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模式介绍
导语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模式介绍
在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的过程中,以提高老年人健康养老水平为目标,探索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综合和适宜的医疗服务,构建老人长期照护体系,推进医养
首页 > 养老新闻 > 政策法规 >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模式介绍
导语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模式介绍
在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的过程中,以提高老年人健康养老水平为目标,探索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综合和适宜的医疗服务,构建老人长期照护体系,推进医养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模式介绍
在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的过程中,以提高老年人健康养老水平为目标,探索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综合和适宜的医疗服务,构建老人长期照护体系,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国家卫计委家庭发展司家庭发展指导处处长蔡菲提出,未来,我国的医养结合工作是在全国建成覆盖城乡、规模适宜的医疗服务网络,能够明显提升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的水平,促进医疗与养老服务一体发展,让健康养老的美好愿景成为可能。
医养结合的四种模式分别为:原有医疗卫生机构增设养老床位;原有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医疗机构与养老场所建立协议与合作关系;医养结合进社区与家庭。这四种模式是未来我国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的主要方向,为应对老龄化高峰提供解决路径。
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
养老机构是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心灵抚慰、文化娱乐的主要场所,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养老场所缺乏医疗资质。虽然国家卫计委将申请设立医务室的门槛大大降低,只需一个医生和一名护士即可申请建立医务室,但由于养老机构自身经济实力、市场定位、目标人群、基础设施条件和未来发展规划的差异,规模较大的养老机构比较适合开展医疗服务,即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照顾对象多为常年患病、疾病康复和生活无法自理或者半自理的老年人、入住及护理费用较高、养老设施相对完善的养老机构。它们大多采取在养老机构内增设附属医院、老年病房、老年专科医务室、护理站、康复理疗室、门诊、医疗室、药房等方式并且通过增添专业的体检化验设备、疾病诊疗设备以及康复护理设备,招聘专业医务人员,建设医疗护理人才队伍(全科医生、药剂调配、保健指导、专业护士与护工等),成为完善的医疗服务机构。
通过了解入住机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期的身体健康状况监测,身体基本指标的化验等项目,对于常见病进行防治和提供常见病药物,慢性病的康复护理、出现疾病时及时得到治疗以及配备急救设施,提供急救和就医陪同服务,甚至可以针对个人需求制定相应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使老年人不出养老机构就可以享受医疗服务。对于部分规模较小的养老机构,也可以在符合医务室和护理站基本条件的基础上,申请医疗资质,为入住老人提供相应的医疗护理服务。
医疗卫生机构增加养老服务功能或者
转型为康复医院
该种模式主要针对长期患病、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形式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形式是以医疗机构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主要针对就诊人数较少,医疗资源闲置的城市二级医院,这类医院提供养老服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自身医疗设备齐全,医务人员专业性程度高,康复护理水平较高;另一方面能够吸引老年病号源,有效开发和利用已有的医疗资源,保证医院的可持续经营。
第二种是医疗机构的部分科室提供养老服务,在医疗机构内成立老年病专科,建立专门的老年医护病房,设立老年人康复中心或护理中心,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帮助老人恢复各项身体机能。
第三种是将医疗机构转型成为提供医疗和养老服务一体化的康复机构或者护理院,通过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将部分有条件的医院经过机构的调整和功能的转变,成为康复护理功能为主的养老机构,为患病老人提供专业性、长期性的护理服务。以医疗机构为依托来扩展养老服务功能,能够充分发挥医疗机构疾病救治、康复护理、健康咨询和养老托老的作用,为入住老人提供生活照顾的同时,方便老人在突发疾病时及时转为住院,接受专业的治疗和医护服务,根据病情的情况可以组织专家进行会诊,由住院产生的相关费用可以由医疗保险报销。特别是对于患有慢性病和处于疾病康复期的老人,利用医疗设施完善的护理设备和专业的医疗团队为老人提供健康习惯、合理饮食方面的指导建议并且针对个人情况制定全面的康复计划。有的中医院还可以提供针灸、牵引、推拿等中医康复的治疗。另外,在部分综合性的大型医院可以设立“无陪护全程托护病房”,通过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设立专职的护士全天进行护理,定期对身体各项指标进行测量,对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完善健康维护体系。还有的医疗机构开设老年病专科,以收治临终病人为主,主要运用心理调节和精神慰藉的方式,尽可能地减轻生命垂危老人以及家属的心理负担。
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协议合作机制
从目前来看,医院与养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的情况较为普遍,对于附近有医院,或者经济实力较弱,以提供老年人生活照顾为主的民办小型养老机构,可以通过与就近的医院建立合作机制,包括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定期为养老机构内的老年人提供身体健康状况评估,医院安排专业护士提供康复护理服务,以及在养老机构与医院之间建立绿色就医通道,方便入住老人日常生病到医院就诊,以及在发生急病时,医院能及时派遣救护车进行施救等。
对于社区来说,社区的养老院与医疗中心距离较近,因此社区养老院与医疗服务中心建立合作关系是适合社区养老的方式,社区内较为完善的医疗和养老资源是实现医养结合的重要平台,社区里往往建有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医务室,常年有全科医生坐诊,并配有专业的护士,为本社区的居民提供基本疾病诊治和医疗护理服务,以及随着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社区医疗机构能够为老人提供双向转诊、预约诊疗服务,社区内的养老服务设施也较为完善,部分日间照料中心成为老年人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社区医院与养老服务中心建立合作机制,为养老服务站配备专业的医生和护士人员,为社区的老年人提供日常体检、疾病诊疗和术后康复等服务,建立健康档案,医生根据老人身体状况调整用药、提供诊疗服务,护士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并在养老服务中心增添基本的护理设备和医疗设备,完善对社区老人身体各项指标的监测,提供更加完善的护理服务,同时便于应对老人突发疾病的情况,及时提供医疗救助,为转送到其他医院争取时间。
医疗服务与社区和居家养老的结合
社区居家养老以家庭养老为核心、社区养老为支撑,集合居家和社区养老的优势,属于人性化的社会养老模式。在各地探索养老模式以来,上海等地区提出“9073”模式,即90%的老人家庭养老(年龄大约为60岁至70岁),7%的老人社区养老(年龄大约为70到80岁),3%(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人选择机构养老,社区和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口占到绝大部分,适合该种养老模式的是生活基本可以自理、患有轻微慢性病的老年群体,主要特点在于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养老,方便老年人与社区邻居朋友交流,能够时常得到来自家人和朋友的关怀和精神安慰,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于子女的依赖。
社区居家养老的医养结合模式是由社区医院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包括日常生活照顾、室内清洁、外出护送和寻医买药等,可以弥补家庭照顾的缺失,居家养老往往是身体情况良好老人的暂时性选择,但随着年岁越来越大,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下降,同时家庭功能弱化,社区则成为家庭养老的良好补充,也成为满足居家养老的所需医疗服务的重要支撑。全科医生进家庭是实现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的主要方法,由专业医生为居家养老和身体患有参加的老人提供上门诊断,定期检测老人的身体状况,对于老人的病情做出合理诊断,提供康复建议等,例如对于由高血压、糖尿病和精神疾病等慢性病患者采取定期上门巡防的方式,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也可以根据老年人的具体需求,如需要长期护理,则可以与社区医院签订长期医护协议,针对个人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专业化的护理计划,由固定的医生和护士人员上门提供医疗护理服务。
综合对于各地医养结合的探索情况来看,未来这四种模式将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较为合适的医养结合模式,来应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