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大猫财经
7月8日,中国平安在深圳举行康养战略开放日,猫哥有幸在现场参加了活动全过程。
平安从2019年开始关注康养等新兴投资领域,到2020年投身其中、全面构建医疗健康生态圈,再到2021年发布“平安臻颐年”康养品牌、推出“臻享RUN健康服务计划”。平安紧跟国家政策与社会环境变化,一步一个脚印,深度布局康养战略,这对其自身的业务增长、国人的民生福祉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猫哥按照开放日各环节的流程顺序,在这里和大家谈谈我的观察与思考。
一、康养产业是我国又一个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养老问题则是当前我国最重要的社会热点之一。
按照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全国老龄办原副主任吴玉韶在开放日上的发言:新时代不应是生存必需型的“养老”,而应是享受型、发展型、参与型的“享老”,这是一个家庭的“家事”,也是整个中国的“国事”。
毫无疑问,健康与养老产业(即康养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连接民生福祉,一头连接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又一个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康养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涉及医疗、保险、体育、文化、旅游、家政等多方面,大力发展康养产业对扩内需、促就业、惠民生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健康老龄化”巨大刚性需求的长久之计。
但是,我国康养产业发展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一方面是由于专业人才匮乏,一方面则是“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还不完善,尚未形成集养老、医疗、休闲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性健康与养老服务体系。这都导致了康养产业无法得到突破性发展。
二、发展养老金第三支柱,解放社会资本,解决养老困境博弈
吴玉韶教授表示:中国养老普遍面临“钱从哪儿来”、“服务谁来提供”、“健康支撑体系如何构建”三大问题。其中,养老钱从哪儿来是首要问题。
我国已规划起三支柱养老金体系:养老金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障基金;养老金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当前养老金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已囊括税延型养老保险、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养老理财产品、养老目标基金等多种金融产品。
就具体发展情况来说,我国养老金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相对成熟,已有10亿人参保;第二支柱、第三支柱相对不足。第二支柱(企业养老金)不发达主要是由于企业员工跳槽频率逐渐上升,企业对于提供年金缺乏兴趣;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不发达主要是由于政策支持、服务产品的选择仍然不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养老问题上,美国、德国、日本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有先例可供学习,无论是正面案例的德国李斯特计划,还是负面案例的日本iDeco制度,都对我国的养老探索提供了经验。目前来看,在养老方案上我国未来会走美国模式,也就是大力发发展第三支柱。
在美国养老金体系中,截至2019年(猫哥只找到了2019年的数据,大家姑且作为参考,并可与吴玉韶教授列举的中美2018年的数据进行对比,会发现美国的第三支柱发展是多么迅猛),个人养老金(第三支柱)的规模已达到13.35万亿美元,对美国养老金三支柱的总规模占比高达38%。
参考美国经验可知,我国个人养老金(第三支柱)仍具备巨大的扩容潜力,这就需要保险公司、公募基金一起发力,优化产品与服务,参与养老问题,服务民生福祉。
三、保险业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具有天然优势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调研,我国老年人大多数都选择在居家和社区养老,形成“9073”的格局:就是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
毫无疑问,居家养老是基础,社区养老是依托,机构养老是补充。这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市场多方共同参与。目前,保险公司已经先行一步。
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教授锁凌燕看来,险企布局康养战略具有自身优势:一方面,保险资金规模大、期限长等特性与康养产业具有天然契合性;另一方面,布局康养产业可以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与保险销售和服务形成产业协同效应,有机会突破业务增长瓶颈,促进保险主业发展。
2021年,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太平等上市险企不约而同地将康养作为未来战略发展的重要方向,纷纷介入养老、医疗、大健康等外延业务,打造健康养老基金、构建康养产业链、加码医康养生态圈。
