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短板 攻坚克难 莲花县优化民政设施促兜底扶贫

瞄准短板 攻坚克难 莲花县优化民政设施促兜底扶贫

导语

瞄准短板 攻坚克难 莲花县优化民政设施促兜底扶贫
首页 > 养老新闻 > 政策法规  >  瞄准短板 攻坚克难 莲花县优化民政设施促兜底扶贫

瞄准短板 攻坚克难 莲花县优化民政设施促兜底扶贫

首页 > 养老新闻 > 政策法规  >  瞄准短板 攻坚克难 莲花县优化民政设施促兜底扶贫

瞄准短板 攻坚克难 莲花县优化民政设施促兜底扶贫

基础设施落后是脱贫攻坚的最大瓶颈,其中事关最贫困、最困难群众的五保供养、社会福利等民生基础设施,则是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2016年,莲花县民政设施存在年久失修或综合利用率低的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乡镇敬老院的建设水平普遍较低,当时有4处敬老院建筑主体结构还是木板结构,有6处敬老院是濒临危房状态,且管理水平和消防设施建设标准都不高;同时,通过摸底调查,还发现全县农村40岁以上的单身光棍比例异常偏高,有极大可能是未来的五保对象,届时需要入住乡镇敬老院,改造提升乡镇敬老院等民政基层设施,成了我县实现脱贫摘帽亟需解决的难题。

  在莲花县定点帮扶的国家民政部,了解情况后,针对我县民政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迅速行动,积极协调其他国家部委,整合资源,全面帮助我县提升民政基础设施水平。2016年底,国家民政部在赣州市专门召开了对口支援工作会议,明确要求:“编好一个规划、建好一批项目、作好一个总结”。2016年以来,在莲花新建改造了25个民政基础设施项目,切实让老区人民得到了实惠,让我县民政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一是高起点整体规划民政设施。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投入资金近60万元,招标引入深圳的设计公司,对县本级12处民政设施和13处乡镇敬老院进行了统一规划设计,定下了民政基础设施总基调,实现风格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统一。

  二是高质量提升乡镇敬老院。在统一规划设计后,分步实施改造提升了所有乡镇敬老院,预计投入改造提升资金6000余万元。2016年,建成中央计划内投资200万元的琴亭示范敬老院,并争取省市福彩专项公益金200余万元,改造提升了设施条件较好的5所敬老院;2017年,投资1300余万元新建了中央预算内投资敬老院3所,均已接近完工;2018年,主动沟通,积极推动8所敬老院改造工程列为市县八大民生工程之一,其中投资2500万元新建了南岭、路口、六市、神泉敬老院4所,目前,正在有条不紊推进建设。13家乡镇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完成后,全县敬老院总面积将达32.63万平方米,其中建筑使用面积6.1万平方米,床位为1457个,分别是改造提升前的2.6倍、3倍和2.2倍。同时,我县高度重视民政管理和养老服务水平的提升,积极参加了国家民政部组织召开的罗霄山片区民政局局长培训班、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全面加强业务指导、人员培训和服务监管,全县民政管理和养老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三是高水平优化县级民政设施。在国家民政部的直接指导帮助下,重新整体规划了县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光荣院、精神病员工疗站、救助站、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烈士纪念馆、救灾仓库、革命烈士陵园、殡仪馆、日间照料中心等11处民政设施建设,投资500余万元改造修缮了县革命烈士陵园、纪念馆、殡仪馆和工疗站,11处民政设施建设全面规范达标。推动了总投资1890万元的社会福利院、240万元的救灾仓库、320万元的未成年人保护中心、215万元的日间照料中心等中央计划内投资项目落地,目前,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已建成竣工,其余项目主体工程均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正在进行装修。

  四是高标准建设医养结合中心。由于管理运营投入压力大,国家民政部历年支持我县建设的县光荣院、福利院、老琴亭敬老院等3个项目、近1.3万平方米,很多时候处于闲置状态。在充分酝酿研究和外出考察学习之后,经研究决定,采取公建民营的方式,整合了县光荣院、福利院、老琴亭敬老院等3个项目,公开招标确定了由萍乡市汉和医院一期投资2500万元、二期投资3000万元,建设300张床位的县级医养结合中心。目前,该项目正在建设当中,建成后将更好地优化和盘活我县的医疗和养老资源,为广大的老年人和病患群体带来优越的医养环境。

5G零距离,在线挑选养老院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