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欢 本报记者 | 鲍筱兰
近年来,上海奉贤的人口老龄化增长趋势日益显现。截至今年6月底,奉贤区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20.37万人,占户籍人口36.2%,其中,百岁老人86人。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对奉贤区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养老领域的各种深层次问题也亟待解决。
奉贤区立足上海特大型城市郊区农村养老服务实际,坚持需求导向、契合为先,逐步形成“多维度、契合式、可持续”的养老服务体系新格局。
小食堂大民生
周一中午,市民巩宗德和往常一样走进金汇镇百顺路的社区长者食堂,熟练地拿起餐盘,开始挑选自己喜欢的菜肴。几块醋溜鱼块、四五只对虾,再来三四勺蔬菜,简单又适合他的口味。“午餐大概在12~15元,有时候喜欢的菜多,也就20元,真的很实惠。”
在家长者食堂开业前,巩宗德和社区老伙伴们都在为到哪里吃饭犯愁。自己做太累,去外面吃点菜难,价格也不实惠。事实上,随着金汇镇大居地区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导入人口剧增,老年群体用餐难问题一直是当地政府关注的重点。在广泛听取居民的意见后,金汇镇将食堂选址在繁华的居民区商业街中心一层,方便社区老年人出行;同时在细节上也充分考虑了老年群体的用餐习惯和需求,由专业设计师对桌椅餐具等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长者食堂采用实名制方式,60岁以上老年人办卡统一给予8.8折优惠。亲民的价格吸引了不少社区老年人成为这里的常客,有时候一日三餐都在这里解决。
从8月1日开始,长者食堂还开启上门送餐服务,涉及附近20个居委,每天近200人次用餐。一份盒饭价格12元,当地户籍的老年人还可享受区镇两级补贴。截至2022年,奉贤区共建成社区老年人助餐场所77家,其中,长者食堂29家,助餐点48家。
“家门口”养老快乐常在
“不出村口、就在家门口”是农村老年人“安逸养老、快乐养老”的基本“底线需求”。早在2014年,奉贤区就结合郊区“远、散、弱”特点和农民实际需求,大胆探索农村宅基睦邻“四堂间”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这一模式于2019年被评为首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2019年,奉贤开始试点引入社会组织运营“四堂间”,实现服务自主性多样性。随后,奉贤进一步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优势,招募当地村民担任“堂主+健康大使、文娱大使、自治大使”,推出“3+X”套餐式服务等。
今年下半年,奉贤又启动了全新的“老可倚”养老服务专业行动计划。目前,奉贤区建立了“1+13+9”养老服务专项社工站服务体系,即1个区级养老服务专项社工站,13个街镇级养老服务专项社工站、9个示范点睦邻“四堂间”养老服务专项社工站。
自2019年起,奉贤试点通过流转农民闲置的宅基房屋或利用闲置的集体资产,在青村镇吴房村、庄行镇浦秀村、存古村等地相继试点建成6家“青春里”养老社区,实现老年人“住得近、住得起、住得惯”的家门口健康快乐养老。
2022年起,柘林镇在“青春里”养老社区的启发下,探索创新嵌入式轻量级宅基养老点“椿萱庭”,配有10间房,20个床位,涵盖餐厅、视听区、医务室、活动室等完善的设施及设备,能充分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各类需求。村民入住,住宿加上三餐费用仅为每人每天50元,有特殊贡献的老年人还可适当予以减免。
让老年人乐享“数字生活”
智能养老话机的紧急呼叫服务平台终端位于奉贤区老年大学的智慧养老呼叫中心,开展智慧居家养老项目,通过安装“一键通”无线话机等方式,建立24小时养老服务热线,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助、主动关爱及生活便民服务等各类服务。
目前,奉贤建立并完善了区综合为老服务平台和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推出了智能腕表、智慧校园、智能烟感、红外感应、智能体测等服务项目,积极探索“养老院+互联网医院”的智慧机构养老模式。2023年,民政部门着力提升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水平,建成奉贤区二福院、金海悦心颐养院、金汇镇敬老院3家“养老院+互联网医院”,满足养老机构老年人慢病诊疗、配药和检查等需求,使老年人慢性病、常见病的管理、治疗、转诊、检查更便捷。
奉贤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建龙表示:“民政部门会继续深入剖析问题症结,加快补齐养老服务短板,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持续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全面推进养老服务向更高质量发展。”
家门口“养老”变“享老”,幸福感和获得感双提升,奉贤老年人吃得更好,住得更好,也更快乐了。
