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以后才能等到养老床位 总理忧心“一老一小”:重
导语
首页 > 养老新闻 > 政策法规 > 90岁以后才能等到养老床位 总理忧心“一老一小”:重
90岁以后才能等到养老床位 总理忧心“一老一小”:重点发展社区服务
3月1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在提及民生问题时,李克强认为,最大的民生问题就是“一老一小”的问题。其中表示,养老服务、托幼服务有困难,建议引起更高的重视。
“如今,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接近2.5亿人,6岁以下儿童有上亿人,这部分群体的服务问题涉及到绝大多数家庭,但是我们这方面的服务供给是不足的。其中,全面实施两孩政策以后,托幼难更突出了。同时,养老机构现在能提供的服务,每百人只有三个床位。甚至,有的大城市统计,可能要到90岁以后才能等到养老床位。”就此,李克强建议,重点发展社区的养老托幼服务,做到就近可及、普惠公平。
如何让幼有所育、老有所养,是全社会关切的民生问题。而就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围绕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作出的一系列改革部署,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直接体现。
“‘一老一小’的问题是此次全国两会的一个重点话题,今年不仅受到重视,总理对‘一老一小’的问题更有切身体会,对解决‘一老一小’的问题有着清晰的思路,在养老方面,社区养老服务是发展的重点,同时将创新机制,将以前那种严控准入的方式,改为保障公平准入,把主要的力量放在公正监管上,让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参与提供解决民生难题的服务。”3月15日,中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秘书长蒋洪卫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发展养老方面,总理明确提了具体的措施,如提供场地供社会力量免费使用,给予水电气的费用减免等,这都表明,我们不仅认识到了“一老一小”问题的严重性,同时也在积极出台应对措施。
养老机构床位增长率连年走低
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接近2.5亿,占总人口17%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全国每6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然而,据记者了解,与迅速激增的养老需求相比,各大城市养老院“一床难求”的现象却愈演愈烈,这也直接制约了养老产业实质性的发展。
记者通过梳理民政部近年来的数据发现,近6年来,养老机构的床位增长率持续走低,具体来看,2013年的数据是18.9%,2014年是17%,2015年是16.4%,2016年是8.6%,2017年的这个数据为2%,而与2017年相比,2018年的养老机构床位数则又减少了13.5万张。
从该数据来看,一位养老领域的业内人士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养老床位数的增长速度,不仅远远低于GDP的增长速度,更是远低于服务业的增长速度。这些年,看似热热闹闹的养老服务业发展,反映到数据上,增长的实在是不多。”
除此之外,自2013年以来,养老机构的服务人数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同时,养老服务机构的数量也没有明显增长,这些和我国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形成反差。
一方面是床位增速的逐年下滑,一边是我国老龄化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明显的态势,再加上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和家庭小型化的结构叠加在一起,数目巨大的50、60后新增老龄人口又多为独生子女,使得养老问题及相关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刚性需求。
“国务院多次发文力推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但是,养老服务机构从数量上都看不到很大的改变,因为,门槛确实太高了。”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比如,实施多年的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制度。
据记者了解,早在2013年7月1日,民政部发布实施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对于养老机构的设立进行了限定,比如,需要向许可机关提交各种文件和资料,而这些门槛到了地方之后,还会被强行“加戏”,使得准养老机构叫苦连天。
不过,就在两会前夕,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被取消,并且,各地已开始逐渐放开养老服务市场。
建议加强社区养老托幼服务
“一老一小”问题是最大的民生,是每个家庭的最大关切之一。
据初步统计,根据大会主席团第一次会议决定的代表提出议案的截止时间,到3月11日12时,大会秘书处共收到代表提出的议案491件。同时,还收到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8000余件。
通过对这些议案和建议进行初步的梳理发现,关于养老、育幼及相关内容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其中,在有的代表团中,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与“一老一小”有关的,甚至达到了四分之一。
其中,有的是建议加强养老机构监管的,有的是建议加强托幼服务的,有的是建议加强校园安全建设的,也有的是建议对现行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这其中有的建议是经过长期调研形成的,具有相当的“含金量”。
比如,有的代表提出,不要再一味地强调加强养老机构建设,因为不少养老院缺乏的并不是床位,而是必要的医疗护理功能。
也就是说,要全面的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的机构给予税费减免、资金支持、水电气热价格优惠等扶持,新建居住区应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改革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
为保证社区居家照护和养老机构照护等护理服务的顺利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进一步推进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主要内容之一。
“两年半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取得了长足进展和可喜成就,受到社会的广泛赞扬,被称之为一个德政,地方比较积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80号文”拟定的试点城市是15个,但“自愿”加入试点的城市已达四、五十个,并还有扩大的趋势。
不过,“80号文”只是一个规范性文件,它在参保范围、筹资标准、待遇支付方式和水平、经办管理方式和服务提供模式等方面做出的规定只是原则性的,各试点城市在制度设计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性,为此,郑秉文建议尽快在基本规范、使用参数、制度设计和制度模式等主要方面做出原则规定,否则,参与试点的城市越多,拖的时间越长,路径依赖就越明显,将来全国统一制度时就越难,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存在的隐患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