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宁市五象养老服务中心,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服务专业,老年人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各种活动,尽享晚年生活;在多个社区开设的“长者饭堂”,就餐的老年人不仅能吃上可口的饭菜,还享受着每人每餐3元补助……
南宁市聚焦老有所养,推进养老服务提质增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坚持以事业带产业,以打造老年人的幸福晚年生活为目标,坚定不移推进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政策体系、设施布局、服务供给、投入机制、监督管理等措施,全力描绘新时代养老服务新图景,让广大老年人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改革创新 捷报频传
我市大力推进养老服务领域改革创新,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持续健全,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优化提升,机构养老服务保障有力,全力推动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获得国家和自治区的奖励与支持。
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南宁市养老兜底保障、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等工作成效明显,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2022年,将在国家层面宣传推广经验做法,并在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专项资金时,给予5000万元额度予以安排。
《关于做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有关工作的通知》印发,南宁市被列为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将在“服务体系、体制机制、要素支持、业态模式、适老环境”等方面获得支持。
另外,南宁市被列入“全国2022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地区”,下达中央专项资金大力支持。此次入选,对完善我市养老服务体制机制建设、激发养老服务市场活力、持续推动首府基本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健全体系 普惠发展
除了获得国家和自治区的奖励与支持,近年来我市还被列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城市、中央财政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全国长护险试点城市以及广西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核心区,已成为全国全区先行的养老服务业改革高地。
不断完善设施建设,构建养老服务设施基础网络。我市大力推进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四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市本级采用PPP模式投资4.9亿元建设了具有2000张床位规模的南宁市第二福利院;推进15个县区(开发区)各新建一所300—500张床位的公办示范性养老福利机构,基本建成13所;建设了19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15个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有188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440个农村幸福院,养老服务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2018年5月,我市被确定为中央财政第三批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我市出台了从完善设施到服务供给的一系列重要改革措施,实施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在全区率先建立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的工作机制、率先试点开设“长者饭堂”、率先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试点等,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推动健康养老产业集聚发展,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我市围绕“医、养、管、食、游、动”大健康产业链,规划打造一批具有养老养生、医疗保健、休闲旅游等功能的健康养老产业集聚区项目。目前,初步形成兴宁三塘片区、广西—东盟经开区、五象新区大健康养老产业集聚区,逐步构建起环大明山健康产业带。同时,华润悦年华颐养社区、前海人寿幸福之家等一批重大健康养老产业项目投入运营,我市康养产业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转型升级 提质增效
围绕解决养老服务机构“不规范”问题,我市连续5年在全市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评定34家等级养老机构;开展《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强制性标准培训,推动贯彻落实;成立养老服务行业协会,促进行业自律。
围绕解决养老服务机构人才“不专业”问题,我市支持各类在邕院校设立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全市开展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培训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达23家。与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养老服务战略合作,举办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市、县两级选拔赛。
落实养老护理人员补贴机制,对从业养老护理员给予一次性从业奖励,且每月给予岗位津贴。聚焦解决养老服务机构“不安全”问题,我市连续4年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实施15家民办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达标工程等。
我市将以国家和自治区激励支持为契机,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奋力谱写首府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报记者何任朗 通讯员舒晓明
南宁市聚焦老有所养,推进养老服务提质增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坚持以事业带产业,以打造老年人的幸福晚年生活为目标,坚定不移推进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政策体系、设施布局、服务供给、投入机制、监督管理等措施,全力描绘新时代养老服务新图景,让广大老年人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改革创新 捷报频传
我市大力推进养老服务领域改革创新,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持续健全,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优化提升,机构养老服务保障有力,全力推动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获得国家和自治区的奖励与支持。
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南宁市养老兜底保障、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等工作成效明显,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2022年,将在国家层面宣传推广经验做法,并在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专项资金时,给予5000万元额度予以安排。
《关于做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有关工作的通知》印发,南宁市被列为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将在“服务体系、体制机制、要素支持、业态模式、适老环境”等方面获得支持。
另外,南宁市被列入“全国2022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地区”,下达中央专项资金大力支持。此次入选,对完善我市养老服务体制机制建设、激发养老服务市场活力、持续推动首府基本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健全体系 普惠发展
除了获得国家和自治区的奖励与支持,近年来我市还被列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城市、中央财政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全国长护险试点城市以及广西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核心区,已成为全国全区先行的养老服务业改革高地。
不断完善设施建设,构建养老服务设施基础网络。我市大力推进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四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市本级采用PPP模式投资4.9亿元建设了具有2000张床位规模的南宁市第二福利院;推进15个县区(开发区)各新建一所300—500张床位的公办示范性养老福利机构,基本建成13所;建设了19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15个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有188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440个农村幸福院,养老服务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2018年5月,我市被确定为中央财政第三批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我市出台了从完善设施到服务供给的一系列重要改革措施,实施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在全区率先建立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的工作机制、率先试点开设“长者饭堂”、率先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试点等,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推动健康养老产业集聚发展,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我市围绕“医、养、管、食、游、动”大健康产业链,规划打造一批具有养老养生、医疗保健、休闲旅游等功能的健康养老产业集聚区项目。目前,初步形成兴宁三塘片区、广西—东盟经开区、五象新区大健康养老产业集聚区,逐步构建起环大明山健康产业带。同时,华润悦年华颐养社区、前海人寿幸福之家等一批重大健康养老产业项目投入运营,我市康养产业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转型升级 提质增效
围绕解决养老服务机构“不规范”问题,我市连续5年在全市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评定34家等级养老机构;开展《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强制性标准培训,推动贯彻落实;成立养老服务行业协会,促进行业自律。
围绕解决养老服务机构人才“不专业”问题,我市支持各类在邕院校设立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全市开展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培训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达23家。与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养老服务战略合作,举办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市、县两级选拔赛。
落实养老护理人员补贴机制,对从业养老护理员给予一次性从业奖励,且每月给予岗位津贴。聚焦解决养老服务机构“不安全”问题,我市连续4年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实施15家民办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达标工程等。
我市将以国家和自治区激励支持为契机,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奋力谱写首府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报记者何任朗 通讯员舒晓明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