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养老”为名的诈骗行为时有发生,“养老理财”“养老产品”等诈骗手段花样百出,给不少老年人造成财产损失和精神打击。为了提升广大老年人的防范意识,瓦房店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牟林德讲解几个养老诈骗的常见形式:

“投资养老”骗局

骗子可能会先在公园、超市、小区等老人聚集的场所给老人灌输投资的概念。接着通过组织旅游、参观、讲座、赠送礼品等手段博取老人的信任。然后就会告诉老人他们有个“养老服务”的项目,投资越多,福利越好”。对于老年人而言,这种方式表面看起来一并解决了投资理财和养老享福的问题。但实际上所谓的“养老服务”项目是虚无缥缈的,骗子只会给予老年人口头承诺或是签订空头合同,利用话术和PS图片进一步诱骗老年人,掏空他们的钱包。

“以房养老”骗局

骗子会以“房本在家无用”等类似话语为借口,诱导老年人将房产抵押给贷款公司,每月还可以获得高额利润,同时也不耽误老年人自住或租住。实际上,骗子会将老年人房产直接以高息抵押给职业放贷人,并将房屋处置权交由其处置。后续,当入局老人数量变少时,骗子就会卷钱跑路,留下老人面对贷款公司和职业放贷人的债务催收,乃至被逼卖房还债。

“养老银行”骗局

近些年,有部分公司在注册时将公司名称注册为“××养老银行有限公司”,并在线下租用场地,打出“养老银行”的名号吸引老年人前来存款。但实际上,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第十一条规定,设立商业银行,应当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吸收公众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

“消费返利”骗局

这种是最为常见的养老骗局,骗子主要是以投资返利或消费返利的方式诱导老年人投资消费,现场发放粮油米面,更有甚者还会承诺免费旅游等额外福利。这种骗局完美利用了老年人的“占小便宜”心理,从本质上看,还是骗子利用言语获得老年人信任后骗取钱财。

长者事,无小事,希望通过今天的常见骗局分享,能够帮助各位老年朋友提高防范意识,也希望各位子女能够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怀,关注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常回家看看,讲讲防骗知识,让不法分子“不敢骗、不能骗、骗不了”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防范养老诈骗】看好“钱袋子” 守护“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