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老人们在过节 采访对象提供(下同)
位于黄浦江畔徐浦大桥下的华泾公园内绿树成荫,景色宜人。绿荫环绕中,徐汇区久康养老院赫然在列。养老院四周皆是公园,内外绿树环抱、花团锦簇,亭台楼阁林立。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还不断演绎着各种动人的故事。
夫妻恩爱不离不弃
杨先生曾是一家公司的负责人。几年前,妻子不幸患上了认知障碍症。为了爱妻,他暂缓了事业,专职在家看护照料。随着妻子的病情加重,他倍感力不从心,不得不考虑选择一家专业的养老院。但他的要求非常高,考察了不下20家养老院,都不甚满意。
直到有一天,他经别人介绍,来到久康养老院。在参观和咨询的过程中,院长非常耐心、专业地介绍了对于认知症老人照护的理念和方法。工作人员的专业和敬业的服务态度、现代化的医务室,这些都让他耳目一新,他就马上预定,很快就送妻子住了进来。入住一段时间后,他几乎每天都来陪妻子,在工作人员和杨先生的共同努力下,妻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仅经常有了笑容,还能恢复一些简单交流,这让他欣喜若狂。
袁伯伯因患病,双目几乎失明,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他的妻子胡阿姨同样患上了认知障碍症,虽然还不严重,但记忆衰退明显,需要人照护。原先,两位老人的病情都不太严重,还能相互照应。
图说:夫妻俩在养老院内交流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人们的生活变得步履维艰。为此,他们的女儿非常苦恼。在入住久康养老院后,因为床位紧张,暂时没有夫妻房,老夫妻两人分别居住在二楼的不同区域,相隔不远。每天清晨,胡阿姨在护理员的引导下,来到袁伯伯的房间,带着他一起走出楼层,来到院子里。他们互相依偎,你做我的“大脑”,我做你的“眼睛”,手搀着手,漫步在花园之中。走累了,就在路边的长凳上坐坐……胡阿姨肩靠着袁伯伯,讲讲往事。二老从排斥生活,到主动敞开心扉,肉眼可见的变化让女儿放心。
母女同住相伴晚年
朱阿婆已经百岁高龄,是入住年龄最高的老人。她原本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教师,能作画,还会弹钢琴。王阿姨是朱阿婆的女儿,家住浦东,原先,每隔一两天,就要来探望母亲,路上花费将近2个小时。王阿姨讲,这里环境优美、服务也好,所以她才“舍近求远”,将母亲送过来。王阿姨也是一个喜欢“唱唱跳跳”的人,一有空,她就会以家属兼志愿者的身份,帮忙策划、参与养老院的文娱活动。
图说:女儿陪伴母亲
半年多前,王阿姨提出,自己也想入住。一来,可以陪伴母亲;二来,又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这个愿望很快成为了现实。王阿姨入院以后,就住在母亲隔壁的房间。每天,她会推着母亲的轮椅,一起到花园里呼吸新鲜空气。母亲记忆力明显衰退,已不太认得人,也因为不能走路,情绪比较低落。王阿姨入住后,由于可以“贴身”陪伴,母亲的记忆力也有所好转,情绪也跟着改善,有时还能与大家开开玩笑。据王阿姨说,看到这些变化之后,当初选择跟母亲“同住”,真是无比正确和明智的决定。
久康养老院的核定床位为175张,长期处于“饱和”状态。目前,仍有不少老人还在“排队”当中。这不仅源于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还来自于广大老人及其家属的口碑。在入住的170余位老人和家属当中,感人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新民晚报通讯员 石碧红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