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
为配合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切实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即日起,安徽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官网开设“涉养老网络诈骗信息举报专区”,专项受理公众举报。
希望广大网民主动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踊跃举报相关有害信息,共同维护健康网络生态。
一、举报受理内容
重点受理处置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名义,对老年人进行网络诈骗的相关举报。
二、举报受理方式
1.举报网站:安徽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www.ah12377.cn);
2.举报电话:0551-62998900;
3.举报邮箱:anhuiwxjb@163.com;
4.搜索关注新浪微博@安徽网络举报(私信举报);
5.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安徽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点击“在线举报”)。
为配合全省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按照统一部署,自即日起,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在官网、官微开通“涉养老诈骗有害信息举报专区”,专项受理属地网站平台涉养老诈骗网络举报信息。
举报受理重点
专项受理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名义,对老年人进行网络诈骗的相关举报。
举报受理方式
1.点击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官网“涉养老诈骗有害信息举报专区”,选择“诈骗类”。
举报网址:
http://jubao.web.sddzinfo.net/portal/report/index.html
2.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点击“一键举报”,选择“专项举报”。
希望广大网民主动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积极举报涉养老诈骗网上有害信息,共同净化网络生态,守护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
为配合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切实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西藏自治区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开设“涉整治养老诈骗信息举报专区”,专项受理公众举报。
希望广大网民主动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踊跃举报相关有害信息,共同维护健康网络生态。
一、举报受理内容
依法严惩养老诈骗违法犯罪,着力整治规范以“养老”为名的涉诈问题隐患,坚决铲除养老诈骗违法犯罪滋生土壤。
二、举报受理方式
1.举报网站:西藏自治区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https://jubao.xzdw.gov.cn/);
2.举报电话:0891-6315315;
3.举报邮箱:xzjubao@vip.sina.com;
4.搜索关注新浪微博@西藏举报(私信举报);
5.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西藏举报”(点击子菜单“我要举报”)。
为加强互联网养老诈骗信息清理打击力度,有效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根据江苏省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部署要求,自即日起至9月底,江苏省各级网信部门部署开展互联网养老诈骗信息专项举报受理处置工作,全面清理整治利用互联网、手机App等设置“套路”,诱导老年人“消费”“投资”等类涉诈网络信息。
受理范围
江苏属地网站平台登载发布的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开展“养老帮护”等为名实施诈骗、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违法和不良信息。欢迎广大网民主动参与监督举报,踊跃向各级网信部门举报相关网上有害信息和问题线索,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举报途径
一、江苏省互联网违法和有害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25-84412377
举报邮箱:js12377@jschina.com.cn
举报网站:https://www.js12377.cn
官方微信公众号及小程序:
江苏网络违法和有害不良信息举报
二、江苏省内各设区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站、电话、邮箱、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等渠道。
为配合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切实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即日起,广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开设“涉养老网络诈骗信息举报专区”,专项受理公众举报。
希望广大网民主动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踊跃举报相关有害信息,共同维护健康网络生态。
一、举报受理内容
重点受理处置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名义,对老年人进行网络诈骗的相关举报。
二、举报方式
1. 广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
http://www.gxjubao.org.cn
2. 广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小程序:
为配合全省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按照统一部署,自即日起,甘肃省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在官网开通“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有害信息举报专区,专项受理属地网站平台涉养老诈骗网络举报信息。
欢迎广大网民主动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积极参与网络综合治理,踊跃举报相关有害信息,共同净化网络生态,守护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
一、举报受理内容
重点受理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名义,对老年人进行网络诈骗的相关举报。
二、举报受理方式
1.举报网站:www.gsjubao.cn;
2.举报电话:0931-8712377;
3.举报邮箱:gsjbzx@12377.cn;
4.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甘肃省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点击“一键举报”)。
根据中央网信办和四川省专项办统一部署,四川网信系统自5月13日起开展为期5个月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此次专项行动将集中整治信息网络领域养老诈骗突出问题,深入治理网上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乱象,为广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据悉,专项行动结合“清朗”“天府清风2022”行动开展,重点整治4个方面:一是坚决整治网上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传“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为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问题;二是大力整治非法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房”、涉老旅游项目和艺术品经营、无资质医疗机构、涉老“保健品”、非法集资等网上虚假宣传的问题;三是严厉打击网络直播中收割老年人流量、借孤寡老人进行“卖惨”带货、实施营销诈骗的行为;四是严格依法查处针对老年人的涉诈骗网站、APP、网络账号、小程序。
四川省委网信办呼吁广大网民通过以下渠道积极举报网上涉养老诈骗的违法及不良信息,共同为老年人筑起识骗防骗坚固防线。
举报网站:
四川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http://www.scjb.gov.cn/
四川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https://scpiyao.org.cn/
举报微博、微信公众号:四川举报
举报电话:028—962377
举报邮箱:scjb@scjb.gov.cn
为配合全省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按照统一部署,自即日起,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在湖北省举报、辟谣、打谣平台开通涉“养老诈骗专项举报入口”,专项受理涉养老诈骗网络举报信息。
