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储蓄”,转换为“有远见的投资”——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启动,将触发中国居民金融资产新一轮的跨周期调整,这是一项关乎民生的重大国策,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则是一个蕴含着挑战的时代机遇。
封面设计:黎立
文|《财经》记者 张颖馨 杨芮 黄慧玲
编辑|袁满
“以鸟鸣春,蝉叫知夏,养老就是一处院子、三两好友、过日子”,你理想的老年生活是什么?优雅老去、尊严享老?
8月中旬,云南昆明,62岁的刘阳正在幽静的社区里散步, 顺势看了下当日的课程表,异常丰富:健身、绘画、琵琶、合唱和图书馆……
刘阳所在社区,实际上是当地的一个中高端养老社区。在这个社区里,入住老人平均年龄达到81岁,年龄跨度从45岁到98岁。刘阳透露,每个月的公寓入住和基本养老服务项目费用在5120元左右,同时会有一些疾病管理和生活服务等服务包可选择,价格从300元到900元不等。
“这里有专业的照护人员和康复理疗的医生服务,不用担心自己身体出状况时无人照顾。”提及选择入住养老社区的原因,刘阳表示,一方面希望自己能够有一个舒适无忧的老年生活,另一方面也考虑到不想给工作繁忙的子女添麻烦。
不仅云南,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苏州、昆明、三亚等地,高端养老社区、老年公寓、居家养老……多重养老新格局下,刘阳只是那些想努力缓解养老焦虑、解决养老问题人群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随着死亡率、生育率进一步降低,人均预期寿命延长,有观点认为,人口结构将从金字塔向“柱状”收敛,人类社会将不可避免地进入长寿时代的新均衡阶段,百岁人生成为可能。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在《财经》上撰文指出, 更大规模、寿命更长的老龄人口,必然带来更多的医疗、养老需求,也给社会和个人的医疗、养老资金筹措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在此背景下,多渠道为养老和医疗筹措资金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中国个人养老金顶层制度设计已成,要推动其落地实施,尚待相关配套文件出台。接近监管的行业人士告诉《财经》记者,配套文件由相关主管部门牵头制定,涉及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个人养老金的税收政策、个人养老金的产品规则等内容。
在试行城市方面,据《财经》记者从多名行业人士处了解,此前相关监管部门已下发申报先行城市的通知,各地亦积极进行申报。
当下,如何广泛、深度参与到为家庭和个人规划全生命周期筹资的过程中,解决其收支缺口问题,进而助其找到治疗养老焦虑的有效“药方”,成为新养老时代金融机构的重要命题。
将“预防性储蓄”转换为“有远见的投资”——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启动,将触发中国居民金融资产新一轮的跨周期调整,这是一项关乎民生的重大国策,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则是一个蕴含着挑战的时代机遇。
制度创新:备战个人账户
“需求侧的入口出现,这是巨大的进步。”近期,在一场公开活动上,某银行理财子公司总经理连用两个“非常”,来强调“入口”的重要。
他口中的“入口”,源于个人养老金制度设计的核心——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在此制度下,个人账户作为记载个人权益的载体,能够更加明确直观地体现个人权益归属。
根据《意见》要求,参加个人养老金需要开设两个账户:一个是在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用于信息记录、查询和服务等,这是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享受税收优惠的基础。另一个则是在银行开立或者指定的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用于缴费、购买产品、归集收益等。这两个账户是相互唯一对应的,其中,通过商业银行渠道,可以一次性完成两个账户的开立。
基于该制度模式,银行的先发优势被市场人士频频提及。与此同时,一场围绕个人账户开展的“暗战”正悄然上演。
“我行正积极进行个人养老金账户相关系统开发,已支持在柜面、智慧柜员机、手机银行和网银渠道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未来将通过合作机构外部渠道输出个人养老金账户,目前正在等待监管政策明确后开办相关业务。”建设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
招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亦表示,在开户渠道准备方面,已经启动全面准备工作,待个人养老金政策正式出台后,客户可通过招行App、VTM等渠道一键开立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账户。同时,积极布局行外渠道,未来客户也可通过外部平台和招行合作伙伴远程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