近年来,上海奉贤的人口老龄化增长趋势日益显现。截至今年6月底,奉贤区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20.37万人,占户籍人口36.2%,其中,百岁老人86人。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对奉贤区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养老领域的各种深层次问题也亟待解决。
奉贤区立足上海特大型城市郊区农村养老服务实际,坚持需求导向、契合为先,逐步形成“多维度、契合式、可持续”的养老服务体系新格局。
小食堂大民生
周一中午,市民巩宗德和往常一样走进金汇镇百顺路的社区长者食堂,熟练地拿起餐盘,开始挑选自己喜欢的菜肴。几块醋溜鱼块、四五只对虾,再来三四勺蔬菜,简单又适合他的口味。“午餐大概在12~15元,有时候喜欢的菜多,也就20元,真的很实惠。”
在家长者食堂开业前,巩宗德和社区老伙伴们都在为到哪里吃饭犯愁。自己做太累,去外面吃点菜难,价格也不实惠。事实上,随着金汇镇大居地区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导入人口剧增,老年群体用餐难问题一直是当地政府关注的重点。在广泛听取居民的意见后,金汇镇将食堂选址在繁华的居民区商业街中心一层,方便社区老年人出行;同时在细节上也充分考虑了老年群体的用餐习惯和需求,由专业设计师对桌椅餐具等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长者食堂采用实名制方式,60岁以上老年人办卡统一给予8.8折优惠。亲民的价格吸引了不少社区老年人成为这里的常客,有时候一日三餐都在这里解决。
从8月1日开始,长者食堂还开启上门送餐服务,涉及附近20个居委,每天近200人次用餐。一份盒饭价格12元,当地户籍的老年人还可享受区镇两级补贴。截至2022年,奉贤区共建成社区老年人助餐场所77家,其中,长者食堂29家,助餐点48家。
“家门口”养老快乐常在
“不出村口、就在家门口”是农村老年人“安逸养老、快乐养老”的基本“底线需求”。早在2014年,奉贤区就结合郊区“远、散、弱”特点和农民实际需求,大胆探索农村宅基睦邻“四堂间”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这一模式于2019年被评为首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2019年,奉贤开始试点引入社会组织运营“四堂间”,实现服务自主性多样性。随后,奉贤进一步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优势,招募当地村民担任“堂主+健康大使、文娱大使、自治大使”,推出“3+X”套餐式服务等。
今年下半年,奉贤又启动了全新的“老可倚”养老服务专业行动计划。目前,奉贤区建立了“1+13+9”养老服务专项社工站服务体系,即1个区级养老服务专项社工站,13个街镇级养老服务专项社工站、9个示范点睦邻“四堂间”养老服务专项社工站。
自2019年起,奉贤试点通过流转农民闲置的宅基房屋或利用闲置的集体资产,在青村镇吴房村、庄行镇浦秀村、存古村等地相继试点建成6家“青春里”养老社区,实现老年人“住得近、住得起、住得惯”的家门口健康快乐养老。
2022年起,柘林镇在“青春里”养老社区的启发下,探索创新嵌入式轻量级宅基养老点“椿萱庭”,配有10间房,20个床位,涵盖餐厅、视听区、医务室、活动室等完善的设施及设备,能充分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各类需求。村民入住,住宿加上三餐费用仅为每人每天50元,有特殊贡献的老年人还可适当予以减免。
让老年人乐享“数字生活”
智能养老话机的紧急呼叫服务平台终端位于奉贤区老年大学的智慧养老呼叫中心,开展智慧居家养老项目,通过安装“一键通”无线话机等方式,建立24小时养老服务热线,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助、主动关爱及生活便民服务等各类服务。
目前,奉贤建立并完善了区综合为老服务平台和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推出了智能腕表、智慧校园、智能烟感、红外感应、智能体测等服务项目,积极探索“养老院+互联网医院”的智慧机构养老模式。2023年,民政部门着力提升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水平,建成奉贤区二福院、金海悦心颐养院、金汇镇敬老院3家“养老院+互联网医院”,满足养老机构老年人慢病诊疗、配药和检查等需求,使老年人慢性病、常见病的管理、治疗、转诊、检查更便捷。
奉贤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建龙表示:“民政部门会继续深入剖析问题症结,加快补齐养老服务短板,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持续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全面推进养老服务向更高质量发展。”
家门口“养老”变“享老”,幸福感和获得感双提升,奉贤老年人吃得更好,住得更好,也更快乐了。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上海奉贤:让“养老”变成一件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