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珊 文/主持
养老诈骗对家庭和社会危害很大。今年4月,全国开展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老年群体应该如何防范诈骗?我市打击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如何?
昨天,本报《市民问政》栏目邀请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徐晓凌、市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室主任傅建伟、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刑科所所长傅士来、市文广旅游局市场管理处处长邢凯、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负责人章跃宏、市卫生健康委人口与家庭处副处长童正华、市市场监管局综合行政执法队案件管理科副科长夏在旺做客金报融媒体演播室,与市民在线交流。
诈骗分子易盯上这些老人
主持人:为什么要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徐晓凌:目前,金华共有常住人口712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人口124.6万人,占比17.5%。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是回应群众呼声、守护好百姓养老钱的实际行动。市委高度重视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加快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努力为广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守好百姓养老钱,让老人安享晚年,也是开展打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主持人:哪些老年群体易被诈骗分子盯上?
徐晓凌:近年来,以“养老”为名的诈骗行为层出不穷。我们对受害群体进行梳理后发现,犯罪分子最容易盯上缺少亲属陪伴的老人、信息相对闭塞的老人、特别注重保健的老人、爱贪“小便宜”的老人。
我市养老诈骗总体发案率较低
主持人:近年来,我市养老诈骗有什么新特点?
傅建伟:近年来,我市养老诈骗总体发案率较低,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提供“养老服务”。不法分子以投资养老基地、旅游考察、预售养老床位等项目为名,将老年客户诱骗至所谓养老基地、福利院参观、游玩,进而以预售养老床位等名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和诈骗等。二是投资“养老项目”。不法分子抛出高回报承诺吸引老人,惯用承诺保本高息、预订养老服务等说辞,诱骗老人投资所谓“养老项目”,收费名目五花八门,一旦资金链断裂,老人血本无归。三是销售“养老产品”。不法分子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免费体检、免费旅游、赠送礼品、会议营销、养生讲座、专家义诊等方式欺骗、诱导老年群体,实施非法集资或诈骗等行为。
主持人:相关领域有哪些易发养老诈骗的类型?有哪些常见诈骗手段?
章跃宏:主要表现在电信诈骗、项目投资、养老产品的销售以及提供养老服务等方面。常见诈骗手段有:冒充公检法办案;假称以房养老,诱导老年人投资;投资所谓养老项目;销售养生产品;低价旅游消费等。
夏在旺:在日常工作中,围绕食品、保健品的营销诈骗活动层出不穷。一些不法商家以“访谈、讲座”为幌子,安排假冒专家、教授和老中医举办免费“养生”讲座、“义诊”,赠送鸡蛋等物品,免费量血压、测血脂等,假称老人患有某种“严重疾病”,推销保健品。有的不法分子将普通食品包装成包治百病的“神药”,老年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上当受骗。
童正华:卫健领域主要集中在无医疗资质机构、无行医资质人员开展非法诊疗,常见手法有套取老人信息、假冒医生免费问诊、假冒名医讲课“洗脑”、打着“祖传秘方”包治百病的幌子取得老人信任、夸大药效并虚假承诺无效退款等。
邢凯:文旅领域主要是针对老人的涉嫌低价游、免费购物游及会员储值投资旅游养老项目等。
老年群体应如何防范
主持人:请介绍一下我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开展情况。
徐晓凌: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我市坚持宣传教育、依法打击、整治规范“三箭齐发”,全力打好专项行动攻坚战。通过“一书两图、三督四治、五责六保”闭环工作体系,初步形成全范围、全领域、全链条、全闭环抓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的强力态势。上半年,我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工作全省二类地区排名第一。
主持人:我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取得哪些成果?
傅士来:全市公安机关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专项工作。截至目前共立案56起,破获案件34起(现案16起、积案18起)。其中,6月、7月陆续开展了集中收网,破获案件2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5人,打掉团伙12个。
主持人:各部门如何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章跃宏:一是全力推动落实决策部署,成立工作小组。5月18日,召开专项行动推进会,进行再部署再安排。二是加强宣传,揭露诈骗套路。共开展400余场次宣传,发放宣传册1.8万余册,悬挂宣传横幅4000余条。三是督导检查。市、县两级民政部门主要领导带队检查40余次,排查养老服务机构和场所3000余家。
夏在旺: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加强宣传引导,查处违法行为,加大网络监测。共检查经营主体3080户次,出动执法人员2513人次,部门联合执法37次,查处相关案件31起,公布典型案例8起,移送公安机关3起,罚没660万元。
童正华:卫健系统成立专项行动工作专班,与医疗卫生部门随机监督抽查、医疗乱象专项治理、“智慧助老”行动等重点工作一体部署、一体推进。截至目前,出动执法人员190人次,检查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机构90家。
邢凯:文旅部门印发行动方案,成立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截至目前,市级公共文化场馆、市区各旅游饭店累计通过电子屏宣传共500余次,全市共出动文化旅游执法人员1028人次,检查旅行社等各类经营单位558家次,发现线索及时提供给相关部门跟进查办。
主持人:老年群体应如何防范?
