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这个坐在原告席上的老人是老王,今年已有95岁的高龄,被他告上法庭的一方则是当地的一家银行。老王和老伴膝下无儿无女,不久前老伴因病去世,她在银行存有一笔30多万元的养老钱。老王认为自己是老伴唯一的继承人,他希望银行能将这笔存款支付给他,可银行却以老人无法证明他是唯一继承人,所以拒绝将存款交给他。那么老伴的遗产最终该何去何从呢?

老王是在1964年结的婚,婚后一直没能生育子女,于是两人便商议决定将30万元的养老金存在了当地一家银行,并写在了老伴的名下。老王计划着,哪怕有一天剩下老伴孤身一人,也可以靠着这笔钱保障晚年生活。可没想到一年后老伴突然发病离世,这笔规划好的存款也就没了意义,于是老王便决定叫侄子帮他将这笔钱取出来。老王告诉侄子,密码是老伴的生日,可当侄子到银行输入密码时,却发现密码不对。听到老王表明没有记错密码之后,侄子又重新输入了两次密码,结果还是不对。因超过了输入密码的规定次数,最终银行卡被锁死。

随后老王找到银行,对方表示因储户本人已经离世,需要老王提供证明才可以办理支取业务。此后老王一直未能提供相关材料,银行方面也一直没给老人办理取款业务,不久后老王一纸诉状将银行告上了法庭。银行方面表示,因为老王没有申请过遗产继承,银行为了保障死者的储户权益,才一直没有将存款支付给老王。老王则表示,老伴曾跟自己说过银行卡的密码为生日数字,所以一直以为密码是老伴的生日数字,可是后他才反应过来,老伴所说的生日数字密码很可能是自己的出生年月日,所以此前他提供的密码一直都是错误的。

银行表示,根据相关规定,因为密码的遗失,老王必须要证明他是唯一继承人,并且要在公证处拿到继承权公证书才可以提取存款。那么老王为何一直都无法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呢?原来老王与老伴抱养了一个亲戚家的孩子,作为养子,双方在一起生活了13年之后,因为发生了矛盾老王夫妇便与养子断绝了收养关系,此后再无往来。可当老王拿着断绝收养关系协议到公证处时,对方却表示,仅凭这份断绝关系的协议书无法给老王办理唯一继承人的公证,需要养子亲自到现场确认才算有效。

为此老王又再次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确认他与养子解除了收养关系。经过法院的审理之后,确认了老王与养子解除收养协议的合法性。可当老人拿着这份具有法律效应的协议书到公证处之后,对方再一次给老人出了一个难题。因为老王提起解除收养关系的诉讼时,原材料已经递交到了法院,所以想要得到公证处所要的材料,就必须到他与老伴曾经的工作单位开取。可是这对于已经95岁高龄的老王来说,实在力不从心,所以他才决定与银行对簿公堂,希望通过诉讼解决问题。

老王认为,既然收养关系书已经经过了法院判定,具有了法律效应,那么这足以证明自己是老伴遗产的唯一继承人,银行理应将存款支付给自己,可对此银行需要的是出具谁来继承遗产的这个证明。法院将事实调查清楚之后,公开宣判的结果,根据相关规定和事实可以确认,老王为唯一的合法继承人,于是存款一半应属于老王所有,另外的一半应作为遗产也应该归老王所有。判决结果出来后不久,老王老人签署了判决生效证明,至此老人心头上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

在我们的生活中,类似老王这样的遗产纠纷有很多,希望老年人能在确保自己资产安全的情况下,能将资产密码告知给可以依靠的亲人,避免日后可能会带给子女们的诸多麻烦。

对此,你怎么看?

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END——

点下关注,不迷路!

本文章属于作者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分享!定期分享全世界各地的奇闻趣事,大家喜欢的话可以关注小编,查看更多有意思的文章!

图片皆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老人无儿无女妻子去世,取30万养老金遭拒,银行:证明你是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