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养老业务升级 从开发“扩容”到服务

房企养老业务升级 从开发“扩容”到服务

导语

房企养老业务升级 从开发“扩容”到服务
首页 > 养老新闻 > 政策法规  >  房企养老业务升级 从开发“扩容”到服务

房企养老业务升级 从开发“扩容”到服务

首页 > 养老新闻 > 政策法规  >  房企养老业务升级 从开发“扩容”到服务

房企养老业务升级 从开发“扩容”到服务

2018北京秋季房展于9月13-16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有将近20个城市的旅居康养地产“进京”唱主角,目前涉足养老业务的房企也越来越多,比如万科、金地、绿地、招商、保利、泰禾等。但与以往不同,目前对房企而言的养老业务,不仅是建立养老机构,而是扩容到居家、社区的养老服务。


  居家和社区养老是主流


  6月26日,泰禾养老与台湾弘光科大签约,以解决养老产业快速发展中人才需求的痛点。泰禾于2017年底进军养老领域,打造小区、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等多元服务体系。


  不难发现,上述房企的重心都没有离开居家社区服务。


  事实上,目前中国养老模式大体分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但是老年人支付能力不足制约着机构养老的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成为主流形式。


  但据亚洲开发银行(亚行)在9月6日发布《中国人口老龄化和对养老服务的启示》内容显示,尽管机构养老设施增加,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仍处于匮乏状态。政府补助应集中用于激励养老服务商提供优质的服务,而非仅建设养老基础设施或增加床位数量。


  另据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也表示,目前养老地产服务和配套都没跟上。


  以往提到的房企养老业务多指养老机构,但目前更多的企业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列入其中。


  除进军养老业务的房企外,很多企业也在关注社区养老服务,比如路劲也在尝试引入专业人才加入物业,为社区内老人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种种迹象表明,房企的养老业务正在升级,从养老地产向社区养老服务扩容。


  而在6月29日举行的万科股东大会上,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对于养老服务的定位更加明确。他表示,万科做的是“养老服务”,而不是地产,用地产的方式做养老服务是错上加错,“换个方式卖房子我们不干的”。


  据悉,在英国,养老模式也经历过从传统福利机构养老到社区养老的转换。最早是政府出资建立大型养老机构,雇佣工作人员照顾老人,由于财政不堪重负以及老人脱离社区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最后,政府开始在原有社区提供养老服务协助,同时强化市场的主导作用,并形成多个著名的养老小城。


  两年内智慧养老产业规模或翻倍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养老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资源供给不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较低。养老产业还没有形成清晰可行的商业模式。


  “养老市场很大程度受制于政策、土地、金融等影响,营利空间小,投资退出机制不健全,因此无规模化发展。”中国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城市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蔡鸿岩如此表示。


  郁亮也曾表示,养老业务是万科的摸索业务,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模式,或许摸索清楚以后才可以有突破的业务。万科会花很大精力去研究。


  目前,探索养老业务的房企大有人在,旭辉从去年年中开始投入研发适老产品,其实验用房是一套125平方米的三房,通过96个细节优化居住环境,解决适老性居住的痛点。比如老人在家中遇到突发事件,警报拉响后,家人手机会接到报警提示,并通过手机一次性授权物业入户密码,保证第一时间进门抢救。


  事实上,针对老人的智能化服务在很多社区出现。即使不是纯粹的养老项目也或多或少地出现这种适老服务。


  目前,业内人士对于未来养老产业前景都很看好。赛迪顾问近日发布的《2018中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演进及投资价值研究》白皮书显示,我国老龄化进程持续加快,截至2017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4亿,占总人口比重17.3%,老龄化水平高出国际标准7%。2017年中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为2.2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5万亿元。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健康养老产业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新动能。据蔡鸿岩透露,现在很多企业都在研发机器人来代替人工,未来的养老服务必将因智能技术驶上快车道。


来源:新京报

5G零距离,在线挑选养老院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