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探索四类运行模式显成效

导语
湖州市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探索四类运行模式显成效根据“9732”养老服务工作总体布局,湖州市大力推进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至2015年底,全市建有城乡社区居家
首页 > 养老新闻 > 政策法规 > 湖州市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探索四类运行模式显成效
导语
湖州市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探索四类运行模式显成效根据“9732”养老服务工作总体布局,湖州市大力推进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至2015年底,全市建有城乡社区居家
湖州市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探索四类运行模式显成效
根据“9732”养老服务工作总体布局,湖州市大力推进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至2015年底,全市建有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781个。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覆盖面95.22%,基本达到服务全覆盖;农村覆盖面72.08%。该市坚持建管用相结合的原则,探索总结了“四种服务模式”,因地制宜,各有侧重,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周边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化需求。
模式一:“银龄互助”服务运行。主要通过组建老年协会,在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内建立“银龄互助”服务社,吸收低龄、健康、热心于老年服务事业的老年协会会员,加强照料中心日常运行的管理,同时采取“一助一”或“多助一”的形式,重点服务空巢、孤寡、病残老人。每年服务社通过评比表彰的形式对“银龄互助”服务社社员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该模式的优势在于充分放大了“互助帮助、助人为乐”、“我帮人人,人人帮我”的社区互助氛围,使助人者与受助者都能感受幸福,有利于老年人之间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目前全市已有680个农村老年协会开展“银龄互助”活动,结对帮扶困难老人3.1万余人。安吉县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普遍采用这一模式进行日常运行和管理。
模式二:专业组织承接运行。主要是发挥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的作用,在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设立服务站点,配置服务设备,配备服务人员,提供日常洗衣、保健、理发、聊天、上门清洁等服务,加强照料中心的日常管理和运行。该模式的优势在于把专业的服务交给专门的社会组织,有效弥补了公共服务能力的不足,实现了服务“增能”。目前,全市已建成专业服务组织11家,有专业居家养老服务人员891人。南太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杭州市吾爱吾老养老服务中心分别承接了吴兴区区域性照料中心、凤凰街道区域性照料中心的运营管理,为周边老年人提供配餐、日托、保健、家政等专业化服务,丰富了照料中心服务内容。
模式三:智能平台辅助运行。至2015年底,全市各县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实现全覆盖,通过“互联网+服务热线”,一头连接老人各类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一头连接社区家政服务、家电维修、洗衣、理发等各种社会服务资源,构筑起社区为老服务网络。长兴县智慧关怀系统初具规模,为城区每位服务对象免费配备三件套养老终端设备,由县社会服务发展中心负责搭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和运行管理,结合6581890社区服务热线,提供紧急救援、生活帮助的呼叫服务,对上门服务人员,运用信息化终端设备实现考勤功能。
模式四:政府购买服务运行。通过社区招募人员对照料中心进行专职管理,政府拨付照料中心日常运行经费进行保障,从而实现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该模式的优势在于实现了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资源整合,形成了新型的养老方式。如长兴县雉城街道北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吴兴区马军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湖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等,均聘用了社区4050再就业人员或退休人员1-2名,专门从事照料中心的日常服务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