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即新型冠状病毒对肺脏组织的损害引起的炎症,将其定义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在人们的认知当中,来势汹汹的新冠已经和当初的非典一样会很快的消失,但没想到新冠疫情持续到今天已经将近三年的时间了,至今仍然在肆虐。
新冠病毒
之所以称为新型冠状病毒,是因为该病毒的基因组序列与以往的冠状病毒不同。
是目前已知的第七种能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以感染呼吸道为主,发热是其主要的表现,同时也有轻度干咳、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
2019-nCoV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也可能存在消化道传播。
隐蔽性
新冠病毒具有隐蔽性,它和SARS病毒明显不同的一点。
SARS典型的症状之一是发热,所以通过检测体温可很有效地识别患者。
而新冠病毒具有隐蔽性,不表现出明显症状,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及时就医很难发现,也就无法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控制,进而导致其可持续从横向(传播给他人)和纵向(子代传播)缺成分而更好地生存下去,实现与人类长期共存。
新冠病毒症状早期表现:
①影像学表现
感染新冠病毒的早期影像学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
无症状感染者的CT影像学无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但是呼吸道等标本的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
②呕吐、腹泻
部分儿童及新生儿病例症状可不典型,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仅表现为精神弱、呼吸急促
③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有一部分中症的患者在病程当中,可能没有发热或者中低热,严重的患者能够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使呼吸困难急性加重,或者进展为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或者出凝血功能的障碍。
新冠疫情什么时候结束?中科院院士黄建平团队,曾做出最新预测
从目前情况看,尽管新冠疫情可能在短期内还没有结束,但随着我国疫情的有效控制,感染者人数已明显减少,即使感染了,也多为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些患者可以为病毒携带者,没有任何临床表现,有些患者表现比较轻,少部分患者病情表现比较重,有一定的病死率,新型冠状病毒目前没有发现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只是对症处理。
古话说“大疫不过三年”按照老祖宗的说法,2022年正好是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的第三年,通过各种说法,老祖宗的大疫不过三年,很有可能再次应验。
他提出:新冠疫情大流行将在2023年11月左右结束,他们的判断依据主要使用全球新冠肺炎预测系统和经过改进的SEIR模型来预测完成的。
这则新闻发布后,让饱受新冠病毒折磨得更多行业从业者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但是应该强调指出,这一预测结论建立在当前大流行发展的基础上,若将来会有传染性更强的突变株出现,那么这一结果还需另一种说法。
新冠病毒不断变异,我们还能“动态清零”吗?
吴尊友介绍, 动态清零与零感染有着本质区别,动态清零是指对于发生的新冠疫情,发现一起、消灭一起,既不让新冠病毒在疫情发生地流行,也防止病毒传播扩散其他区域。
“动态清零”不是绝对的‘零感染’,面对奥密克戎等变异株的挑战,我们还没有能力保证不出现一例本土病例,但是我国已经在丰富的防控实践中积累了一套卓有成效的防控措施,并根据病毒的新变化、疫情的新情况,因时因势对防控措施不断优化升级。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