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导语
湖北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以及“4+2+1”结构的家庭数量日益增多,社会对养老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传统的机构养老已无法满足日
首页 > 养老新闻 > 政策法规 > 湖北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导语
湖北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以及“4+2+1”结构的家庭数量日益增多,社会对养老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传统的机构养老已无法满足日
湖北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以及“4+2+1”结构的家庭数量日益增多,社会对养老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传统的机构养老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把推行和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放在了重要位置。
一、竹溪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
我县已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67935人,占全县总人口38万人的17.8%,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结构现状已严重超过平均水平,因此,对我县的老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解决好养老问题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2006年就决定在城关镇的西关社区作为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试点,2013年又在4个乡镇,3个社区、3个村开展了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并把此项工作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十件实事之一,纳入了政府工作日程,出台了相关文件,成立了领导小组,制订了详细的目标任务。通过试点成绩的总结,近几年来,共在全县的15个乡镇,建立了11个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0个农村互助照料中心。通过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活动,成为党和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成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活动的载体,实现了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活动场所和设施,受到老年人的普遍欢迎。今年,我们计划建立71个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确保到2020年有90%以上的村都建有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目标。
二、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县老年人口数量越来越多,对养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县的居家养老服务水平不高、规模不大、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统一的运作标准、社会影响力不足等,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养老服务需求,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缺乏保障,阻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顺利发展。
(二)资金筹集渠道单一。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财政补贴、慈善捐助、福利彩票等政府投入,启动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并开展了针对老年人的一系列服务,但因筹资渠道单一,社会力量参与的极少,致使社区居家养老软硬件设施投入不足,设施不完善。所以,为保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顺利开展,必须拓宽融资渠道,保证资金来源,扩大服务范围。
(三)服务项目单一,不能满足多层次需求。由于居家养老服务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尽管养老服务我们提出了较多的服务内容和项目,但实际上社区所支撑的服务项目还较少,服务面窄。目前,除负责老年人日间照料活动外,绝大多数无力为老年人提供所需要的康复护理服务,更谈不上心理慰藉、患病治疗等。如为老年人洗澡、上门医疗、康复、助餐等方面,很多服务项目还跟不上,而最需要服务的群体正是这些身体不能自理的老年人。
(四)管理经验不足,资源整合程度不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虽然在加速发展,但仍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服务标准,管理水平低下,基本无经验可循,无法充分整合社区原有资源,如充分利用社区休闲场地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集体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充分利用社区闲置的人力资源,保障社区养老服务提供者的高素质和专业化。在各方面条件都不成熟的情况下,社区无法充分发挥管理优势,充分整合资源,无法提供优质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五)缺乏专业化的服务队伍。目前,从事居家养老服务行业的人员普遍缺乏系统化和标准化的培训,专业化程度低工资报酬低,导致许多专业人士不愿进入居家养老服务行业。居家养老服务的服务人员多为下岗职工和文化程度较低“4050”人员,这些人大多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不具备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素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短缺和专业化素质低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
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公共水平。继续推进“9055”(90%家庭养老,5%社区养老、5%机构养老)的养老模式,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健全和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化运作、家庭参与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积极强化政府、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坚持政府为主导、社区为依托、家庭为主体的服务模式。政府加大财政拨款力度,拓宽资金供给渠道,建立多元化的资金供给渠道和运作机制。采取国家、社会和个人等多种投资渠道,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社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充分整合社区资源,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资源的整合、提高社区服务资源利用率。建立居家养老的规范管理和规范服务,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公平治理,保障居家养老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二)参照市场化标准,强化服务的多元化和针对性。 在提供养老服务时,要参照市场化标准,强化养老服务的多元化与针对性。充分整合社会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社会力量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包括生活照料、家务料理、医疗服务、聊天解闷、精神慰籍、文体娱乐的多元化、全方位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针对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和个体差异化,对不同年龄阶段和生活层次的不同老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根据老人的实际需求,提供居家上门服务、购买服务、社区集体服务等多样化服务。通过实现服务过程的社会化,服务对象的个性化和服务内容的多样化,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多样化发展。
(三)强化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队伍的服务水平。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标准化和专业化程度是保障居家养老服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人员大多是“4050”人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推动居家养老服务持续健康发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建立服务人员培训和考核标准,对现有的养老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实现养老服务人员全部持证上岗。二是通过公开招聘等方式吸引专业化程度高的专业服务人员,引进优秀人才。三是大力发展志愿者队伍,鼓励年轻人在空闲时间加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行列,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为生活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弥补老年人子女不在身边的缺憾,让老年人安享晚年。(竹溪县民政局 曾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