但显然,银行瞄准的不仅是账户,个人养老金投资同样具有不小的想象空间。 《意见》指出,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资金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
在从事个人养老金产品业务时,机构需对接到不同的行业平台。有大行人士表示,比如商业银行销售储蓄、理财产品时,需同时对接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和个人养老金金融行业信息平台(特指“银保信平台”)。
“此前已经完成系统对接,总体来说较为顺利,因为前期已经有一定基础。”某国有大行人士告诉《财经》记者。
2019年6月,人社部下发《关于开展商业银行与养老保险第三支柱信息平台对接的函》。招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自该函件下发开始,招行积极参与系统对接,并成为人社部首批系统对接银行。建行相关负责人亦透露,自2019年开始进行个人养老金系统建设工作,到目前为止,系统对接测试已经参加过多轮。
在具体产品方面,多名银行业人士认为,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试点的养老理财产品,以及将于今年11月开始试点的特定养老储蓄产品,有望列入个人养老金范围内。 “大概率会纳入,不过目前也在探索阶段,包括产品定位、利率设置等,预计后续会在试点中逐步调整。” 上述国有大行人士透露。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银行已经在思考,如何优化客户及账户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目前,多家银行都快马加鞭地打造和测试自己的养老金客户服务平台。一个客户只能选择一个账户,这就意味着,有服务能力者才能拿到账户。”某银行理财子公司高管表示。 另有国有大行人士直言,现在颇有些“得账户者得天下”的意味,谁都知道这是不容错过的机会。
长期以来,银行拥有丰富的客户服务及财富管理经验,除销售及代销一揽子养老金融产品外,还能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账户管理、综合规划和配置服务。当下,为了提升竞争优势,银行围绕养老开展的一系列服务将持续延伸。
今年5月,中信银行发布“幸福+”养老账本。“将实现第一、二、三支柱养老资产的归集展示,为客户呈现一个跨周期、跨平台、跨资产类别的‘养老账本’。”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账本功能中,将全貌展示客户的养老资产状况,不断优化汇总养老资产、测算养老缺口、规划养老方案、提供养老服务等功能。
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要解决客户在第三支柱中养老规划及投资能力不足的问题,为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服务;同时,搭建“账户、产品、资产、平台”四位一体养老生态平台。
银行之外,保险、基金公司亦蓄势待发。据《财经》记者走访的多家寿险和养老险公司表示,正积极筹备个人养老金相关业务,已做好产品、系统和数据的相关准备。
“对于个人养老金的细则,根据目前的了解,从产品类型来看,整体会以养老保障功能强、市场成熟度高的各类年金保险、养老保险产品,作为个人养老金的候选保险产品形态。”太平养老保险产品精算部总经理谢琦告诉《财经》记者。
另据一位大型养老险公司人士分析,从保险角度看,大概率是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下称“税延养老保险”)和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这两类产品,专属商业养老险的概率更大。除了这两类产品,目前比较主流的一些产品还包括年金保险、两全保险等,但整体产品的设计和细则还在讨论中,如果要纳入个人养老金体系下,保险产品肯定会进行一些调整,比如从可比性等角度。
税延养老保险与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分别于2018年4月、2021年5月落地,据银保监会披露数据,截至2021年底,税延养老保险试点保费收入为6.3亿元;截至今年7月末,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累计投保近21万件,累计保费23.5亿元。
基金业相关工作亦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此前的6月,证监会下发《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提出基金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开展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业务的总体原则和基本要求,以及个人养老金可以投资的基金产品标准要求。
