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四红)北京多区养老反诈进行时。据6月1日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包括东城、通州、丰台、石景山、海淀、延庆等多区都在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进一步整治涉老 “投资”“买房”“旅游”“食品”等领域涉诈问题。

就在5月30日,通州警方在线发布消息称,通州区近日召开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部署会。按照部署,专项行动重点打击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为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诈骗违法犯罪。重点整治针对老年人的涉诈骗App、非法养老服务机构、商品房虚假宣传、涉老旅游项目和艺术品经营、无资质医疗机构擅自诊疗、涉老“保健品”、非法集资等乱象。

会上还提到,目前,通州区已成立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开通有关“养老诈骗”线索举报通道,同时将通过一系列新媒体矩阵平台,发布典型案例、普法文章等,进行防诈骗宣传,传播防骗知识,帮助老年人提高法治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

同样加码养老防诈宣传的还有海淀区。5月31日,据“首都金融安全”消息,海淀区金融服务办公室和海淀区民政局近日联合主办了“反诈老陈教您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主题宣传讲座活动,主要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介绍针对老年人的各类新型诈骗套路。

例如,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认知较弱、需要陪伴、渴望健康、渴望财产增值等特点,炒作概念,虚假宣传,设置陷阱,骗取老年人的钱财。主要形式包括以“投资养老”“以房养老”“提前退休”“养老保险”“养老保健”等名义,诱骗老年人提前预付费用、参与所谓投资理财、高价销售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

会上还指出,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除了其本身的判断力弱、骗局手段五花八门等因素外,还涉及到老年人心理及情感需求,部分不法分子也是利用了这一点,在骗局中用来获取老人信任进行诈骗。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指出,“目前,‘养老诈骗’违法行为给社会带来很大负面影响,引起了监管等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北京多区加码养老反诈以维护老年群体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从近年来的一些案例看,以房养老、养老保健、各种高收益理财投资等都需要老年群体保持警惕,天上不会掉馅饼”。

如今,如何帮老年人远离诈骗陷阱已成为全民话题。尤其是在金融领域,老年人已成为诈骗分子的重点围猎的对象,诈骗手法迷惑性之高、诱惑力之大,让老年群体防不胜防。

例如近期以“环保”“低碳”“绿色”等为由兴起的理财神器骗局中,因诈骗分子假冒国有企业,甚至宣称保本保息承诺,从而便能轻易获取老年人的信任,其再通过虚构项目、高收益,进一步诱导老年人充值投资拉人头,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该类诈骗受害者不少是老年人,甚至有人被骗去数十万甚至近百万元投资款血本无归。

除此之外还有虚拟货币、数字藏品等新型骗局。此类诈骗往往打着“限量发行”“高额回报”的广告,号称不用投钱可以“零撸”,通过手机签到就能“赚钱”,发展下线就能“返利”,骗子打着“钱包”“挖矿”等概念的币圈资金盘接连出现,而中老年人群往往成为主要的被围猎对象。其中,部分老年人尝到甜头后便加大投资,但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后来者都会血本无归,本质还是“击鼓传花”的游戏。

“主要是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有所加快,老年群体由于信息不对称,对投资理财等方面认知偏弱,迫切希望更美好的老年生活等,这让不法分子有空可钻。”针对后续防诈整治,周茂华建议,一是可进一步加强反诈力度,提升违法犯罪成本;二是可通过监管、金融机构等部门配合,提供丰富案例素材,加大宣传力度,提升老年群体对相关违法行为识别与自我风险防范的意识;三是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增加金融服务有效供给,满足多元化理财投资需求等。

警方也提醒,老年人在生活中要多开拓眼界,关心社会,远离和排斥可疑人员的亲近,不要随便接不熟悉的电话,微信、支付宝、网银里不要放太多钱。同时,家属应该多关心老人,对其可能遭遇的骗局多沟通、提示,及时掌握家中老人的相关动向,防止上当受骗。

【来源:北京商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出击!北京多区开启养老反诈,涉老投资、以房养老等诈骗将被重点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