锁凌燕认为,高质量的养老保障体系,离不开有效的养老服务体系支撑。我国要加快构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并将之作为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和积极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抓手。中国平安在保险产品、养老服务、健康支撑体系等方面已经做出了有益探索,既有经验也有实力,一定是中国养老的积极力量。
四、“破局者”中国平安的“保险+服务”一体化养老解决方案
就康养赛道来看,尽管国内仍然还处在发展早期阶段,但在一些细分领域实际上格局已经拥挤。如保险产品供给等方面,以中国平安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占据了多数的市场份额。
中国平安坚定地践行“专业创造价值”的理念,以实力破局,参与养老服务体系构建,优化市场供给,从红海中创造蓝海。
平安人寿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铮表示:凭借在医疗健康领域积累的近30年经验,中国平安很早就切入养老赛道,目前已形成“保险+服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在保险产品供给端,平安推出养老年金产品、长期护理险等专属养老产品(这些都是第三支柱的产品),并创新发布“御享、盛世、智盈、如意”四大产品系列,组合重疾、意外、医疗、寿险、储备和养老六类保险产品,精准匹配客户需求。
在养老服务供给端,平安打造“保险+居家养老”、“保险+高端康养”、“保险+健康管理”的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平安养老生态体系,积极探索“中国式养老”解决方案。
在猫哥看来,通过健康管理和康养服务驱动保险产品价值增长已是市场共识,各家保险公司都在加速布局,但平安在大健康领域的资源禀赋和细分布局却依然有明显的差异化特点:比如平安的“保险+居家养老”战略更符合9073的中国养老国情、“保险+高端养老”定位将实现更大的价值创造。而从医疗资源看,也有平安好医生的积淀以及方正线下资源加持的独特优势,这是其他保险公司所不具备的。
五、“保险+居家养老”已覆盖20城,上线200余项服务
开放日上,平安人寿董事长特别助理李斗分享了中国平安在居家养老业务方面的相关进展。
李斗表示,针对老年群体居家养老的主要场景,平安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居家养老解决方案,致力于实现“老人舒心,子女放心,管家专心”。
平安居家养老服务的核心特色是1个养老管家携手N个专家顾问,为客户动态打造围绕“医、食、住、行、财、康、养、乐、护、安”十大场景的专属养老服务建议方案。
李斗介绍,平安居家养老项目设计理念呈现出几大亮点,包括客户选择多、服务周期长、专业家庭医生、全天候管家、十大维度诊断、全面适老考量、360°智能守护、监督服务质量等。该项目已完成200余项服务构建,并有近1万名客户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格,约1000名客户体验相关服务,整体评价良好。下半年预计业务将拓展至30个城市,服务项目逐渐拓展到10大场景。
猫哥认为,平安居家养老项目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覆盖的城市还是已上线的业务,都亟需完善,但从项目框架来看,平安的居家养老项目是最值得期待的。
六、“保险+高端康养”塑造行业标杆,项目拓展有效进行
平安人寿康养事业部总经理王宇科介绍了平安在高端康养业务方面的相关进展。
在“保险+高端康养”方面,平安在2021年5月发布了高品质康养品牌“臻颐年”,并从综合养老社区“颐年城”切入,打造集全景医疗、智慧社区、精细养护、乐享生活为一体的医养综合体项目。
王宇科表示,平安颐年城在2022年3月于深圳前海落地了首个项目,项目周边文化、购物商圈、三甲医院等配套齐全,是高端康养的合适选择。
未来,平安在高端康养方面的布局,将以深圳为起点,辐射粤港澳,深耕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建设市中心CCRC(持续照料退休社区,英文全称为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综合康养社区,打造行业标杆项目。
七、服务1500万客户,“保险+健康管理”打造有温度的保险
如果说居家养老、高端康养发生在客户老年以后,健康管理则是不分生命周期,青年、中年、老年都需要重视与关注。
根据银保监会《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健康管理服务的通知》,保险公司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促进、疾病预防、慢病管理、就医服务、康复护理等七大类型。
在“保险+健康管理”方面,2021年,平安推出“臻享RUN健康服务计划”,为每位客户配备一名线上家庭医生,建立专属健康账户,重点打造门诊预约协助及陪诊、控糖管理、重疾专案管理三大尖刀服务,提供覆盖健康、慢病、医疗三方面的专业健康管理服务。
据悉,平安臻享RUN自推出以来,已服务1500万客户,客户满意度达98%。
人口老龄化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康养产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从2013年开始,国家不断发布关于加快康养产业发展的政策,尤其2019年、2020年、2021年,连续发布重要文件。国家的大政方针,也支持康养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康养和保险天然就有融合的商业机会,“保险+康养”的协同效应,能帮助保险公司构建起自身的业务生态,提升综合实力,同时也能让更多的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随着头部险企纷纷下水布局,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从7月8号的康养战略开放日来看,平安已占据先发优势。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