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
《三联生活周刊》特别策划
关注“大家的家”
深刻洞察中国养老问题
聚焦“城心”解决方案

以下文章来源于三联生活周刊,作者三联.CREATIVE



疫情爆发前一年,“霸道总裁”影视剧还正火,各种衣着光鲜靓丽的“霸总”在屏幕上怼天怼地。结果某大型上市公司总裁发了篇博文,概括真实“霸总”的样子: 

“因为业绩压力过大而干枯分叉的头发,因为长期睡眠不足而迷惑无神的双眼,因为过度焦虑紧张而蜡黄起痘的皮肤;因为植物神经紊乱而严重发福的身材;因为疲劳困顿而四仰八叉的坐姿;以及加起来不到三百块的优衣库T恤和无印良品短裤:以上就是霸道总裁的标准照。”

两年疫情带来的一切变化,让每天和凡人一样哈腰驼背做核酸的各路霸总们,更加迷惑和焦虑。同为“霸总”的老葛有一句斯多葛名言,可能多少能给霸总们打打气,抚慰一下遍体鳞伤的大心脏。老葛说,“我们每个人的命运可能从宇宙大爆炸那天开始,就已经被注定了。”

老葛15岁上科大少年班,19岁进入中科院计算机所读研读博,现在四十出头,是北京一家大型芯片制造公司的副总裁。与前面所说的真实“霸总”相比,老葛要瘦一些,其他精神面貌差不太多。但是让老葛发出这番感悟的缘起,并不是疫情到来之后,企业延迟上市、员工无法正常上班等一系列问题,而是老父亲的养老问题。

大时代落下的灰尘落到每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山,落到所有人头上,感受就会变得迟钝麻木。而身边至亲从变老到故去,却会触碰到每个个体神经的最敏感处和心灵的最柔软处。怎样陪老人走好最后这一段路,“霸总”和普通人一样,颇费思量。

01

当“话事人”老了

老葛的父亲葛大爷年轻时是当地一名颇受人尊重的医生,加上讲起话来声若洪钟,妥妥的一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家庭话事人。

作为一名全靠自己奋斗出来的草根,老葛在北京结婚、生子、安家,事业也算成功。葛大爷特别为儿子自豪,一说起儿子就满脸笑开花。老葛也想尽点孝心,同时父母也可以帮着带孩子,于是就把退休的葛大爷夫妇接到了北京住在一起。这一住,却出了麻烦。

老葛夫妇都是在北京读书、工作多年,生活、育儿理念都是现代的。而葛大爷的理念却还是传统的,很多高科技的东西,老人家不懂,学也学不来。本来葛大爷在老家跟退休的老伙伴们一天一顿酒,扯扯淡、吹吹牛,也挺受人尊重的。来到北京带孙子,三代人住一块,难免磕磕碰碰。虽然儿媳妇提出某些问题时还算婉转,但是“话事人”终究感觉自己成了累赘。看着儿子忙得三天两头不着家,累得跟狗似的,老人家也不好意思跟儿子讲。老头儿本来在老家就中过一次风,腿脚已是有点不便,身体也变得佝偻。



对于老人们来说,他们渴望在儿孙身边享受天伦之乐

知识经济、高科技时代让老人们基于传统经验的话语权不再,老人常被儿女斥责“你不懂”,在家庭、家族中的地位下降。据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斯滕森基于200人的长时段“社会情绪选择”研究:人越年轻,就越不珍惜与情感亲近的人共度时光,老人则反之。大多数老人希望住在家人身边,过平淡简单的生活。但对于成年子女而言,实体空间的共享是会侵蚀精神空间的。

那几年,为了开发芯片,老葛基本上一周有五六天睡在公司,或者出差开会。后来葛大爷因病去世,老葛一直为没让老父亲多享天伦之乐而倍感遗憾。

02

从居家到养老院,距离“一碗汤”

代际隔阂以及生活不便带来的护理问题,是居家养老不得不面临的问题。老年医学学会、清华大学和大家保险集团曾对19个省份的80万城市居民做过问卷调查研究,最终做出的《中国城市养老服务需求报告(2021)》显示,城市居民去机构养老的需求在大幅增加,达到20.6%。

但是中国传统养老行业有个“9073(或9064)”的说法,也就是说90%的老人愿意居家养老,6%或7%的老人愿意在社区机构养老,3%或4%的老人愿意在养老院养老。很多老人对养老院还不是很信任,老人的子女也担心把父母送进养老院会招来非议。



在这里,长者可以遛弯、聊天,结下深厚友谊

家住北京丰台区的刘双珍阿姨今年85岁了,她就经历了一次态度上的转变。刘阿姨退休之后,也是发挥余热,轮流照顾住在西城的两个女儿的小孩。孙子们都上完了小学,刘阿姨还想一个人自由自在的,所以又回到了丰台自己的小家,两个女儿也都挺孝顺,给她请了全天候陪护的保姆,不过保姆的工作不大稳定,由于各种原因,换了六七个。

