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不仅是酒,还是一种药物。黄酒性温,味辛,归肝经以及胆经,有活血驱寒、通经活络的作用。可行经络而通痹塞、温血脉而散凝瘀。饮用黄酒可以帮助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在冬季饮用可以抵御寒冷,预防感冒,与生姜共同煎煮后不仅可以活血散寒,还可以开胃健脾。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黄酒的功效与作用,黄酒的酿造方法!

 

01

黄酒的功效与作用

1、活血祛寒,通经活络

在冬季,喝黄酒宜饮。在黄酒中加几片姜片煮后饮用,既可活血祛寒,通经活络,还能有效抵御寒冷的刺激,预防感冒。需要注意的是,黄酒虽然酒精度低,但饮用时也要适量,一般以每餐l00—200克为宜。

2、增强免疫力

黄酒含丰富的功能性低聚糖,如每升绍兴加饭酒中的异麦芽低聚糖、潘糖、异麦芽三糖含量达6g。这些低聚糖是在酿造过程中,物料经微生物酶的作用而产生的。功能性低聚糖进入人体后,几乎不被人体吸收、不产生热量,但可促进肠道内有益微生物双歧杆菌的生长发育,可改善肠道功能、增强免疫力、促进人体健康。

3、减肥、美容、抗衰老

黄酒的热量十分高。喝多了肯定会胖。可是恰当的喝酒能够加快血液循环和推陈出新,还有利于瘦身。黄酒中含有很多糖分、有机酸、氨基酸和各种维生素,具有较高的养分价值。因为黄酒是以大米为质料,经过长期的糖化、发酵制成的,黄酒中的淀粉和蛋白质被酶分化成为小分子的物质,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而,人们也把黄酒列为养分饮料酒。

02

黄酒的酿造方法

原料选择黄酒酿造所用的主要原料是经过精白处理的糯米和大米,也有用黍米和玉米的,其次是小麦和水。酿造黄酒的大米应该米粒洁白丰满、大小整齐、夹杂物少。千粒重在20-30克,比重在1.40-1.42,米的淀粉含量越高越好。在生产时,最好使用吸水快、易糊化和糖化的软质米。酿造用水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优劣。一般要求所用的水要清洁卫生,符合饮用水的标准,常用泉水、湖水、深井水和河心水。

 

--酿酒原料:米--

 

米的精白

 

大米外层含有脂肪和蛋白质,影响成品质量,应该通过精白(碾米加工)把它除去,大米的精白程度可用精米率表示,一般要求精米率在90%,也可以直接以标一粳或标二粳作投料用米。

 

浸米

 

其目的是使淀粉吸水,便于蒸煮糊化传统工艺浸米时间长达18-20天,主要目的是取得浸米浆水,用来调节发酵醪液的酸度,因为浆水含有大量乳酸。新工艺生产一般浸米时间为2-3天即可使米吸足水分。

 

蒸饭

 

蒸饭目的是使淀粉糊化。目前一般使用卧式或立式连续蒸饭机蒸饭,常压蒸煮25分钟左右即可,蒸煮过程中可喷洒85℃左右的热水并进行饭。要求米饭“外硬内软、内无生心、疏松不糊、透而不烂、均匀一致”。

 

落罐发酵

 

蒸熟的米饭通过风冷或水冷落入发酵罐中,再加水、麦曲(原料米量的10%)、酒母(约发酵醪液体积的10%),使总重量控制在300-340公斤(按原料米100公斤为基础),混合均匀,品温控制在24-26℃。落罐10-12小时,品温升高,进入主发酵阶段,这时必须控制发酵温度在30-31℃,利用夹套冷却或搅拌调节醪液温度并使酵母呼吸和排出二氧化碳。主发酵一般要3-5天完成。

 

后发酵

 

经过主发酵后,发酵趋缓弱,即可把酒醪移入后发酵罐,控制温和室温在15-18℃,静止发酵20-30天左右,使酵母进一步发酵,并改善酒的风味。

 

压榨、澄清、消毒

 

后发酵结束,利用板框式压滤机把黄液体和酒糟分离开来,让酒液在低温下澄清2-3天,吸取上层清液再经棉饼过滤机过滤,然后送入换热消毒器,在70-75℃灭菌20分钟左右,杀灭酒溶中的酵母和细菌,并使酒中沉淀物凝固而进一步澄清,也让酒体成分得到固定。灭菌后趁热罐装,并严密包装,入库陈酿一年。成品黄酒要求酒度在16%以上,酸度在0.45以下。

 

【免责声明】:本文源自网络,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标明出处。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文中所涉及到各类食疗方、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非专业人士请勿盲目试用!文中广告由系统自动生成与本号无关。如有任何疑问,请在线留言,我们会尽快处理,感谢。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黄酒的功效与作用 黄酒的酿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