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判断能力减弱,生理机能退化,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个别地方信号灯需人性化——在相继发生广东小悦悦事件、甘肃幼儿园的校车事故后,近段时间来儿童交通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临近春节,随着市民出行增多,老年人的交通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

今年11月30日,潘某驾驶浙C41848号小型普通客车沿市区马鞍池东路由西向东行驶在莲花路口与84岁的行人金林弟发生碰撞,造成金林弟受伤经医院抢救无效于次日死亡;11月26日,高某驾驶浙CT1132号小型轿车从市区人民东路驶往雪山路,行经人民西路九山路路口时,与65岁的杨爱琴发生碰撞,造成杨爱琴受重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11月4日,徐某驾驶的浙CF8Q30轿车,行经104国道1891KM+100M前路段,与92岁高龄的池彩连和87岁的陈洪弟发生碰撞,造成池彩连当场死亡,陈洪弟受伤。

据统计,仅今年1-11月份,在温州交警一至四大队的辖区就发生74起造成老年人死亡的交通事故。其中交警一大队辖区有13起涉及老年人交通事故,造成13名老年人死亡,占交通事故死亡率的21%。在这些案例中,记者发现事故多发生在人群密集区域,如人民东路、人民中路,其中事故中的老人大都年逾七旬,且死亡率高达100%。

在采访中发现,老年人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是引发事故的隐患。“我不看信号灯,看见车子停下来就直接走过去了。”在被问及过马路时是否要看信号灯的问题时,东门红日亭年近八旬的王老伯说。大部分老年人过马路并不重视交通信号灯的作用,往往看见直行的汽车停下,便穿过马路,但他们不知道此时左拐弯或右拐弯的车辆还是可以照常行驶,这便为交通事故的发生留下隐患。同时记者在市区株柏车站观察到,许多老年人都没有通过附近的人行横道过马路,而是直接选择穿过车辆飞驰的行车道,挤过中间的绿化带到达对面车站,看着不禁让人捏一把冷汗。

家住小虹桥的金学全老人表示,市区有些人行横道、信号灯设置不够人性化。他从百里坊出发到对面的八字桥站坐车,要走将近三百米的路,同时要穿过两个信号灯,因此他时常选择跨过道路中间的安全栏,自安全栏加高之后,他才放弃这么做。同时,他向记者反映,海坛广场的红绿灯设计不合理,绿灯时间还不够自己走到中间的安全岛。经观察,记者发现自广场到九中方向的信号灯,红灯时间长达73秒,而绿灯时间仅有20秒,年轻人正好可以抵达中间的安全岛,而对于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来说却并非易事。类似情况并不单单发生在上述地段,如九中到公园路口段,十四中到钢材市场段都存在斑马线相隔甚远的情况,而许多地段的信号灯秒数也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

老年人的生理变化也影响到交通安全。今年69岁的陈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在过马路时最怕的就是出租车,出租车开得猛,往往令她心生恐惧,急于穿过马路,但是心里越慌,反而动作越慢。公园路口协警刘荣华告诉记者:“老人多数听力不好,反应比较慢,在上下班高峰期,我向违规的老人吹哨,但他们往往还是埋头走着,根本不看信号。”据温州交警一大队提供的资料显示,老年人往往存在视力、听力减弱,反应能力变慢,体能下降等身体特点,这些也是老年人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针对上述情况,我市交警部门提醒出行的老人注意:1、老年人出行要在人行道上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道路上要靠路边行走。2、老年人应避免或减少夜晚出行,如需夜晚出行最好有年轻人伴行。3、老年人多以步行或骑自行车为主,如晨练、购物、带晚辈人外出等,建议外出避开上下班时间段,错开车辆出行高峰期。春节即将来临,希望全社会能更加关注老年人交通安全,加强对老年人的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提高老年人自我保护能力。老年人出门时要有人陪同,尽量不要让老年人独自骑车或上路行走。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老年人交通安全不容忽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