《财经》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多家基金公司的相关准备工作正在紧密进行,包括系统对接和测试、调整产品考核周期至五年以上、为个人养老金账户设计单独的份额、完善养老目标基金产品线布局等。
对基金公司而言,养老金融产品起步相对容易。最早一批养老目标基金已成立运作四年有余,技术上的准备也已陆续完成。
华南一家大型基金公司FOF基金经理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养老目标基金发起于2018年,产品本身就是为第三支柱做准备的,因此在投资理念上的调整不大。在产品设计方面,后续将按照规定增设针对个人养老金专门设计单独的份额。
提及个人养老金产品应具有怎样的特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副司长贾江近日接受北京广播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具有多样性,满足参加人不同的投资偏好和需求;另一方面,相较一般的金融产品而言,质量要更优。总体而言,应具有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等特性。
重塑家庭资产:从储蓄到投资
以账户为入口,资管机构所提供的服务、产品,可以触达中国巨大的养老客群,第三支柱需求端得以疏通。这背后,亦是一场关于家庭资产配置的理念嬗变。
有研究人士指出,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核心问题在于, 建立从现有的储蓄养老向投资养老理念的一个过渡。
“个人养老金制度,不仅仅是建立一个具备储蓄功能的账户,更重要的是通过资产端制度安排,优化个人、家庭资产配置结构,将部分预期收益率偏低的‘预防性储蓄’,转换为‘有远见的投资’,实现金融资产的跨周期优化配置。”华南一家大型基金公司FOF基金经理告诉《财经》记者。
若中国的储蓄率实现转化,能够为第三支柱养老金行业带来怎样的机遇?今年8月,国民养老保险公司董事长叶海生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夏季峰会上展示了一组数据:
2000年以来,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2002年-2021年的20年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000元增长到35000元,增长了7倍,年均增速接近10%。家庭储蓄存款快速增长,2000年-2021年中国家庭储蓄存款由6万亿元增加到超过100万亿元,增长了16倍;年度存款净增额由2001年的不足5000亿元,上升到2021年年均增加10万亿元。
通过对存量及增量数据进行模拟测算,叶海生提出,如果往前追溯10年,把个人储蓄率调降6%,合计每年约有10万亿元的养老金增长,五年后中国全部养老金结存规模可达60万亿元,占GDP比重接近50%,接近全球平均水平。虽然这一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但对国家财政和居民养老来说,负担会减轻许多,也会给资管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要想让个人愿意将养老储蓄转换为养老投资,产品和服务是关键。面对养老金融这片“星辰大海”,资管机构是否已经做好充足准备?
从产品侧来看,目前商业银行主要提供投资周期较长、收益有较高保障的养老理财产品;保险公司提供商业养老保险等;基金公司主要提供目标日期基金和目标风险基金,这类产品能较好地匹配大众养老投资者的生命周期属性。 总体而言,目前机构提供的养老金融产品,大多具有风格稳健的特征,且以中短期为主。
自去年试点以来,凭借长期、普惠、稳健的特性,养老理财产品吸引了一批投资者青睐。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9月13日,养老理财产品共发行48只,募集规模超870亿元。
今年6月,首批养老理财试点机构新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出现小幅下调,业绩比较基准由以往产品的5.8%-8%降至5.5%-7.5%。相较而言,第二批试点机构的养老理财产品大部分业绩比较基准设定在5.8%-8%。市场认为,伴随业绩基准上调,对用户来说更具吸引力。
从期限上看,对比此前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五年),个别新发产品的期限有所延长。如贝莱德建信理财发行的一款产品,期限长达10年;另有光大理财一款新发养老理财产品期限为六年。
普通储蓄中,定期存款的最长期限为五年,而即将启动试点的特定养老储蓄产品期限更长,分为五年、10年、15年和20年。与此同时,其产品利率略高于大型银行五年定期存款的挂牌利率。就期限长、品种多、利率高三个特点来看,有银行业人士认为,其与居民长期养老需求比较契合,将成为银行服务中老年客群的一个重要抓手。
对理财公司来说,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将带来的一大利好在于:银行理财首次被纳入第三支柱的投资范围。有金融业人士直言,这是巨大的进步,能够有力推动银行理财资金逐步长期化。
但当前,身处低利率时代,震荡的市场形势,使得理财公司资产配置难度加大,养老理财如何实现稳定、可持续的收益?