到了2017年,刘阿姨也80岁了,俩女儿就给她在西城就近租了房,另请了保姆,开始了新的独居生活。离两个女儿倒是近了,可保姆还是会有不称心的问题。刘阿姨算了笔账,感觉租房加上雇保姆,算下来还不如去一家专业的养老院。可两个女儿过不去这坎儿,加上看了几家养老院,要不就是在郊区离两个女儿家远,要不就是环境简陋、氛围压抑。一直拖到2021年,这才在友谊医院西城院区附近找到一家新开没多久的“大家的家”城心医养社区。刘阿姨退休之前在一家医院做护士,对家居环境有些洁癖,可这家养老社区的环境设施立马就打动了她。而且人老了也怕被骗,听说这家养老机构是大家保险开的,刘阿姨心里踏实了,毕竟保险企业没有跑路风险。

试住一个月之后,刘阿姨就决定在这儿“享受养老生活”了。反正女儿家离得也近,想看随时就能来看望自己,社区也会定期将自己的身体状况给女儿上报。算上各种支出,差不多每月万把块钱,跟之前租房独居请保姆差不多,而且万一需要就医,这儿的安排比独居强多了。由于疫情不能出去,刘阿姨没事儿就在社区里遛遛弯,到活动中心唱唱歌,过得很是自在。



在“大家的家”,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康乐活动

这个叫“大家的家”的养老机构,虽然目前只在北京正式营业了两家(还有开在阜成门的一家准备营业),可似乎一下解放了老人和子女双方。谈起城心医养社区建设的缘起时,“大家的家”这么解释:“因为国外的养老机构基本上都是在主城区,这样既能让老人不脱离原来的生活圈,又能让他们跟家人离得很近,同时能跟周边熟悉的环境继续保持高度的交互和关联。”

上世纪70年代,有位学者提出名为“一碗汤的距离”的家庭亲和理论:子女煲好一碗汤送到父母居住处,两家的距离让汤的温度刚刚好,这就是“一碗汤的距离”,两代人既拥有自己的空间,又不失亲密的距离。这个说法被“城心”所沿用,进一步升级为“让爱近在咫尺”:养老社区开在人群聚集的核心城区,让物理距离近;养老社区离子女近,让心灵距离近——踩一脚油门就能去看看社区里的老父母,见面聊会儿,很方便,要是养老社区离个三四十公里,往返差不多一整天,那这个探视陪伴的养老之爱,就变得费时费力。

距离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能解决养老之爱问题,但社区毕竟是个陌生环境,老人们能适应吗?那些非亲非故的社区医生、护理员,又凭什么来尽心去“爱”别人家的老人?

03

让专业性去体现人文关怀

葛大爷病故后,老葛的母亲何阿姨曾在老家独居过一阵,老葛回老家处理事情时,发现经常有些陌生人来探望母亲,还送一些小礼品,对母亲的态度简直比他这个亲儿子还亲热,一问才知道,都是卖保健品、理财产品的。

如果不是有感情积累的亲戚朋友,绝大多数的“爱”归根到底还是利益。这也是为什么老人去机构养老时最担心的是服务品质问题。



《中国城市养老服务需求报告(2021)》中提及的老人对养老机构的几大顾虑:陌生的环境无法适应、照料不细致、担心被虐待等。

针对老人们最担心的问题,“大家的家”城心医养社区提供的解决方案是:用专业性、标准化、智能化的设计和服务去实现养老之“爱”,用专业来体现人文关怀。

当一位老人打算入住城心医养社区时,“城心”会制定一套“长者融入计划”——前期就会按流程了解老人的喜好、给家属和老人具体介绍社区生活等。入住第一天,会有院方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欢迎仪式,就像新生入学一样,有专人陪着老人和家属一一介绍社区的各个区域。吃的第一顿饭、住的第一晚、参加的第一个活动,都会有个暖心的仪式,帮老人消除陌生感。社区的整个建筑都是经过适老化改造的——房间里配备了呼叫器、社区内设置巡回步道、尖锐的地方改成圆角等等,菜品也是营养师安排好后提前一周公布出来,兴趣小组诸如读书、唱歌、跳舞、书法等,都有标准化安排和定期活动。



“大家的家”针对老年群体用餐习惯,提供多种美食、营养均衡,也便于长者咀嚼、消化

有位88岁的张老先生,原本是石油大学的教授,曾非常排斥养老机构。等这么一套流程走下来,也认识了一些新朋友。社区住的也主要是一些高知老人,每天读读报,聊聊国家大事,很快就找到了三观一致的朋友。更打动老人的是,今年4月突发心脏病,社区及时安排他进医院抢救,并健康出院,老先生非常感激。原本是打算住两月应付一下儿子,之后再回家请保姆照顾的,体验到这些服务之后,老先生决定长住了。

