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形势的反复,北京市民政局已从3月13日起对全市养老服务机构执行一级响应防控措施,实行全封闭管理。其中,养老机构全封闭管理期间,暂停家属探视,暂停院内老年人就医之外的离院外出。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暂停上门巡视探访和入户服务,暂停场地服务,保持线上关爱联系和各类非接触性服务及应急支持。虽然一级响应期间,老人难免会有一些焦虑的情绪,但记者采访了解到,很多养老机构都能够针对性地开展暖心服务,最大程度上给予老人更多关怀。
角色扮演
帮老人缓解焦虑
在石景山鲁谷和悦会养老照料中心,每天护工晨会上都有一个特殊的环节,伴随着一声“上课啦”,护工们齐声高喊“老师好!”此时,人群中83岁的李奶奶都会向前一步走,并微笑着喊出“同学们好!”类似的角色扮演,几乎每天都会上演,为的就是帮着老人缓解因封闭管理见不到家属而出现的焦虑情绪。
李奶奶患有阿尔兹海默症,是3月份新入住养老中心的老人。她刚入住时,养老中心也没有进行封闭管理,李奶奶的家人每天都会来机构看望她。然而,入住后没几天,随着疫情的反复,养老中心根据相关要求,进行了封闭管理。“李奶奶入住的时间不长,对内部环境还没有完全熟悉,也有一定排斥心理,总是闹着要回家。”护工刘梦欢和唐东霖和老人接触的最多,那段时间老人经常自己收拾书包,在楼道走动,不停地说着要回家。不过,因为特殊情况,她短期无法直接回到自己的家中。
“我们通过各种办法分散李奶奶的注意力,使她感觉到快乐,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唐东霖说,大家了解到李奶奶曾是一名小学老师,于是就在护工晨会的时候,请李奶奶参加。护工们也会经常拿出纸和笔,写一些东西,请她点评。“她会夸我们的字好看,还会给我们指出句子不通顺。有时候我们在护理台写字,她就像老师一样静静地看着。”刘梦欢说,大家就是有意识地给李奶奶营造一种年轻时候的工作状态。
相比封闭管理初期的不适应,李奶奶如今已经适应了养老中心的生活,一些集体活动她总是积极参加。“虽然李奶奶第二天就会把我们忘了,我们还是希望她天天开心,能够给她一种家的感觉。”和悦会养老照料中心院长朱世伟表示,在封闭管理期间,院方对于不同情况的老人,都会有针对性地做好服务,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
老人解闷
偏爱线上“话聊”
此前,朝阳区团结湖街道三四条社区诚和敬养老驿站做得更多的是理发、洗澡等居家养老服务。现在虽然不能上门和老人面对面服务,但驿站的线上巡访却没有间断。
诚和敬养老驿站站长刘晓新每天都会给老人打电话,询问疫情期间老人的居家状态。有一天,当她在电话中得知有位失能老人经常睡觉,并且食欲不佳,出现面黄憔悴的情况时,她隐隐觉得情况不好。“老人居家期间,活动时间没有以前长了,身体状况很容易出现问题。”由于老人身边只有他的老伴,儿女不在身边,老伴想要送他就医却又无法将老人移动下楼,在征得家属的同意,并且执行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刘晓新决定带着几位工作人员,协助老人就医检查。“经过检查,老人的脾胃和肝胆情况确实不是很好,目前已经在住院观察了。”
由于疫情期间不能去驿站参加活动,刘晓新的电话成了名副其实的一条“热线”。“有几位老人和我们聊起来滔滔不绝,一直拿着电话不挂。本来我们是关心他们的生活,他们总会反过来关心我们,还提醒我们这段时间要多注意防护。”刘晓新说,有些老人居家期间会感到比较压抑,每到这时,工作人员会认真倾听,多和老人聊聊。
一级响应之下,诚和敬养老驿站线下送餐的方式也改变了。“以前我们给老人送餐都会送到他们家里,亲手交给他们,现在出于防疫的需要,我们就送到老人家门口,尽可能地避免与老人接触。”刘晓新说,这并不意味着对老人的情况就置之不理了,他们会在敲门后,听到老人起身出门才会离开。前几天,驿站的工作人员在给一位老人送餐时,敲了很长时间,邻居都被吵到,老人却迟迟没有动静。直到工作人员又敲了一会儿,门才开了。原来老人在工作人员送餐前就已经在房间里摔倒晕了过去,头上还出了血,“是通过不断敲门,才把老人敲醒的。”工作人员立即帮助老人止血,并且通知家属送医。好在发现及时,老人最终没有大碍。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