“一是多资产、多策略,我们从战略层面制定了三个指导原则,第一绝对收益导向;第二权益配置上是倒U型的下滑曲线;第三重视风险管理。在战术层面上,我们的资产三分类是以低波打底,然后是绝对收益,再然后是权益弹性,按照这个逻辑进行投资,做好止盈止损。”有理财子公司高管表示。
兴银理财相关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作为第二批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机构,将根据投资者长期养老需求研发产品,从产品结构、投资策略、风险控制和市场销售等各层面打造养老理财业务体系。近期将正式推出养老理财产品。
作为率先开启第三支柱试点的行业,保险公司在长期投资资金管理能力、长寿风险管理、医疗健康养老产业协同等领域有着明显竞争优势,适合低风险偏好的客户群体。
新华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原总裁万峰认为,个人养老金将在整个金融领域展开竞争。原本寿险公司独享的养老保险市场大蛋糕,成了整个金融市场的盛宴。面对强大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寿险公司竞争力有限,必然影响寿险公司养老保险业务的业务拓展空间,倒逼其竞争优势的建立与提升。
“保险产品的‘长期性’‘专用性’‘保证性’是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保险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长至终身的养老保险产品,为客户解决‘人活着、钱没了’的长寿风险,这一点是其他理财产品无法替代的。”信美相互人寿董事长杨帆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分析,养老保险产品通过产品责任设计可以使客户退休后每年或者每月领取固定的养老金,使资金真正匹配客户的退休养老生活。
他还进一步强调,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利用其优势,深化养老保险产品和养老服务相融合,真正沉下身综合提升老年人的养老质量,实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浙商证券研究所指出,商业养老保险一般为长期缴费,60岁以上定期或终身领取,退保按合同约定办理。收益水平方面,商业养老保险2021年结算利率在3.7%-6.1%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保险机构在养老产业链上的布局目前正向养老服务、健康管理服务和居家护理服务三个方向展开。从泰康2009年获得业内首个养老社区投资试点资格,到近些年各家险企开始竞相加大“保险+养老社区”投入力度,“保险+养老社区”已成为保险机构布局养老服务的标配。
此外,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将养老保险产品的风险保障责任和养老金领取安排,与老龄照护、养老社区等服务有效衔接,也是目前保险公司的布局重点。
作为最早开始筹备养老社区的保险机构,泰康保险已布局接近15年,目前泰康之家养老社区已在全国26城布局了29个社区。2021年8月,陈东升在《长寿时代》新书发布会上透露,泰康旗下养老社区“燕园”运营6年,“申园”运营5年,目前都已实现盈利。
陈东升表示,“保险+医养”的商业模式创新是长寿时代下,本土保险公司以市场化方式为个人与家庭提供的基于最优筹资方案的实践成果。通过这一模式,从时空维度将复利效应与杠杆效应的作用最大化,充分改进人生的收支曲线,帮助客户收窄或消除退休后的收支缺口,享受高品质的退休生活。
对基金公司而言,在资本市场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经验,凭借其投研能力可以打造出有竞争力的养老基金组合或投顾策略,适合有更高风险偏好及收益需求的客户。第三支柱带来的机遇,基金公司既可“长袖善舞”,又任重道远。
据了解,一些基金公司专门搭建了养老金业务信息体系,并组建独立的科技团队,以承接养老金管理的需求。
另一方面,为了符合养老金产品稳定收益预期的需求,基金公司正在加大低波动产品的研发。 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认为,未来个人养老金投资将围绕“大规模资金如何实现长期良好的投资业绩”这一大命题而展开。只有建立在“长线基本面”理念基础上的深度研究才能将投资策略 容量最大化,并且能在大规模资金的情况下依然争取到良好的长期投资回报。
就养老目标基金来看,收益上更具优势。据中金公司研究部,拉长周期观察,锁定期较长的产品收益表现更好(养老目标基金期限通常包括一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截至2022年7月,五年持有期的养老FOF产品成立以来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12.87%。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8日,市场上共有202只养老目标基金,总规模为1071亿元。
“从短期看,国内首先要弥补此前缺失的‘顾’,即在养老投资中的投资者教育和投资者陪伴服务;从长期看,养老投顾服务需要贯穿投资者的整个生命周期,按照投资者每个年龄阶段的需求扩展其服务范畴。”广发基金相关负责人认为。
独木不成林。需要看到,未来第三支柱蓬勃发展的繁茂森林中,资管机构间一定不是单赢的局面,而是多赢的良性竞争合作关系。怎样合力把蛋糕做大,成为资管机构的新命题。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建议,未来应推进多方协同合作,共建金融服务养老保障生态圈。具体而言,一是要共同维护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二是要共同营造各具特色、良性互动的市场竞争环境,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业务,发展真正具备养老功能的专业养老金融产品,清理名不符实的产品;三是共同夯实养老保障视野发展的基础。
