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破题攻坚补齐短板 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质量

四川破题攻坚补齐短板 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质量

导语

四川破题攻坚补齐短板 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质量
首页 > 养老新闻 > 政策法规  >  四川破题攻坚补齐短板 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质量

四川破题攻坚补齐短板 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质量

首页 > 养老新闻 > 政策法规  >  四川破题攻坚补齐短板 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质量
四川破题攻坚补齐短板 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质量

截至2017年底,四川省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751万人,其中,农村老年人口超过千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0%以上。农村老年人口基数大、分布广、增长快、收入低、空巢化、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的特征,决定了养老服务的重点在农村。

面对农村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迫切需要破题攻坚、补齐短板,积极探索适合四川省农村实际的养老服务新模式。为此,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2017年,四川省民政厅提出以推动农村敬老院实现“四个转变”为突破口,建立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养老院),开展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在服务对象上,推动特困老人兜底保障向服务社会老人转变;在发展定位上,推动敬老院向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变;在服务内容上,推动敬老院由单纯的生活照料向医养融合、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等高质量服务转变;在运营方式上,推动敬老院由单一政府主办向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社会化方式转变。

联动协调、通力合作,破解农村养老无人管事干事、无钱办事难题

试点地党委、政府切实担负起农村养老服务主体责任,健全完善领导体制、强化保障机制、完善工作制度,建立起由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主抓、民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体制,形成联动协调、通力合作工作格局,较好地解决了人、财、物等关键问题。

剑阁县通过设置公益性岗位和政府购买服务,配备乡镇民政协理员57名、敬老院工作人员28名。眉山市建立市、县两级“以奖代补”工作激励机制,市财政预算500万元作为养老服务分中心、服务站点硬件设施改造补助资金;县(区)按照每个分中心3万元-5万元标准给予“以奖代补”。华蓥市将60%以上的福彩公益金用于发展养老服务业。

搭建平台、构建网络,破解农村养老缺场所、缺服务、缺科技含量难题

四川各地依托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村(组)活动场地以及农家大院等场所,搭建区域性养老服务平台、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和农村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构建县(乡镇)养老服务中心、村(社区)养老服务分中心、组(居民点)养老服务站点三级养老服务体系网络,实现社会化养老、互助式养老和家门口养老协调发展。

眉山市东坡区对敬老院进行适老化改造,打造成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增设助餐、助娱、助医、理发、培训等功能,除收住特困老人外,向所有社会老人开放,为周边社会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蓬安县打破乡镇行政区划界限,根据养老实际需求,将全县31所敬老院整合为8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100个服务站点,形成“1+N”养老服务体系新格局。邛崃市绘制“幸福养老关爱电子地图”,实现信息、服务、工作“三网”融合,构建全方位服务、全过程管理、全天候响应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

培育主体、壮大队伍,破解农村养老服务组织少、专业人才少难题

四川各地着眼培育发展本土化农村养老服务队伍,积极探索加快服务类事业单位转型、大力培育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全面壮大养老服务护理队伍新路,较好地解决了基层养老服务力量不足、持续性不强、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

眉山市建立五支“本土化”养老志愿者服务队,定期走村入户开展为老服务。遂宁市安居区建立“误工补贴+绩效考核”激励机制,调动基层参与养老服务积极性。绵阳市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通知》,与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开展合作,培训养老服务专业人才。

拓展市场、制定标准,破解农村养老形式单调、服务匮乏难题

四川各地积极对接农村老年人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大力拓展农村养老服务市场,开展农村老年人急需、负担得起、接地气的服务,建立服务考评标准体系,实现从被动坐等服务向主动延伸服务转变、从单一生活类服务向多层次个性化服务转变、从条目式服务向亲情化服务转变。

遂宁市安居区针对农村特困老人和社会老人两类群体定制“1+3+4”八项服务清单,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公开招投标由社会组织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洪雅县中保镇宋安村将流转闲置土地划拨给养老服务分中心无偿使用,构建“造血型”养老服务模式。绵阳市制定《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和管理验收标准》《农村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等5个规范性文件。金堂县制定“一中心、多站点、重巡访”“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3大类20余个养老服务体系标准。

同时,四川各地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服务组织层级化,强化为老服务措施落实;服务设施适老化,建设为老服务活动阵地;服务队伍本土化,培育为老服务护理人才;服务模式亲情化,满足各类老人服务需求;服务手段信息化,提升为老服务高效水平;服务机制多元化,推进为老服务持续发展。

5G零距离,在线挑选养老院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