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口学会联合举办的“老年人网络合理使用”主题研讨会在京举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北京协力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的多位专家、学者受邀参加,围绕当下社会广泛关注的老年人用网情况展开讨论。
会上,中国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翟振武作了《老年人网络“沉迷”:概念与现象》的主题发言,就厘清“网络沉迷”本质、认识老年人网络使用现状、发挥短视频的积极作用等方向提出建议。
翟振武指出,首先要明确“网络沉迷”的定义。学界主流将人们的用网行为归纳为“网络爱好”“网络沉迷”“网络成瘾”三个层次,并指出判断“网络沉迷”需同时满足三项指标——过度使用(超长时长)、无法克制使用欲望和身心、人际等方面受到负面影响。“从严格定义上看,大家日常讨论和媒体报道中经常出现的老年人‘沉迷’一词,更多指向的是‘过度使用’,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沉迷’,用词的准确度有待商榷。”
互联网使用情况分级
翟振武进一步解释到,我们不能单纯将“过度使用”等同于“网络沉迷”,还应区分是何种原因导致使用时间过长,是工作、学习,还是打游戏?如果是因为工作或者学习,一般很少用“沉迷”来形容。因此,“有害”和“长时间无法控制使用欲望”是“网络沉迷”的首要特征。
此前,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曾就中老年人互联网及短视频使用情况进行调研。结果显示,73.9%中老年人日均上网时间在4小时以内。由此可见,绝大多数中老年人用网时长处在合理范围之内。“老年人‘沉迷网络’即便存在,也是个别现象,并未上升到老年群体性问题。‘老年人沉迷网络’的说法一定程度上存在主观和夸张成分,我们应该理性对待。”翟振武表示。
此外,翟振武还援引过往研究结果,肯定了使用抖音等短视频产品在老年人社会参与、社会连接、代际沟通、身心健康等方面起到的助益作用。同时,对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保障网络安全,提高互联网、短视频内容质量等提出更高要求和期待。
“总的来说,老年人喜欢使用恰恰说明该群体有兴趣、有意愿接受网络时代的新潮产品,这是值得鼓励的。尽管在实际过程中会遇到诸如老年人过度用网的个别现象,但整体向好。我们应抱以积极的心态,避免因主观放大互联网、短视频的‘弊’而忽视它们所带来的‘益’,从而更好地发挥互联网、短视频的积极作用,助力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的实现。”翟振武总结道。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