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健康养老集团所属诚和敬长者公馆养老院,67位平均年龄八十多岁的老人生活在这里,护理员、社工、物业维修工等42名员工保障着他们的日常起居,日复一日,帮老人翻身、起床、洗漱,打扫卫生,喂饭,协助大小便。
自3月13日,养老院因疫情封闭管理以来,不少老人因为见不到家人而情绪低落。“哄”老人做核酸检测,教他们画画,一起唱歌、聊天,也成了员工们的职责。
张鑫陪老人聊天、晒太阳。 受访者供图
年轻人用热情填补着空隙,连接起一个个孤独的暮年人。但在封闭的87天里,他们自己的生活也被打乱——有护理员错过了筹备已久的婚礼,有维修工错过了孩子的成长,有外地来的实习社工看着网上的照片默默遗憾,“我错过了北京的春天。”
老人转过来“哄”他们,“我们见不着孩子,你们也见不着父母。我们知道你们不容易,等疫情结束后,咱们一块出去溜达。”
“哄”老人做核酸检测
封闭管理这段时间,劝说、协助老人做核酸检测,是护理员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丰台区这家养老院,住着67位老人,其中一半完全需要护理照顾,三成是半自理老人,只有两成能自理。每天早上9点多,实习护理员于嘉鑫例行查房时,会通知大家在房间等待医护人员上门采样。有老人不耐烦,于嘉鑫就耐心解释,“老人是易感人群,做核酸检测让自己安心,也让家里人放心。”
这也要求工作人员有充足的耐心。老人动作慢,张嘴做个“啊”的口型,也要几分钟。还有些有认知障碍的老人,总是不肯张嘴,护理员便好声好气地哄,“我看看您的牙怎么样”“您今天吃什么了,张开嘴让我看看”,趁着张嘴的一瞬间,赶紧采样。
检测完,有的老人忍不住干呕,护理员马上递上水。有的老人有攻击行为,一巴掌落在护理员身上。院长助理、养护部经理张鑫被骂过、打过,但她觉得这不是老人本意,“去挖掘一下,他是不是最近有情绪了,觉得没有人关心他了,或是想家了,还是和别的老人有小矛盾了?”
有一次,老人说被检测弄疼了,气得大哭。安抚一通后,张鑫才发现,老人只是想家了,她温柔地说,“现在大家都不能回家,您再忍耐一下,疫情结束以后,就回家聚一聚。”相比年轻人,老人更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有老人哭着说,“总觉得见一面就少一面。”
今年以来,团聚是奢侈的事。1月23日,临近春节,北京疫情形势严峻,养老院开始封闭管理,家属探视暂停了。2月22日,养老院管控降级,允许短时间探视,老人们觉得看到了希望,眼巴巴地盼着能出门、回家的那天。
没想到,等来的是管控升级。根据北京市民政局的通知,从3月13日早上8点开始,全市养老服务机构进行全封闭管理。不少老人在听到消息后偷偷抹着眼泪说,“想回家。”
工作人员只能尽力安抚。一番耐心开解下来,老人们也接受了。有人开始在朋友圈里转发疫情相关新闻,他们知道,封闭管理是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还有人在做核酸检测时,会和“大白”说一句,“辛苦了。”
在活动中收获陪伴和快乐
疫情肆虐两年来,养老院在防控上积攒了不少经验。
工作是有条不紊开展的。3月13日,封闭管理当天的清晨,大门口设置了隔离区,置物架也被摆放好,所有送进养老院的物品,都要先在隔离区静置两小时并消毒;紧急就医单、健康监测单、消毒记录单等各种表格都被打印好;库房里,酒精、防护服、N95口罩等防疫物资,一直储备有两三个月的量;餐厅照常运转,食材采买也有稳定的供应链。
养老院封闭管理后,工作人员每天定时消杀。 受访者供图
生活是有保障的,但大家明白,老人更需要的是心理疏导和精神陪伴。此前,很多老人一到周末就回家;有人本准备和家人一起过生日;有人爱热闹,村委会开会也一期不落地参加。
母亲节那天,一位老人收到了女儿的信,但因为视力差,看不清,便让于嘉鑫读给她听。老人听力不太好,于嘉鑫尽力大声,老人还是无法听清。于嘉鑫便想了个主意,把信誊了一份,字放大了三四倍。老人终于看清了,读完后,小心翼翼地把两份信折好,连连感谢于嘉鑫,“我一定要收好。”
养老院还会举办一些娱乐活动。每周五次,下午三点半,或唱歌,或画画,时长一个小时。实习社工王丽雯负责策划,她总提前几天想主题。每逢老人生日或节假日,社工们还会给老人们买蛋糕,设计小游戏。
王丽雯希望大家都能参与进来,获得快乐。“比如绘画,有的老人可以在没人帮助的情况下创作出理想中的作品;有的老人不会画,那我要给他准备能临摹的素材;对于能力更低一些的老人,我们会让他填色。”
有老人觉得活动无聊,对王丽雯发脾气。“当时大家都在,我下不来台,心里很委屈。”其他老人就劝,追着开导她,说“大家各有各的爱好”,让她不要因为这点打击失去信心。
大多数老人喜欢这种热闹的场合。有的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王丽雯就拜托他教大家写字;有人喜欢唱歌,王丽雯在观影室里准备好麦克风,号召会跳舞的同事一起来带动气氛。每次活动一结束,不少老人就围上来,抓着她问,“明天是什么活动呀?”
