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三区”计划在贫困县社会养老中彰显社工力量

贵州“三区”计划在贫困县社会养老中彰显社工力量

导语

贵州“三区”计划在贫困县社会养老中彰显社工力量
首页 > 养老新闻 > 政策法规  >  贵州“三区”计划在贫困县社会养老中彰显社工力量

贵州“三区”计划在贫困县社会养老中彰显社工力量

首页 > 养老新闻 > 政策法规  >  贵州“三区”计划在贫困县社会养老中彰显社工力量
贵州“三区”计划在贫困县社会养老中彰显社工力量

位于贵州北部的习水县,地处川黔渝三地交界,是当年红军四渡赤水“第一渡”的地方,既是革命老区,也属边远的山区县,曾是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2015年7月,贵州省民政厅正式启动实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以下简称“三区”计划),为这些地区提供社工人才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各种困难,助力脱贫攻坚,习水成为了首批受援县。随后,习水县民政局创新思路,把“学院派”社工机构遵义师范学院所创办的遵义市希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引入了“三区”计划。通过三年多的努力,社工们和习水县各级民政部门一起,打造了让人耳目一新的“家庭-学校”社会养老服务模式,为敬老院管理注入新鲜血液,让革命老区的敬老院焕发更大的活力。

给老人一个“家”

“你们这些孩子就是来玩一两天,什么事也做不了,就不要浪费我们的时间了。”刚到习水县土城敬老院开展工作时,一位老人不屑地对社工们说。这句话一直深深地烙在遵义师范学院社工专业教师、遵义市希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督导王亚奇的心里。

问老人们什么都说好,问到需要什么都说不需要,其实就是在排斥和逃避,不愿与社工正面接触交谈。作为一个拥有社工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从业人员,王亚奇敏锐地看到了问题所在。“老人们如此冷漠和不信任,根源是亲情的缺失。”

随后,这个由高校社工专业师生组成的、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项目组对习水县红卫村、长坝村、天星桥村、红花村、黔沿村等分散养老的五保老人进行了走访,并建立了服务对象档案表。调研的结果引出了一个字——“家”。

与此同时,习水县民政局也在思考着如何让“三区”计划的年轻社工们沉下心来做工作,他们想到的也是“家”字。

对于省厅拨付的专项经费,习水县民政局专款专用、专户管理,全额划拨给了社工团队。同时,从紧张的办公经费中挤出专门费用,在办公场所、社工食宿、活动经费、社工人才培养和宣传推广方面给予全面的保障。

基于调研结果和理论研究,习水县各个敬老院的老年课堂和“家”文化活动陆续开展起来。

结合“学校式”的生活理念,老年课堂以兴趣班的形式、团体活动的方法,开展了17种课堂。社工们为老人制定了课程表,挂在敬老院的墙上。

“有次头天晚上我睡得有点晚,早上想多睡会,一个老人跑来敲门,‘到时间了,该起来跳舞了。’我当时就笑得不行,他们还当起了监工。”桃林镇敬老院的社工代顺艳说,一开始,都是社工们到点提醒,到后来,老人们比社工还积极。

形成“我院是我家”的氛围

“在敬老院的工作中,提出‘家’的概念并不新鲜,关键在于把‘家’文化活动做出老人喜欢的‘味道’。”王亚奇说,秉持“互助”“创新”“坚持”“自我”的理念,习水县敬老院的“家”文化涵盖了家的味道、家的回忆、家庭会议、家庭旅行、家读诗书、家庭劳动、家庭影院、家的故事、家的规则、家的诉说、温馨的家、我的家人等12种活动。

这些活动看似简单,其实每一项都在努力发掘“家”文化的特征,培养老人积极参与活动的意识,从而增强其对敬老院的归属感,形成一种“我院是我家”的氛围,让老人主动参与“家”的管理和建设。

桃林镇敬老院占地12亩,可以容纳98位老人,最多的时候住了97位。可是管理服务人员只有5人——1个院长、1个社工、1个清洁工和2个食堂工人。这样的人员配备比例看起来不可思议,其实都是因为“家”的力量。

“要让老人们有家的感觉,就要让他们参与其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才是真正的老有所乐、老有所养。”项目组在敬老院内实施了有效的管理措施,让老人们自主参与日常管理。打扫卫生、种菜、养鸡等,除了管理人员,身体状况允许的老人全程参与其中。这几年,白菜、萝卜、豇豆等,食堂都不用在外采买,今年中秋节时老人们还吃上了自己养的鸡。

“三区”计划种子已发芽

经过努力,贵州省民政厅“三区”计划习水县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服务目标基本达成,敬老院直接受益服务对象470余人,间接受益920多人,共计开展老年课堂17个825次,“家”文化活动12个550次,招募志愿者5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次,培养社工人才3名。

项目结束后,项目组撤走了,却撒下了种子。

代顺艳就是其中的一颗。

作为第一批加入“三区”计划的社工,项目结束后,代顺艳决定留在桃林镇敬老院。

刚参与项目时,老人们的爱答不理曾让她无助,面对挑战,这个1993年出生的年轻人全情投入。

付出总有回报。绘画课上,一位老人指着自己画里的一个小女孩对她说:“这个是你。”她笑了。听说项目组要撤走,一位老人从层层叠叠的衣服里掏出一张带着体温的100元硬塞给她,她流泪了……这些瞬间让代顺艳决定留下来。

代顺艳的男友已经考上了社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对未来,她满怀期待:“等他毕业回来,共同创业,在习水建立一个以社工为主体的社会组织。”

在“三区”计划的影响下,习水县的志愿服务活动逐渐开展起来,社会服务工作队在习水发展壮大。敬老院里经常可以看到志愿者的身影,“能力有大小,我们想为老人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名志愿者说。

2018年9月,习水县正式退出了国家贫困县。习水县民政局局长倪军华说,“三区”计划为当地脱贫攻坚中的社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的专项评估检查中,我们的社会养老是零问题,这不得不感谢给我们提供服务的‘三区’计划项目组。”

5G零距离,在线挑选养老院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