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琳)当前,苏州正深入开展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重点打击以提供“养老服务”等为名实施诈骗、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昨天,市民政局联合市金融监管局举办苏州防范养老服务诈骗宣传活动,通过加强宣传、整治、联动,防范和处置养老服务诈骗和非法集资,切实守护好百姓“养老钱”。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不断攀升,一些不法经营者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需要陪伴、渴望健康、认知较弱等特点骗取老年人钱财。“养老”变“坑老”事件时有发生。据数据显示,江苏省最近集中宣判5起养老诈骗案,受害老人达1500名,涉案金额高达20亿元。

为此,作为养老服务主管部门,苏州市民政局发布了以“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为主题的《防范养老服务领域诈骗和非法集资风险倡议书》,倡导老年朋友增强防范养老诈骗和非法集资意识、理性选择养老服务,要求各养老服务机构遵纪守法、遵守规范,以人为本开展管理服务工作。

围绕“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主题,我市民政部门和养老服务机构将持续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各种载体、渠道、活动不间断发声,在全社会营造防范养老服务诈骗和非法集资的浓厚氛围。民政部门将对全市166家养老机构、2300余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场所,建立“红橙黄绿”四色风险管控名单,并建立四级分类处置机制,依法依规、精准整治。对未经登记擅自开展养老服务活动的场所,挂图作战,建立风险排查、研判化解、销号处置、督查考核“四项机制”,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治理不彻底不收兵。同时,民政部门将主动与政法委、处非办、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沟通协调,健全信息互通、联合行动机制,引导苏颐养1号店、物业服务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以“反诈防非”小切口构建“养老服务安全”大环境。

市民政局提醒广大老年朋友:选择养老服务谨记“看、问、比、防”四字诀。一要“看”,看机构经营范围是否包含养老服务,有无向社会融资资质;二要“问”,多与子女沟通商量,咨询社区“养老顾问”,或听取民政、公安、金融监管等部门专业人士建议;三要“比”,到正规养老服务机构了解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收费标准等事项,经过比较筛选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养老服务机构;四要“防”,要格外警惕打着养老名义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不要预付高额养老服务费,不要轻信高额回报。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养老”变“坑老”事件时有发生 苏州市启动养老服务防范诈骗和非法集资集中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