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多项扶持政策助力养老事业发展

通辽市多项扶持政策助力养老事业发展

导语

通辽市多项扶持政策助力养老事业发展多项扶持政策助力养老事业发展
  日前,记者从通辽市老龄委了解到,预计到2020年,全市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13%。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

通辽市多项扶持政策助力养老事业发展
首页 > 养老新闻 > 政策法规  >  通辽市多项扶持政策助力养老事业发展

通辽市多项扶持政策助力养老事业发展

首页 > 养老新闻 > 政策法规  >  通辽市多项扶持政策助力养老事业发展
导语

通辽市多项扶持政策助力养老事业发展多项扶持政策助力养老事业发展
  日前,记者从通辽市老龄委了解到,预计到2020年,全市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13%。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

通辽市多项扶持政策助力养老事业发展
多项扶持政策助力养老事业发展

  日前,记者从通辽市老龄委了解到,预计到2020年,全市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13%。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昨日,记者从通辽市民政局了解到,截至目前,通辽市共有公办养老机构13家,床位1883张。民办养老机构19家,床位959张。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9所、农村牧区互助幸福院39家。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后的晚年生活如何?上述养老机构的运行情况如何?在运行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记者连日来走进市内多家养老机构,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逐一了解。

  部分老人不愿为子女增添负担

  日前,记者来到了通辽市社会福利院。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记者见到了聂奶奶。初见聂奶奶时,她正双眼出神地望着窗外。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老人患有糖尿病,并患有白内障,如今眼睛看不太清楚。虽然如此,但是老人每天都很喜欢坐在这里看着窗外的花草。”

  记者了解到,聂奶奶今年82岁,现如今老人在世的亲人只有孙子一人。之所以来到福利院养老,聂奶奶说:“选择来到这里养老,是我自己的主意。我的孙子上班很辛苦,工作和生活的压力非常大。我年纪大了,不能为他做些什么,更不愿因为我给他增加负担。我一个人在这里挺好的,孙子每周都会来看我一次,我并不觉得孤单,反而觉得很满足。”聂奶奶来到福利院已有近3年的时间,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聂奶奶告诉记者:“刚来这里时有些不太习惯,但如今我已经开始喜欢上这里的生活。如今,吃饭、吃药等都有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我腿脚不便,福利院为我免费配发了辅助设备,让我觉得很贴心。在这里还有很多与我年龄相仿的老年人,平日里大家一起聊天打发时光,也算是有个伴。”记者来到聂奶奶的房间,看到房间内被收拾得非常干净。聂奶奶说:“在这儿住的时间长了,房间里是什么布置我都知道,视力模糊也丝毫不受影响。”

  79岁的龙奶奶是一位“乐天派”,初见老人时,她正在娱乐室内与另外两名老人打牌。龙奶奶告诉记者:“我有两个儿子,两个孙子。大儿子在沈阳工作,小儿子在霍林河上班,生活都过得不错。当初,我告诉他们想来福利院养老时,两个儿子都不同意。孩子孝顺,非要我在家养老由他们照顾,可是我心疼他们。我觉得年纪大了,跟着孩子们一起生活是在给孩子添麻烦,不如到福利院来,有这么多年龄相仿的老伙伴陪着,大家一起玩儿,一起说说话,也是一种新乐趣。”

  公办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仅为30%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虽然有部分老年人选择在养老机构生活,但是有众多老年人及其子女却对这种养老方式感到排斥。养老机构内的人数,直接反映出了这种养老观念的差异问题。连日来,记者在多家养老机构内看到,绝大多数养老机构内还有诸多空床,原本设计的“双人间”如今变成了“单人间”。在某养老机构内,刘平川老大爷告诉记者:“起初孩子们怕我一个人住太孤单,特意选择了双人间。但是,至今我还是一个人在双人间内生活。看到其他双人间内的老年人们互相照顾,彼此有个伴时,我觉得很羡慕。”

  随后,对刘平川老人所述的情况,该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有些无奈地说:“目前愿意将老人送来养老机构内的家属很少,因此床位才会空出来。等到有老年人来这里养老时,我们会安排到刘平川老人的房间,将现在的‘单人间’变回‘双人间’,让住在这里的老人有个伴。”

  就上述问题,通辽市民政局社会福利科工作人员表示:“之所以会出现‘双人间’变成‘单人间’的现象,是因为目前传统养老观念束缚了养老事业的发展,现在老年人‘养老不离家’的观念较强,很多子女也不愿意将自己的父母送入养老院养老,结果导致已建成的养老机构多数床位闲置,目前,通辽市公办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只有30%左右。”

  养老机构缺乏专业性服务人才

  在某养老机构内,记者看到了唐大爷。老人今年67岁,来到该养老机构养老已有多年,对这里已有了深深的感情。老人告诉记者:“现在,我已经把这里当成了我的家。我的身体很好,平日里总觉得应该为养老机构分担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经过我的多次申请,院长终于同意让我白天看大门。看大门听上去好像会很累,但是在我们这儿很清闲。即便如此,院长还是决定每个月给我发工资。现如今,我每天看大门,照看花草,我很喜欢这种充实的感觉。”记者随后采访该养老机构院长,他表示:“其实,在我们的日常运行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人手不够的问题。除了工作人员外,为老年人提供专业服务的人员很少,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更完备的服务,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我们希望有专业人员来到这里,帮助我们为老年人提供更到位的服务。”

  对此,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通辽市各类养老机构的管理和护理人员大多数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而且专业护理人员较少,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各类服务需求。据统计,全市只有35人参加过民政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取得了资格证书。养老护理人员工资水平低,社会地位不高,也是导致年轻人不愿意参加养老服务培训和从事养老服务职业的主要原因。”

  多项扶持政策助力养老事业发展

  鉴于目前通辽市在推进养老服务机构时所遭遇到的种种问题,记者从通辽市民政局了解到,下一步,相关部门将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切实把金融、土地供应、补贴支持、人才培养和就业等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完善财力保障机制,落实好民办养老机构建设补贴和床位运营补贴政策,对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和日常运转经费的资金投入力度。同时,建立社会养老服务慈善捐助机制,激发社会力量推进养老服务业建设发展;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加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鼓励各地将闲置的学校、厂房、办公楼等闲置资源投资改造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形式的养老服务场所,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整合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各类服务设施的综合效益。充分利用家政服务、医疗保健、心理咨询、餐饮行业等现有市场资源,通过“12349”便民为老服务平台将社区、市场和老年人有机联系在一起,进一步丰富养老服务的内容,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养老服务人员服务水平与能力。加快开展老年保健、护理、营养、心理咨询等急需的专业技能培训,助力通辽市养老事业的发展。

5G零距离,在线挑选养老院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