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养老服务从保基本迈向高标准
导语
江苏省养老服务从保基本迈向高标准
5月9日,全国各地的养老服务部门负责人齐聚南京,参加全国大城市养老服务工作会议暨全国养老服务推进会。在考察南京多家养老
首页 > 养老新闻 > 政策法规 > 江苏省养老服务从保基本迈向高标准
导语
江苏省养老服务从保基本迈向高标准
5月9日,全国各地的养老服务部门负责人齐聚南京,参加全国大城市养老服务工作会议暨全国养老服务推进会。在考察南京多家养老
江苏省养老服务从保基本迈向高标准
5月9日,全国各地的养老服务部门负责人齐聚南京,参加全国大城市养老服务工作会议暨全国养老服务推进会。在考察南京多家养老服务机构后,很多与会者认为,江苏的养老服务体系正从“保基本”向“高标准”转变,多元、优质、高效、智能化的服务供给模式将助力化解养老服务领域的“难点”“堵点”“痛点”,为1800万江苏老人带来新的养老体验。
多元参与,化解服务供给不足“难点”
南京市民卢张今年68岁,因病半失能已多年,平日靠老伴照顾,吃力又不专业。卢张居住在繁华的商业区——新街口,这里寸土寸金,养老机构少,床位贵,离家养老也不现实。前不久,听说社区推出“家庭养老床位”,卢张赶紧打电话去申请。
“接到申请,首先要评估,评估合格后,对老人家里进行改造。”南京悦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郭朋介绍,按照标准,他们给卢家安装无障碍把手、红外线防跌倒报警器等装置。政府补贴每户2000元改造费,失能老人每月补贴服务费300元,半失能补贴200元。像这样的家庭养老床位,南京已设置3150张,相当于新建30家中型养老机构。如今,卢张足不出户,就有护理员上门护理,扫码、服务、打分,流程清晰,收费也不高。
在南京,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实现社区全覆盖,社区40%以上用房“无偿”用于养老。以往政府兜底最多只能保基本,将困难老人保起来。如今,社会多元参与,不仅标准提高,服务也更加多元化、人性化。
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江苏是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省份,也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805.3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3.03%。目前,全省已形成共识,要重点发展多元化供给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省级养老资金的50%以上投向居家和社区。
目前,全省已建成1.94万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13家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8094家社区老年人助餐点。“家庭养老床位”“喘息服务”“居家乐农村托养点”等一大批新产品应运而生,广受欢迎。
各类机构养老也风生水起,充分显现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外资独资的标杆机构满足高端市场需求,中端护理型机构大规模进驻大中城市成服务主流,社区嵌入式、农村互助式机构填补功能缺位,养老服务多元参与机制逐步形成。
智慧服务,疏通需求对接不畅“堵点”
12年前,全国首家虚拟养老院在苏州诞生。当年的“创新款”,如今已成全省“标配款”,各地都在打造自己的虚拟养老院和“15分钟养老服务圈”,精准对接需求和供给,打通信息不畅的“堵点”。
日前再次回访苏州虚拟养老院,记者发现其服务内容早已更新换代。最新的“相伴医路”平台一经推出就成“爆款”。政府采购,由互联网企业运营,满足高龄、空巢、残障老人看病需人陪伴的刚性需求。去年在姑苏区试点,月均接单300多个,超三成老人成“回头客”。
目前,省本级投入4000万元建成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整合各市养老服务信息,统一全省数据的接入标准,实现“一个平台、服务全省”。
在无锡,90家智慧养老服务机构已投入运营。以此为基础,无锡制定国内首个智慧养老建设省级地方性标准《智慧养老建设规范》,对物联感知、网络通信、智慧应用、安全保障等八个方面提出标准化要求,为全国“互联网+养老”标准化建设提供范本。当地还投入3000万元,打造“五张网”——精准服务网、高效管理网、安全保障网、健康保健网、社区餐饮网,从不同侧面提升养老服务智能化、精细化、高效化水平。到2020年,每年要投入1000万元以上,建设200家智慧养老机构。
要素保障,纾解支撑合力不强“痛点”
养老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家庭能完全独立解决的问题。养老服务健康良性发展,离不开社会全要素保障。
“公园+”“医疗+”“小区+”,扬州正在探索“3+”颐养示范社区模式。当地有10个街道配齐“中央厨房+社会组织配送+社区助餐点”三大助餐要素。聚焦失能老人照护需求“痛点”,新建的5个嵌入式社区养老机构、14个综合型护理机构,1.2万张护理型床位,为老人提供“身边、床边、周边”的专业服务。目前,扬州已建成41个颐养示范社区,11个既有小区启动电梯加装试点,320户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区域性养老中心”和失能老人长期护理险也在试点中。
省政府已出台政策,要求试点建设适宜养老住区,支持老年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地方政府要给予困难老人改造补助。全省已建成适宜养老住区115个,适老化生活环境持续改善。
各级政府对养老服务设施的土地保障意识也越来越强。我省按人均不少于0.2平方米的标准规划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社会力量举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可依法使用国有划拨土地或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去年,全省用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划拨用地129宗,总面积达3816亩。
“十三五”前三年,省级财政安排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超24亿元,带动市县财政投入超50亿元。省国开行发放政策性贷款超10亿元,全省累计撬动社会资本超240亿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已建成养老床位65.2万张,社会力量举办或经营的床位占比超六成。许多国内外知名养老服务企业在江苏布局高端养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