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江苏省投资4.5亿元建设的全省最大的省级公办示范性综合养老机构——江苏省老年公寓近日正式面向全省老人“开门营业”,凡江苏户籍的老年人都可申请入住。公寓分小、中、大三种户型,每床每日100元到260元不等。(9月26日《新华日报》)

省级公办示范性综合养老机构建成了,是好消息,然而再看内情,却让人别有滋味在心头。老人入住这个养老院,最低一档每床每日100元,一月至少三千元,仅仅这个床位费,有多少老人可以承受?2011年,江苏全省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月养老金为1622元,2012年增加了10%,也不超过1800。也就是说,江苏全省的企业退休老人,即使想进省老年公寓养老,一个月也只能住半个多月,还有十来天没着落。显而易见,这个养老机构只能是富裕老人才能入住。

令人不解的更是,这个至少100元才能待一天的养老院,居然还是公办示范性综合养老机构。既称示范性,自然为示范,《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示范”是“做出某种可供大家学习的典范”。那么江苏这个公办示范性养老院要示的范,难道就是至少100元一天——这道门槛一示范,有多少老人会被拦在门外,或者换言之有多少老人只能断了进公立养老院养老的念头。

在“银发浪潮”汹涌而来的今天,建设养老院正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然而豪华养老院有多少老人能够住得起?对于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又有多少帮助?这个问题,不能不议。政府要办的养老机构首先应该解决的,是那些低收入老人,这就决定了公办养老院不能高档化,而只能走面向大多数老人的低端路线。富裕老人要享受高端养老服务,可以去社会资本建办的市场化养老院。

公办养老院高档化的另一弊端,就是“拒贫济富”,令富裕老人额外获益。公办养老院享有大量财政补贴,即使费用不菲也是物有超值,一些领着丰厚退休金、有自理能力的老人索性以此为家,把自家房子出租,再用租金中的一部分支付养老费用。贫困老人住不起,富裕老人却赚钱,马太效应在高档化公办养老院上又一次凸现。

社会福利事业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其目的是对初次分配拉大的贫富差距进行补充和修正,以扶危济困。然而用财政补贴兴办高档养老院,必然造成迎富拒贫,于是又导致社会福利享受对象的错位。低收入者本已承受了初次分配的“阵痛”,本应在二次分配中得到补偿,然而要是再分配依然不公,岂不是雪上加霜?从这个层面考量,公办养老院高档化不能不说是公益之痛。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公办养老院不该拒贫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