【共抗疫情 守护心灵】鄂州12355热线24小时心灵陪伴不打烊
@所有人:网格驿站——您家门口的服务!跟我“驿”起看过来!
【重磅】鄂城区通报表扬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先进典型!
靠得住、过得硬、豁得出!鄂城区公开选聘200名街道扫黑除恶人民监督员!
 

消息来源:鄂城检察

审核人:政法君

编辑:鄂小安

 

【来源:平安鄂城】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打击整治养老诈骗|鄂城诈骗老年人新套路:高息返利、免费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