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王宁)“冬南夏北候鸟式旅居养老是一种新型、舒适且健康的养老方式。”12月7日,在北京市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系列政策专场发布会上,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郭汉桥表示,北京市鼓励支持北京老年人冬季到海南,夏季到河北、内蒙古等北方地区候鸟式旅居养老,满足90%以上活力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北京市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系列政策专场发布会现场
“随着各地康养服务设施的兴建、居民养老意识的转变以及社会化康养服务内容的充实,候鸟式旅居养老新模式逐步形成,它当前虽然仍限于部分群体当中,但正不断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12月8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冯文猛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这一养老模式依据季节、气温等调整旅居地,不仅提升居民的养老舒适感,还为居民养老提供更多多层次选择和个性化需求,近些年相关细分市场也在快速发展,比如有些老人选择去温泉养老,针对自己疾病进行康复治疗等。
就在今年11月份,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养老行业研究团队发布《2023中国候鸟式养老冬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三亚、海口、琼海、广州、珠海、南宁、柳州、厦门、深圳、江门是今冬前十上榜城市。
“据我掌握的情况,北京老年人对旅居养老的接受程度是不低的,近些年在各地调研中我碰到过不少在威海、海南、云南等地旅居养老的北京老年人。”冯文猛表示,候鸟式旅居养老适合有一定经济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较高和身体素质较好的居民,候鸟式旅居养老也有很多空间移动成本,对健康状况有一定要求,对服务内容和服务地区的选择等也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经济水平。
在网上探讨“候鸟式养老”的话题时,有的老人对交通的要求就比较高,希望便捷易到达;对住宿和一些活动等要求相对舒适,可以满足多层次生活需求;而对于身体状况不太好或者有慢性疾病的老年居民来说,则希望旅居地可以配备相应的医疗和健康服务,甚至在养老的时候,还能进行身体康复等。
“针对候鸟式旅居养老,目前老人有顾虑和需求是很正常的。”冯文猛表示,推进候鸟式养老,首先就是基础设施和服务内容要跟进,满足不同候鸟老人的多样化需求,提升更多专业人员配备。另外,针对有身体康复需求的老年居民,既要有相关服务,也涉及全国一体化的制度安排,比如医保更加便捷的异地结算,医疗健康信息异地可查询等相关服务。推动旅居养老,需要基于新的智能技术加强信息化的支持,这样老年居民即使离开原居住地,也有相对便捷的安全保障,有紧急情况时亲友可便捷联系、需要时有相应的应急救援等。此外,候鸟式旅居养老更健康的发展,也需要做好相关服务的监管和规范。要确保老年人在旅居养老遇到问题时,有相关渠道可以寻求支持。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北京鼓励老人“候鸟式”旅居养老,新模式正逐渐被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