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在巨大的养老需求面前
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养老”的名义
行诈骗之实
以“养老”为名的诈骗行为时有发生
各种诈骗手段花样百出
给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造成损失和打击
接下来,请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常见的养老诈骗骗局
“投资养老”骗局揭秘
骗子可能会先在公园、超市、小区等老人聚集的场所给老人灌输投资的概念。接着通过组织旅游、参观、讲座、赠送礼品等手段博取老人的信任。然后就会告诉老人他们有个“养老服务”的项目,“投资一定金额后,不仅可以享受利息,还能获得北上广等地的房屋居住权。投资越多,福利越好”。对于老年人而言,这种方式表面看起来一并解决了投资理财和养老享福的问题。但实际上所谓的“养老服务”项目只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骗子只会给予老年人口头承诺或是签订空头合同,利用话术和PS图片进一步诱导老年人,掏空他们的钱包。
“以房养老”骗局揭秘
骗子会以“房本在家无用”等类似话语为借口,诱导老年人将房产抵押给公司,每月还可以获得高额利润,同时也不耽误老年人自住或租住。实际上,骗子会将老年人房产直接以高息抵押给职业放贷人,并将房屋处置权交由其处置。后续,当入局老人数量变少时,骗子就会卷钱跑路,留下老人面对贷款公司和职业放贷人的债务催收,乃至被逼卖房还债。
“养老银行”骗局揭秘
近些年,有部分公司在注册时将公司名称注册为“XX养老银行有限公司”,并在线下租用场地,打出“养老银行”的名号吸引老年人前来存款。但实际上,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第十一条规定,设立商业银行,应当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吸收公众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
“投资返利”骗局揭秘
这种是最为常见的养老骗局,骗子主要是以投资返利或消费返利的方式诱导老年人投资消费,现场发放粮油米面,更有甚者还会承诺免费旅游等额外福利。这种骗局完美利用了老年人的“占小便宜”心理,从本质上看,还是骗子利用言语获得老年人信任后的“空手套白狼”。
“代办保险”骗局
骗子冒充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以 代办“养老保险”“补办养老金”等理由,收取老年人的材料费、好处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受害人交纳的保险金。
“保健产品”骗局
骗子抓住老年人对健康的渴望心理,通过组织“专家”讲座、免费体检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与活动,借机推销能够“包治百病”“延年益寿”的高价保健品,骗取老人钱财。
“疫情防控”骗局
疫情期间,骗子会冒充防疫工作人员“电话排查”或“上门服务”,以健康码异常需提供核酸检测结果、流调发现系确诊病例密接者、提供上门核酸检测服务、免费发放防疫物资等理由,要求老年人配合防疫工作,套取老年人身份证号及银行卡号。
“黄昏恋”骗局
老年人上网“冲浪”已经成为较普遍的现象,“空巢”老年人由于情感孤独,防范意识弱,极易成为网络诈骗的对象。“黄昏恋”骗局是“杀猪盘”骗局的一种,主要针对独身老年人,骗子往往利用老年人情感缺失的弱点,先以交友为名聊天,迅速发展为网恋。
“0元游、低价游”骗局
骗子利用老年人外出游玩的热情、节俭的生活习惯,以不合理的“低价游”甚至“0元游”吸引老年人参加,宣称“低价享高配、开心伴你行”。
提醒:如何远离养老诈骗
涉“养老”诈骗犯罪是可防性犯罪。事前防范,始终是避免老年人上当受骗的有效措施。简单的讲,就是“不听、不信、不参与”。
1、不要轻易相信
2、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
3、不要贪图便宜
4、警惕上门推销
5、保持警戒心理
6、端正保健理念
7、警惕各种“讲座”
8、端正保健理念
9、提高反诈意识
10、树立安全思维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养老诈骗骗局大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