高品质的养老服务一定要做好医疗服务,因为60岁以上的城市老人患病率是66.9%。而医疗、康复、护理三大系统则是城心医养社区的最大特色,他们称为“全场景医、康、护服务”。



在“全场景医、康、护服务”下,为老年群体提供健康关怀

医疗板块的负责人像一位十足的“技术咖”,来介绍这个系统:

医疗系统最大的特色是每40位老人要配备一位有健康管理师证的健康医生,这位健康医生最少每两周会有一次与老人一对一的见面详细沟通,沟通时长25-45分钟。同时,只要跟老人健康相关的事情,不管是身体、心理的问题,都可以找他——通过健康医生循序渐进地指导老人健康生活,城心医养社区的护理部负责人原本是某三甲医院的护士长,来到社区工作后,她将三甲医院的精准、细致带到了社区,一周之内就把社区一百多位老人的所有信息背了下来,包括老人的姓名、性别、生活习惯、家庭情况、既往病史等等,所有的信息都了然于胸。这样的专业行为很快就得到了全院推广。

社区的老人若是有就医需求,健康医生会把挂号、就医资料一切事项安排好之后,按照约定时间陪护老人到医院就诊。这就省去了老人排队等候的麻烦,也省去了家属约医生或找关系的麻烦。而且陪护本身就有医学背景,这样的就诊能更好地了解老人的病情,并跟家属充分沟通。

而康复系统目前分为基础康复加专业康复:基础康复主要以运动康复减缓老人的肌体老化为主,辅以针对老年痴呆、骨质疏松、失眠等老人常见问题的健康管理;专业康复则主做心肺、骨科和神经三大类。康复板块的负责人是财务出身,把成本和经营效益考虑得非常清楚——在他看来,专业康复三大类足以覆盖老年人70%以上的康复问题。而且专业康复是对外营业的专业康复中心,由于专业康复是低频次的,只有这样安排,才能保障在服务社区老人的同时,也保证客户量,从而让专业康复的技术和服务能力不退步。

护理也是重中之重。除了护工外还配备众多的护士,“比如插管的创口护理这些问题,护理的护士就像半个临床医生一样,是有处方权的。”护理部负责人说道。大家的家的护理服务还提出了“0压疮、0卧床、0束缚”的目标。卧床的老人很容易出现压疮,大家的家沿袭国外理念,避免老人长期卧床,一方面通过精细的护理做到这一点,同时也会运用移位机、移位滑布等机械化设备,来帮助老人移动。同时,医疗、护理、康复、康乐、安居、膳食几个团队通力合作,来避免压疮等问题。

医疗、康复、护理这一系列标准化管理的流程,被大家的家城心养老社区的智能诊疗系统串起来。在实现精准大数据计算之后,通过技术和专业化配给每一位老人个性化的人文关怀。

不过,即便城心医养社区已经在做超出很多养老机构的服务探索,目前还是在摸索阶段,如何进一步完善标准化输出医疗服务中心的建设、运营、管理、服务等模式,管理层也一直在思考。


04

未来:创造更美满的家庭关系

由于疫情原因,已经正式营业的两家城心医养社区目前入住率离盈亏平衡还有一定距离,但这也是高端养老机构必然经历的过程。今年疫情期间,一些独居老人因为封锁期间不会用智能手机购物、紧急呼救无法到位、家里缺少药物等问题,出现了不少意外事故。

这某种程度上也给了城心社区更多的机会,毕竟这期间,住在两个城心社区的老人除了没法正常出社区溜达,衣食住行、娱乐活动、医康护一切正常,甚至想吃臭鳜鱼了,让护理帮忙叫个外卖也很方便,真的是在“偷着乐”。从长远来看,随着老龄化的到来,50后、60后一定会比现在以30后、40后为主的养老群体更加注重养老品质,他们会是未来高端养老消费的主力人群。

所以,“城心”在未来三年会有一个更长远的发展规划,会在长三角、珠三角这些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核心城市的核心城区,建设20来个养老社区。从投资的角度看,大家健投总经理汤宁相信,通过未来三到五年时间的数据积累,以及对城心养老模式进一步打磨,能把城心这种养老资产,做成跟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养老机构一样的低风险、中等收益的投资项目。

“我觉得我们虽然叫‘大家的家’,但实际上我们替代不了家庭,亲情无可替代。但我们能做到帮家庭缓和矛盾、减轻压力,也许,我们能创造一种更好、更美满的家庭关系。”汤宁直率而坦诚。

老葛在推敲过城心医养社区的管理逻辑和算法之后,也在寻思,北京的疫情结束之后,带母亲去附近的友谊社区看看。“这个养老社区估计也是宇宙大爆炸时就注定要现在才出现的。”老葛带着一点遗憾,看着天说道。



“大家的家”的长者会精心布置房间,有爱的地方就有家


策划丨三联.CREATIVE

监制丨路瑞海

作者丨杜十天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在城市中心,解决两代人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