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守望相助”乡村互助养老国情观察实践团走进南京市高淳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队来到高淳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通过参观沈家睦邻点、时间银行等,实地观察助餐点供餐情况、采访村书记、时间银行负责人,深入了解乡村互助养老现实情况,总结优秀经验并加以改善推广。
实心共建“睦邻”模式,创新巧绘“银龄”蓝图
2023年2月17日,江苏省1号文件指出: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改造提升1000个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高淳区阳江镇潦田村沈家睦邻点于2020年正式投入运营,由沈家村的三位热心村民共同投资兴建并无偿提供使用。据统计,阳江镇潦田村60岁以上老年人共有1400人,其中80岁以上235人,助餐点可容纳人数40人左右。截至目前,助餐人次达六万,其中送餐人次4万。
驻村第一书记焦梅书记向团队成员介绍了睦邻点、助餐点从无到有的创建过程。“高淳作为睦邻点的先行先试区,与当地民政局实行挂钩帮扶已有17年之久,因此在民生保障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像潦田村沈家睦邻点最初是由沈家三个兄弟自发建立的,这里一开始其实是一个祠堂。”
除了助餐点、睦邻点的创建过程,焦梅书记又向团队介绍了助餐点的地域特色。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村老人的用餐需求,助餐点的用餐费用往往低于其实际成本,缺乏合适盈利模式。为了维持助餐点的长效管理,潦田村创新“以菜换饭”制度,通过老人用自家剩余蔬菜到睦邻点换饭,再向社会组织销售低于市场价的菜品,可以建立助餐点的盈利新模式,从而解决资金周转问题,推动常态化运营。
时间银行“心”服务,互助养老有温度
在高淳区时间银行负责人赵萍女士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来到了时间银行管理中心。“时间银行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模式,我国在1998年引入,高淳是最早一批在农村推广时间银行的地区,目前已经实现全区街道社区级别时间银行服务点建设全覆盖,志愿者时间存储数量在全市名列前茅。”,赵女士介绍说,“时间银行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低龄存时间,高龄换服务’。具体是指政府鼓励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按一定的规则记录储存服务时间,当年老有需要的时候可提取时间兑换服务”。
时间银行对于志愿者招募和考评有一定的标准要求。首先需要对志愿者年龄和身份情况进行审核,通过“我的南京”中“时间银行板块”注册后,即可开始线上培训。除了线上培训,高淳区时间银行还设有线下培训,用于介绍实际发生的相关问题以及注意事项。“首次参与志愿活动的志愿者是需要社区人员陪同上门的,在老人认可之后,才算正式‘上岗’。”
在谈到如何扩大时间银行服务范围,赵女士说,“首先是要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为时间银行志愿者主要来源。通过这一批人带动起来,宣传好时间银行,慢慢让大家理解、信任、参与时间银行。同时也会通过线上宣传、线下咨询等多渠道进行宣传。”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持续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考虑在我国农村地区基于乡土文化和村庄邻里关系的基础,以组织化的方式,整合农村闲置人力、物力资源建立“离土不离乡”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来满足留守老人的养老需求不失为一种解决当前农村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而破解养老难题,有新的尝试才是刚刚开始的第一步,扩大受众范围将互助养老进行到底,进一步探索农村老人需求,将政府支持、社会支持、家庭个人支持恰如其分的融入到模式中,使其能够可持续化发展,受惠于万千老人家庭。破解养老难题,扩大受众范围,将互助养老进行到底,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满足其意愿,将政府职能、社会资源、慈善资金能够恰如其分的融入到模式当中,
图片来源:戴欣然、孔令茹
文字来源:孔令茹、戴欣然
来源:新华报业网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