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六旬独子难顾八旬病父

2月27日,家住银川市兴庆区牡丹园的王政(化名)老人流着泪对记者说:“为了照顾病中的父母,我连给他们看墓的时间都没有。我也59岁了,如果我倒下了,这个家就完了。”王政呼吁,政府应加大社会养老机构建设力度,让独生子女从照顾老人的沉重负担中解脱出来。

王政老人是独子,唯一的女儿在国外,现在和妻子、年届八旬的父母住在一起。长期的操劳和压力,使老人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很多。一看到记者,他的眼泪就扑簌簌流了下来。王政说,2012年春节刚过,一个事实将他推进深渊——85岁的老父亲患了癌症。考虑到母亲已81岁高龄,他决定对母亲隐瞒父亲的病情,独自承受,照顾父亲。“给父亲做个CT检查都没人搭把手,我试了几次都抬不动,最后还是求病友家属帮忙。”王政说,他在病房日夜护理父亲,家里剩下多病的妻子和母亲。几天后,母亲因为担心而病倒,尚不知情的妻子力不从心,连连催促他回家照看。“我只得一边在医院照顾父亲,一边回家照看母亲,还得抽空往单位跑。半个月下来,就支撑不住了。”后来实在没有办法,他就把父亲接回家里,一有问题再往医院赶。

其实,王政也想请个护工或保姆,但高昂的费用让工薪阶层的他只得放弃。他曾找过周围几家老年公寓和疗养院,但价钱和护理都不尽如人意,有的老年公寓甚至不收。王政说:“希望政府能把现在的敬老院、疗养院改为公寓形式,每栋公寓楼都有专门的大夫护理。另外,公寓里再配上‘陪聊师’,对老人精神上给予抚慰,或者给老人临终关怀。把像我这样的独生子女解脱出来,或帮我们分担一下。”

西夏区新天地老年公寓院长李春芳称,王政的负担正是现在许多年轻人的负担,“将老人送到我这儿的子女,多是独生子女,即使不是独生子女,由于工作、生活压力大,也将老人送到老年公寓来”。老年公寓适合老人养老,“这儿有标准的伙食、专业的护理、大家庭式的生活环境,许多老人来这儿之前,有偏见,认为子女将他们送到老年公寓是一种嫌弃,等生活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养老比家庭要好”。李春芳说,伴随老年人增多,而老年公寓数量少且良莠不齐,加之社会重视程度不够、政府投入少,银川的老年公寓从基础设施到专业服务都有待提高。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空巢老人泪乞社会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