傅士来:一是提高防范意识,遇到问题多和子女沟通,只要提到钱,第一时间核实对方身份,必要时联系公安机关求助;二是不泄露个人信息,妥善保管银行卡密码、身份证号码等关键信息;三是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赚大便宜,不劳而获的念头;四是警惕各种讲座,不要参加非正规组织的所谓健康讲座、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免费参观等活动,不要相信高额回报的宣传和所谓的公司实力,防止陷入骗子套路;五是端正保健理念,正确认识保健品,不要道听途说、轻易购买。
童正华:我们主要通过宣传教育帮助老年人提升防范、识别“非法行医”的能力。一是通过主流媒体和“健康金华”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相关报道,给百姓支招识别诈骗手段,提高防范意识;二是在医疗机构发放住院病人防诈告知书,进行“床边宣教”等;三是结合健康义诊,组织医护人员、老年电大学员、志愿者等开展宣传。
如何辨识“非法行医”?主要识别无证、无固定地址、无正规设施、无正规诊疗时间、无诊疗依据、无合法药物来源“六个无”。如发现有任何可疑非法行医点,或已遭遇非法行医蒙骗,请保存好有关病历、药品及票据等证据,及时向属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监督机构举报。
主持人:发现养老诈骗或者养老诈骗线索时,有哪些举报反映渠道?
傅建伟:专项行动期间,市、县两级专项办及市级成员单位都设置了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市互联网违法和有害信息举报网站设立“养老网络诈骗举报专区”,广大市民朋友可选择反映渠道。
市专项办举报电话为0579-82460996;举报信邮寄地址为金华市婺城区双龙南街801号(中共金华市委政法委员会304办公室),邮编是321000。
推动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主持人:打击整治养老诈骗过程中有什么难点?
傅士来:公安机关在打击治理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特别是追赃挽损。此类诈骗通常时间跨度大、链条长,为营造“正常经营”的假象,整个过程往往持续1至2年,当受害人发现被骗后,不少诈骗团伙早已潜逃,赃款追缴难度大。另外,此类诈骗受害群体动辄成百上千人,涉案金额巨大。由于受害人多为老年群体,抵抗经济风险能力弱,受到不法侵害后,挽损意愿强烈,易造成聚集上访、影响社会稳定。
章跃宏:覆盖面不全,特别是对偏远山区、居家的残疾老人宣传不够到位,宣传标语布设比较简单,临时张贴应对检查痕迹比较明显,长效性不够。
夏在旺:主要是执法取证难、维权难。比如一些不法分子在销售过程中不出示经营资质证明材料、不开发票,不同环节由不同主体销售,频繁转换经营场地,很难锁定真正的经营者,等发现时已人去楼空。
童正华:一是场所流动性、隐蔽性较强,“祖传秘方”类诈骗多发生在农村、山区,执法力量很难在第一时间覆盖到位。二是对于一些新业态还难以认定为非法行医。比如今年3月移交给公安机关的有关“虚假夸大干细胞功效包治百病”的案件中,干细胞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尚未获准进入临床应用,干细胞对疾病预防或治疗尚无确凿的治疗效果,很难认定是“非法行医”行为。
邢凯:主要是旅游执法定性难、取证难。如“低价游”等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定义。旅游产品时空跨度大,执法人员取证困难。
主持人:下一步,各部门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方面有哪些安排?
徐晓凌:当前,专项行动已进入纵深推进的整治提升阶段,更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攻坚克难。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加大财产处置力度、聚焦重点问题整治、筑牢群防群治战线、数字赋能提质增效、强化考核督导推动等六个方面,推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傅士来:一是快破现案。线索经核实涉嫌违法犯罪者和现发案件,逐案盯办,确保快侦快破。二是追赃挽损。市公安机关在案件侦办中,把追赃挽损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加强与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全面查清犯罪嫌疑人资金流向,及时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产,坚决防止犯罪嫌疑人隐匿、抽逃、转移财产。三是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涉案财物清运、财产变现、资金归集和清退等工作,最大程度挽回受害群众的经济损失。
章跃宏:深化反诈宣传,创新宣传形式。坚持问题导向,在社区和养老院实行网格化、精准化的防诈监管。规范防诈监管平台,建立完善的防诈工作机制。
夏在旺:继续把宣传教育贯穿专项行动全过程,不断提高老年群体的法律意识和识骗能力。持续强化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童正华:一方面,组织开展全市养老机构涉医违法行为排查整治工作,联合民政部门开展督查指导,8月上旬完成。9月,结合验收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组织卫监部门相关专家,开展排查整治“回头看”。另一方面,在“敬老月”期间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
邢凯: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加强与相关部门协同,进一步形成合力,对养老诈骗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防范养老诈骗,有哪些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