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犯罪分子假借“养老”之名实施诈骗犯罪,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老年人网络知识不足、辨识能力不强等特点,利用保健培训和产品推介、直播陪护等各种手段设置陷阱、诱导消费,给老年人造成经济损失和身心伤害,南岗法院结合审判经验,教您识别典型“养老”骗局,提升识骗防骗法治意识。
养老诈骗常见形式
一、提供“养老服务”
个别养老服务机构以提供床位使用权、观光旅游、医疗保健、照顾陪护等服务为噱头,收取老年人高额会员费,但实际上该机构并不具备相应养老服务能力。
二、投资“养老项目”
以开办养老院、购买养老公寓等投资项目能获取高额分红为由,诱使老年人陷入非法集资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陷阱。
三、销售“养老产品”
抓住老年人热衷于养生的心理,首先通过米面、鸡蛋等礼品的赠送博取老年人的信任,进一步推荐所谓包治百病的“神药”,诱导老年人高价购买保健品。
四、宣称“以房养老”
诈骗犯罪分子先推出以房养老项目,哄骗老年人抵押房产贷款,用贷款购买所谓高收益的理财项目,通过前期获得一定收益骗取老人信任,而后携款跑路,房子也被强制过户,导致老年人钱房两空。
五、开展“养老帮扶”
诈骗犯罪分子通过介绍婚恋等帮扶方式针对独身老人,先与被害人发展成恋爱关系,再编造各种理由索要钱财,随后携款潜逃。而且随着互联网应用及智能终端逐步适老化,网络交友成为养老诈骗的常见手段,利用老年人对于网络上繁杂的信息分辨能力不足精心打造各式骗局骗取老年人一辈子的辛苦钱。
六、代办“养老保险”
诈骗犯罪分子谎称有门路为老年人提供养老保险代办服务,并声称一次性补缴社会养老保险费便可享受养老退休金待遇,借此骗取高额费用。
养老诈骗常见方式
一、招摇撞骗型
部分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恐吓受害者涉嫌刑事案件(如洗钱、非法集资和妨害信用卡管理等),并使用相关话术诱使受害人或是自证清白或是报告财产,将钱款汇入所谓的监管账户内,达到骗取老年人钱款的目的。部分诈骗犯罪分子冒充人社局、社保局内部工作人员的身份,谎称可以帮助未参保的老年人进行代办服务,声称一次性补缴即可享受养老退休金等福利,也有谎称被害人社保卡故障或是被盗刷,要求被害人提供身份证号密码等个人信息,或是需要办理手续费等方式骗取老年人钱款。
二、理财投资型
诈骗犯罪分子通过虚假的对公账户,冒充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通过推销高收益理财产品,养老投资,进行民间借贷、非法集资及传销等手段进行诈骗,他们已高回报为投资诱饵,承诺免费旅游或是精美礼品等福利,诱导老年人投入资金。也有诈骗犯罪分子以“以房养老”“养老项目加盟”承诺给予高额回报,以收取会员费、保证金等方式吸收老年人的钱款。
三、养生保健型
犯罪分子以养生保健的名义,抓住老年人渴望健康的心理,通过循序渐进的一系列方式获取老年人的信任,打着特效药、神药、进口药的名义销售保健及医疗产品,也有以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等方式吸引老年人投入资金的。
南岗区法院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严惩养老诈骗违法犯罪案件,进一步参与到治理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诈骗乱象过程中,为广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保驾护航。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