老人在养老院活动室练书法。 受访者供图
“一群十八九岁的小姑娘领着老人玩。”50岁的物业维修工刘海悦很羡慕,“谁不愿意跟年轻人一起玩呢,多有青春的气息呀。有时候老人就是老小孩,也需要哄。”他常想,要是自己老了之后,也能住进这样的养老院就好了。
连接一座座孤岛
刘海悦在这里工作了四年多,门锁坏了,电视打不开了,热水器不出热水了,老人们都会找他修。封闭管理后,他明显感觉到,老人们找他的次数变多了。“有时候我来修了半天,发现那东西根本就没坏。”但老人总会客气地留他多坐一会儿,和他说说话。
这种“小心思”不难被识破。刘海悦也不急着走,“有什么可着急的呢,其实陪他们聊天,不也是我的工作吗?”
刘海悦在工作。 受访者供图
在养老院里,见不到熟悉亲人的日子里,老人难免被寂寞、冷清包围。而其中有些人,更容易活成难被触及的孤岛。
64岁的马建国患有焦虑症和认知障碍症,不认识人,也无法自理,刷牙、洗脸、吃饭、上厕所都需要人帮忙。今年,家人刚把他送过来没几天,就碰上了疫情。陌生、封闭的环境让他紧张,他总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愿意和人打交道,对试图靠近的工作人员更是充满了警惕。
刚搬来的那天下午,先后有几个护理员想进屋看看情况,都被赶了出去。养护部经理张鑫不放心,刚打开门,话还没来得及说,就被马建国向外推了个趔趄,“咣”的一声,门又被关上了。一直等到晚上,老人睡了之后,工作人员才走进房间,拿走了餐盘,打扫了卫生。
张鑫没有生气,她知道,很多有认知障碍的老人是没有安全感的,害怕外界的伤害,所以才会表现得暴躁,“但这种老人更需要别人去关注他们,站在他们的角度来交流。”
她每天都来敲门、打招呼,“马叔、马叔、马叔,我来看看您,看看您,看看您。”马建国说话会不断地重复,张鑫总结了经验,也学着他讲话,“用老人说话的方式开口,才不会被拒绝。”
“吃饭没,闺女叫什么,老伴叫什么,家住哪……”张鑫一点点地打开老人的心扉,慢慢地,马建国虽然不了解眼前这个瘦小的女孩,但也感觉到了善意和安全。当张鑫提出给他刮胡子时,马建国没有拒绝。
再后来,他开始让护理员给他洗澡,现在也能和大家坐在一起吃饭了。大家把马建国的照片和视频分享给他的家人,看到老人的变化,家人很感动,直向张鑫和她的同事说“谢谢”。
张鑫帮老人系鞋带。 受访者供图
和老人一起过春天
封闭管理87天,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也思念着自己的家人。
刘海悦一年多没回过家了。他的工作本不算太忙,平时是他和主管两人轮班。没有疫情时,每到休息日,坐高铁五十分钟,他就能回到位于张家口的家。
因疫情防控要求,主管居家办公后,只剩他一人在岗,“现在也没有准确的休息日了,24小时待命,半夜老人摇铃说东西坏了,我也得赶紧去修。”封闭久了,对刘海悦来说,工作更像是一种打发时间的方式,“我多干点活,时间也会过得快一点。”
他惦记着上初二的小儿子,每天和家里通电话时,他总感叹,“孩子长大了,不会哭着闹着说想我了。”
张鑫原定于“五一”举办的婚礼也推迟了。为了能以最好的状态和她一同出现在亲友面前,张鑫的男朋友用了两个月时间,减了二十多斤重。现在,尽管失落,但他明白,张鑫放不下这些老人。
20岁的于嘉鑫本在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读大专三年级,学习养老服务与管理。去年十二月,她和同学来到北京实习。之前,每到休息日,他们会一起游览北京的各大景区,或者去逛商场。知道养老院要封闭管理的时候,她正在八大处公园玩。
三个月来,实习生们没点过一顿外卖,于嘉鑫一直馋热腾腾的涮羊肉。张鑫心疼这帮孩子,煮了一大锅奶茶,“尽管学校允许他们提前结束实习,但是大家没有放弃。”
王丽雯常在手机上看到网友们分享的北京的照片,从贵州来这里实习后,她还没来得及出去玩,“好不容易来一次,我还有好多地方没去呢。”
三楼露台上,老人给自己的小菜园浇水、松土。 受访者供图
好在,养老院里栽了几棵海棠和月季,风一吹,白色的花瓣铺一地。王丽雯带着老人一起拍照、赏花,看到大家开心地笑,她就觉得,本以为已经错过的春天,原来早被装进了小院里。
(文中马建国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吴梦真 彭镜陶
编辑 彭冲 校对 刘越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