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诈骗是指假借养老之名实施诈骗、骗取公私财物的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家庭和睦和社会大局稳定。

  如果您身边的老年人正在被以下情形为名侵害合法权益,请您踊跃扫码举报。

  1、利用互联网、手机APP等设置“套路”,诱导老年人“消费”“投资”等涉诈问题。

  2、养老服务机构以提供“养老服务”为名,诱骗老年人以“办卡”“充值”“投资”等形式预交高额费用,以及其他养老服务领域涉诈问题。

  3、违规使用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变相开发房地产,以及其他涉及养老服务设施用地违规建设项目的涉诈问题。

  4、商品住房销售中以“老年社区”“老年公寓”“养老基地”“养老山庄”等“养老”名义进行虚假宣传、诱骗老年人购买等涉诈问题。

  5、违反城市管理相关规定在城市街面张贴养老产品宣传广告等问题。

  6、打着“老年旅游”等幌子,用“免费旅游”“储值投资”“消费返利”等方式诱骗老年人预交高额费用,以及其他老年旅游领域涉诈问题。

  7、打着“文化艺术品交易”等幌子,用无实物交割、固定利息返现、承诺代销、约定回购等方式诱骗老年人投资,以及其他涉老艺术品经营领域涉诈问题。

  8、养老机构内设的无资质医疗机构、无行医资质人员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等涉诈问题。

  9、以涉老“食品”“保健品”名义进行虚假宣传、制售伪劣商品等涉诈问题。

  10、打着投资“养老项目”等旗号,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的对象吸收资金,诱骗公众特别是老年人“投资”“理财”等涉诈问题。

  11、打着“以房养老”等旗号,诱骗老年人抵押自己房屋,再借助诉讼、仲裁、公证或者暴力、威胁以及其他手段非法占有老年人房屋等违法犯罪问题。

  12、以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为名实施的严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诈骗违法犯罪问题。

  13、假借“养老”之名实施诈骗、骗取公私财物的其他违法犯罪问题。


编辑:陈力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这些是养老诈骗!请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