欢迎广大网民主动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积极参与网络综合治理,踊跃举报相关有害信息,共同净化网络生态,守护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
一、举报受理内容
重点受理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名义,对老年人进行网络诈骗的相关举报。
二、举报受理方式
1.举报网站:http://py.cnhubei.com/
2.举报电话:027-88568499;
3.举报邮箱:hbwxjbmail@hbcac.gov.cn
为配合全省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按照统一部署,自即日起,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开通“涉养老网络诈骗信息举报专区”,专项受理涉养老网络诈骗举报。
一、受理内容
重点受理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名义,对老年人进行网络诈骗的相关举报。
二、举报方式
1.访问https://www.yn12377.cn/首页“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涉养老网络诈骗信息举报专区”进行举报。
2.关注微信公众号“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点击“一键举报”。
3.拨打举报电话:0871-63902377。
欢迎广大网民主动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积极参与网络综合治理,踊跃举报相关违法和不良信息,共同净化网络生态,守护清朗网络空间。
根据中央网信办和省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工作安排部署,贵州网信系统开展为期6个月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此次专项行动坚持宣传教育、依法打击、整治规范“三箭齐发”,集中整治网络信息领域养老诈骗问题,深入治理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涉诈乱象,切实守护好老年人的“养老钱”,为老年人安享晚年营造清朗、安全、可信的网络环境。
据悉,专项行动将重点开展三方面工作:一是大力整治网上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为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问题;二是严厉整治针对老年人的涉诈APP,以及诱导老年人“消费”“投资”、以养老名义销售商品住房、养老服务、涉老旅游项目和艺术品经营、涉老“食品”“保健品”等网上虚假宣传问题;三是集中开展网上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宣传教育活动,迅速掀起宣传热潮,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增强宣传针对性,帮助老年人提高法治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
为配合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切实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贵州省委网信办开设“涉养老网络诈骗信息举报专区”,专项受理公众举报。重点受理处置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名义,对老年人进行网络诈骗的相关举报。
贵州省委网信办呼吁广大网民积极参与,据实举报相关线索,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中央政法委12337举报平台:yjfk.12337.gov.cn
贵州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jubao.gog.cn
举报微信公众号:贵州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贵州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51-96599
根据中央网信办和自治区专项办统一部署,4月中旬起至10月中旬,新疆网信系统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此次专项行动将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养老诈骗问题,全面清理整治利用互联网、手机 APP 等设置“套路”,诱导老年人“消费”“投资”等涉诈网络信息,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网站平台及账号,大力净化网络生态。受理范围:疆内网站平台登载发布的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开展“养老帮扶”等为名实施诈骗、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违法和不实信息。欢迎广大网民主动参与监督举报,踊跃向各级网信部门举报相关网上有害信息和问题线索,合力为老年人群体筑牢识骗防骗防线,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举报途径
自治区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举报渠道
举报电话:0991-5657110(工作日工作时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举报渠道
举报网站:新疆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https://www.xjwljb.com/
举报电话:0991-2384777(工作日工作时间)
举报邮箱:jbzx@cax.gov.cn
为配合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切实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按照中央网信办和省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工作有关安排部署,日前,河北省委网信办强化系统联动、拓宽举报渠道,深入推动涉养老诈骗相关举报受理处置工作。
河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官网开设“涉养老网络诈骗举报专区”,专项受理属地网站平台涉养老诈骗网络举报信息,并指导长城网、河北新闻网等省内重点新闻网站平台在首页首屏显著位置开设举报专栏。地市网信部门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等面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实现涉养老网络诈骗专项举报工作全平台覆盖、全时段受理。
各地各网站创新宣传手段、丰富宣传内容,广泛开展防范养老诈骗宣传工作,引导网民积极举报涉养老网络诈骗信息。
石家庄、邢台、张家口、廊坊等地制作推出线上宣传海报、短视频、动画等作品,增强宣传的互动性、可读性。
衡水、秦皇岛等地组织网络举报志愿者深入老年群体活动场所,开展“涉老网络举报和辟谣知识”宣传活动。
长城新媒体集团推出《长城简漫丨“美丽”计谋不可信》《长城简漫丨别把陷阱当馅饼》等原创融媒体报道;
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推出公益宣传短视频《保健推销套路深 专吃长者养老金》;河北新闻网依托“阳光理政”平台开通“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网络举报平台”,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养老诈骗相关问题线索,积极守护百姓养老钱。
河北省委网信办呼吁广大网民积极参与,据实举报相关线索,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举报方式
中央政法委12337举报平台:yjfk.12337.gov.cn
国家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12377.cn
河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hbjbzx.gov.cn
河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802897
各地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电话及邮箱:
(1)石家庄市
举报电话:0311-66783213
举报邮箱:sjzwljb@163.com
(2)承德市
举报电话:0314-2158852
举报邮箱:wxbzzk@chengde.gov.cn
(3)张家口市
举报电话:0313-2016620
举报邮箱:zjkyqzx@163.com
(4)秦皇岛市
举报电话:0335-3220127
举报邮箱:qhdwljb@163.com
(5)唐山市
举报电话:0315-2978095
举报邮箱:tswljb@126.com
(6)廊坊市
举报电话:0316-2339541
举报邮箱:lfwljb@163.com
(7)保定市
举报电话:0312-3089380
举报邮箱:jbzx@cabd.gov.cn
(8)沧州市
举报电话:0317-2169977
举报邮箱:czxxjubao@163.com
(9)衡水市
举报电话:0318-2115998
举报邮箱:hswlzf@163.com
(10)邢台市
举报电话:0319-3699076
举报邮箱:xtwxbyjk@126.com
(11)邯郸市
举报电话:0310-3115532
举报邮箱:hdsjwxd@163.com
(12)雄安新区
举报电话:0312-5620750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