“各类金融产品有自身特点,从海外经验来看,在退休后领取期比较好的方式是把基金和保险产品进行结合,基金产品的收益相对偏高,但它无法做到终生提取。虽然保险产品收益相对低,但可以实现终生提取,把基金和保险产品结合起来配置,可以解决长寿风险和收益率平衡的问题。”丛黎说。
纠偏结构失衡:探路普惠养老
银行、保险、基金公司积极备战背后,中国长期以来养老保障体系失衡的一次纠偏,是强壮第三支柱的时代机遇。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已开始构建由国家发起的养老第一支柱,即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目前主要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截至今年一季度,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10.3亿人,基金累计结余超过6万亿元。
中国的养老第二支柱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构成,为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主要发挥补充养老保险的功能。截至今年一季度,参加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的职工数达7200万人,积累基金4.5万亿元。
事实上,在《意见》发布前,中国的养老第三支柱一直缺乏制度安排,这被视作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短板。 “第一支柱‘一枝独大’,第二支柱是‘一块短板’,第三支柱则是‘一棵幼苗’。”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长金维刚曾如此评价三大支柱发展现状。
周延礼告诉《财经》记者,“当前,中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但养老保险体系发展总体还不够平衡,体现养老金长期性、安全性、收益性特点,具有领取约束性的养老金融业务发展还存在短板。”
伴随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亦明确了由个人养老金和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构成的养老第三支柱。
在养老第三支柱探索中,保险业是先行者。2018年4月,税延养老保险试点落地,一度被业内视作个人养老金的“1.0试验版”。但税延养老保险试点不及预期,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底,共有23家保险公司参与税延养老保险试点,累计实现保费收入近6亿元,参保人数超过5万人。
市场关注,第三支柱养老金能否吸取税延养老保险试点的经验,进而吸引更多的参与者进入?
根据《意见》,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的上限为1.2万元,辅之以税收优惠。
1.2万元的税优额度设定是否较低?金维刚表示,随着经济发展及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额度可以再调整。起步时如果额度过高,将导致后续调整余地不大,也不利于社会公平。
亦有机构认为1.2万元的额度并不低。富达国际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丛黎向《财经》记者提供了一组美国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
美国第三支柱IRA(个人退休账户)2021年的税收优惠缴费上限额度是6000美元,美国全职雇员2021年的平均年收入是74738美元,IRA占平均年收入的比例为8%。另据中国统计局数据,202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6837元,个人养老金制度下的1.2万元每年的税收优惠占平均工资的11.2%。2021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2884元,个人养老金制度下的1.2万元每年的税收优惠占平均工资的19%。
“因为两国的统计口径不同,很难做到完全统一的对比。但是,可以从百分比上看到,中国在个人养老金的制度设计以及配套安排上做出的大量工作和努力。”丛黎表示。
此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亦表示,起步阶段是1.2万元,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再适时逐步提高缴费上限,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补充养老的需要。
