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是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今年的主题是“面向老年人和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数字技术”。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聚焦老年人的“急难愁盼”问题,深入挖掘老龄社会潜能,激发老龄社会活力,切实增强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亿人。与此相对应的,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截至2021年12月,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19亿,互联网普及率仅为43.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帮助老年人安享晚年是数字技术发展的应有之义。多位业内专家在接受《人民邮电》报采访时指出,数字技术与老年人并不天然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恰恰相反,便捷的数字技术可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参与社会活动,发挥过往的经验智慧,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数字技术加速适老化改造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在连续核酸检测一周后,北京朝阳区74岁的张先生依然不能在手机上自助填写表格。他把自己的相关信息告诉一旁的工作人员,由他们协助填写完信息后,再刷身份证排队进行核酸检测。
现场的工作人员李亮告诉记者,像这样的情况每天都能遇到。老年人不常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即使扫完二维码,看着密密麻麻的信息,老年人也不会填。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李亮都主动上前帮忙填写。
在全社会加快数字化转型的同时,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受阻屡屡被媒体报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数字技术加快适老化改造进度
两年前,张先生的女儿为他买了一部智能手机,替换他使用多年的“老年机”。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和老伴儿住一起,女儿虽不在身边,但每天可以通过手机和外孙视频,这点让他觉得很方便。
但要通过手机买菜,或者做核酸检测(扫码填写个人信息表格),张先生直摇头,他表示自己两眼昏花,看不清手机上的字。
这种现象正在迎来转变。4月1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表示组织对325个网站和APP完成适老化和信息无障碍改造。
“面对功能复杂的互联网应用页面,老年人常常表现出一些畏难情绪。这是由于老年群体身体机能的退行性变化,常伴随着如视力减退、听力或语言能力下降、行动迟缓、认知障碍等现象。”中国互联网协会信息无障碍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黄畅告诉记者。
同时,由于一些自行进行改造的单位,并没有深刻理解适老化将使互联网应用服务更智能、应用人群更广泛的精髓,使得花费大量改造费用后仍不能取得良好效果,改造的大量投入与实际收益不相匹配。一些网站在进行适老化改造时,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导致所做出的产品不容易达标。
目前全社会高度重视适老化改造工作。黄畅表示,行业积极配合,不论投入多大、费时多久,都能及时完成改造,大部分单位的改造效果都比较好。下一步,他们将重点放在三个方面:一是关注人机交互和实用性方面,让用户获得更加便捷的互联网应用;二是加强技术融合创新,打造共性技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复用性的能力,大幅度降低社会改造的经济成本和人力成本;三是打造适老化及无障碍公共服务产品。
数字技术促进构建智慧养老服务体系
当前,我国正加速进入信息化社会,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以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不断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智能设备也在飞速走进寻常百姓家,养老领域正是其一。
智能防抖仪、3D打印拐杖、人工智能机器人、智慧医疗系统等设备层出不穷,的确为部分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设备不连通、更新换代快、不好用、不会用等现象依然存在。
智慧养老是利用信息技术等围绕老人的日常生活等各方面,支持老年人的生活服务。一方面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利用好老年人的经验智慧,使智慧科技和智慧老人相得益彰,目的是使老年人过得更幸福、更有尊严、更有价值。
智慧养老的突出特点是个性化。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智慧养老研究所所长左美云教授告诉记者,智慧养老更加关注老人的需求,以老人为主体,目的是服务于老人。
“智慧养老强调智慧的养老模式。”他举例说,有的家人对较严重的帕金森患者直接喂饭,现在有一些智能设备制造商专门针对帕金森患者开发了一款智能防抖勺。那么,此时是让家人喂饭更好,还是有一个防抖勺更好呢?合理使用智能技术是智慧养老的关键,在尽可能保持老年人原有功能的前提下,可以有选择性地使用技术。
在信息化、智能化的基础上,利用数字技术建成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是构建智慧养老服务体系的关键。左美云表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搭建在众多养老服务需求基础之上,体现了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长尾经济的特点。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在平台上下单,而平台根据众多老年人的需求,实现资源的最佳整合和有效利用。
智慧养老让数字技术更有温度
数字没有温度,但数字化可以有。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许多老年人其实更愿意和“真人”打交道。比如,尽管现在使用手机充话费已经很方便了,但很多老年人仍旧习惯去营业厅缴费;尽管医院设置了更多移动的智能机器来方便人们查询使用,但老年人仍会到人工窗口排队等候。
技术不是冷冰冰的工具和没有感情的代码,每一个工具和代码的背后,都是人的精神的凝聚。在左美云看来,智能设备是构成智慧养老的基础,但智慧养老不是简单的一些可穿戴设备的组合,技术的有限度使用和适当的“数字留白”也是关键。
以老年人为中心,围绕不同使用场景,采用不同的数字技术是智慧养老的核心要义。记者了解到,此前,全国多地已开始试运营更有温度的老年模式,比如三大电信运营商已经为所有60岁以上用户开通了一键接通人工客服的功能。在其他行业,有关部门保留老年人习惯的纸质车票、门票、证明等凭证,设立专门的老年人绿色通道,保留人工服务窗口、做好人工服务等。
适当的“数字反哺”也在一些行业得到推广。中国电信安徽分公司便将“老年课堂”开进了营业厅。据了解,针对老年人在使用智能手机中面临的各种困难,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凸显的健康码出行、预约就医、购物消费等场景遇到的诸多不便,主动携手社区居委会,面向辖区老年人开设智能手机应用系列课堂。让老人对智能手机不仅“会用、敢用”,而且“用得放心”。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数字技术新天地 智慧养老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