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核科学技术学院研究员吴征威带领的团队,首次揭示了冷空气等离子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并通过自主研发设计的装置将冷空气等离子体引入关节内,为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生物工程与转化医学》。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内滑膜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是增生性滑膜的核心效应细胞。它们可以摆脱生长限制、侵袭周围组织、促进血管增生,导致滑膜不受控制地生长,所以又被称为“不死癌症”。
“目前,主要通过口服药物来改善和控制患者病情。”该校核科学技术学院工程博士研究生丁呈彪介绍,但这种全身用药,往往很难直接作用到局部病变的滑膜。对类风湿关节炎进行有效的局域精准治疗,仍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冷空气等离子体是在标准大气压下产生的一类宏观温度接近于室温(30℃)的等离子体。
此次研究中,该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等离子体设备,将冷空气等离子体引入活体大鼠的关节内。结果显示,治疗一周后,研究人员在大鼠的关节内没有观察到滑膜增生、炎症浸润和血管生成等症状。同时,该团队开展了体外实验,证实在冷空气等离子体的作用下,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主导因子的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失去了抗凋亡、侵袭和迁移的能力。
丁呈彪说:“研究人员通过设备将冷空气等离子体精准地作用于发生病变的滑膜组织周围。紧接着,由冷空气等离子体产生的活性氧等粒子促使组织和细胞发生多重生物学效应,从而使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失活。”不同于传统的等离子体消融术,冷空气等离子体技术避免了对患者正常组织的伤害,并且不涉及药物及放射性物质,作用时间可控,尽可能地降低了对健康组织的损伤。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