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青少年通过电脑、手机等媒介广泛而深入地活跃在信息网络空间,作为信息网络的重要参与群体,他们具有在线时间长、网络利用率高、猎奇心重等多重特征。然而,由于社会阅历较浅、网络猎奇心重、网络危害认识不足,青少年群体也常常成为不法分子的侵害对象。
网络电信诈骗多发的今天
网络原住民对网络安全
又了解多少呢?
为提高青少年正确用网和安全防范意识能力,2022年2月12日,顺德区检察院第三检察部联合顺德区启创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走进顺德区梁銶琚图书馆,共同为青少年开展青苗网络保护教育沙龙活动。
聊到网络陷阱,现场的同学们似乎打开了话匣子,特别积极地跟检察官分享了自己经历的“糟心事儿”,微信群里混进诈骗分子导致同学上当、被冒名师姐安利价值不菲课包、个人信息泄露被陌生号码“轰炸”、法律对传谣行为如何惩处......
随后,检察官从了解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提防网络诈骗、保护个人信息、用好网络平台四个方面为同学们进行了网络安全普法教育。
相信此刻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
一定很好奇检察官
为同学们都支了哪些招?
别急
检察官已为大家
圈出重点内容↓
文明上网意识种心田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依然受国家法律和相关部门管理,网络安全法明令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危害网络安全。
造谣传谣行为构成违法犯罪的将被公安机关查处,轻则治安处罚,重则负刑事责任。作为青少年群体要提高自身网络安全道德修养,文明上网与发言,遇到不确定的信息时,要仔细查验信息来源,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做文明守法好网民。
防范电信诈骗有高招
发红包高额返利诈骗、婚恋类诈骗、从事网络刷单点赞兼职行业诈骗、购买商品退款返利诈骗、冒充公检法类诈骗、带玩赌博游戏赚钱类诈骗……近年来诈骗犯罪分子作案手法层出不穷。
面对如此花样繁多的诈骗,检察官有一个锦囊妙计—— 陌生号码、短信、微信有以下行为一律是诈骗哦:
“五个一律”
1、要求银行卡转账汇款
2、中奖要缴定金
3、声称是公检法、税务部门要求转账到安全账户
4、要求点击指定链接
5、招网络刷单点赞兼职
个人信息保护要重视
除了识别诈骗之外,我们也要保护好个人信息,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
不要泄露自己的住址、电话、就读学校、外出行程、家庭情况等重要信息,防止给不法人员创造行骗、盗窃的机会。
经常用于网络支付的银行卡只存放少量资金,设制每日消费转账限额,不要告诉他人网络支付的密码和验证码。
不要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进行网络支付或退款操作时应登录正规网站。尽量不使用公共wifi,可能会被不法分子植入木马窃取信息,不扫描来路不明的二维码。
一旦发现被骗要保留转账、交易、聊天等记录,并及时报警提供给公安机关,以便公安机关及时破案并挽回损失。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