但一个现实问题摆在眼前。金维刚告诉《财经》记者,如果税收优惠政策仍延续2018年税延养老保险试点的政策,可能导致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参与率较低。由于中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月收入5000元,目前全国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较高收入及以上群体约有7000多万人,尽管现有已参加各种基本养老保险的10.4亿人符合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资格,但由于大多数人实际上享受不到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所带来的实惠,从而会影响参与这项制度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根据《意见》,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这意味着,参加个人养老金的前提是需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截至今年一季度,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10.3亿人。另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1年中国全国人口总数为14.1178亿人。也就是说,部分群体可能无法参与到个人养老金融制度中。
对此,有学者提出质疑:“第三支柱养老金究竟应选择少数人的制度,还是多数人的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强调,中国“第三支柱”养老金的选择必须是、只能是“普惠型”,即“多数人的制度”。只有普惠型的制度才是有生命力的,才能成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中的一个层次,否则终将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实现共同富裕所要求的。
郑秉文进一步指出,两个潜在需求支撑了构建“普惠型”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可行性:一是中国的储蓄率很高,需要将一部分居民储蓄转换为个人养老金,这对个人有好处,对国家经济建设也有好处;二是包括“新的社会阶层”在内的中等收入群体逐渐成长,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是一个既定改革目标,这一群体日益需要个人养老金改善他们的家庭财富构成。基于这些判断,郑秉文预测,未来“第三支柱”养老金的覆盖率可以超越企业年金。
“讨论养老的问题,不能局限在城市内,而需要从全国人民的养老来进行公平的整体设计,包括农民。”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提出,“现在虽然有全覆盖的养老制度安排,但这种制度安排是碎片化的,对农民来说是一种附带性的考虑,并没有从动态的角度,即市民化的角度把农民纳入到全国养老保险体系之中。”
“农民市民化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如何纳入养老制度之中?在制度设计里要有动态的思维,也需要风险的思维,要防止养老制度对农民市民化产生阻碍。” 刘尚希说。
在金维刚看来,目前的问题主要在于个人所得税征缴的起征点较高,导致很多人享受不到个人养老金的税优政策。但这并非个人养老金制度本身的问题,而是配套的税优政策力度不够的问题。
制度协同:税优与账户联通
毋庸置疑,建立普惠型第三支柱养老金的核心便在于扩大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覆盖面。多名行业人士指出,破局的关键点在于如何设立激励政策。这其中,税优及财政补贴均被市场提及。
“税收优惠的形式有很多种,目前第三支柱发展比较好的国家,通常采用EET和TEE两种模式。EET是指在保险购买阶段、资金运用阶段免税,在养老金领取阶段征税;TEE是指在保险购买阶段征税,在资金运用和养老金领取阶段免税,中国采用的是EET模式。”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市场普遍认为,个人养老金大概率会采用EET模式,但仅靠这种模式能否有效实现个人养老金制度覆盖面的扩大?
郑秉文告诉《财经》记者,在税优模式选择上,目前中国只有EET型,这适合有雇主的员工,而对于广大的灵活就业人员来说,还应该引入另一种税优模式即TEE型,这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模式。
“虽然中低收入群体即使在EET模式下也不能达到免税的标准,但与正式的TEE税收模式的意义是两回事,因为中高收入群体中也有人偏好TEE,尤其有些金融白领阶层。因此,中国可以考虑同时实施EET型和TEE型两种税优模式,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参与率,扩大覆盖面。”郑秉文说。
有学者提出也可针对低收入群体采用EEE模式,即养老金从缴费到资金运用再到领取,全流程免税。
“对于在参与个人养老金时由于个人收入水平达不到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中低收入群体,需要制定受益面更加广泛的税收优惠政策。因此,建议在个人依法领取养老金时,对中等收入群体适当降低个人所得税率,对低收入群体实行免税。”金维刚表示。
税优之外,多名行业人士直言,激励机制中亦可引入财政补助。刘尚希建议,在1.2万元的税优额度之外,考虑引入负所得税(即财政补贴),这样一方面能够激励月综合所得5000元以下的群体参与进来,另一方面也可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未覆盖的3亿人(诸如部分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
包括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负责人朱俊生、天弘基金相关负责人在内的多名金融业人士亦表示,可以参考德国的李斯特养老金计划。
“李斯特养老金计划通过财税激励政策的设计,有效增加了制度的覆盖人群,对低收入人群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但该模式势必会增加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对财政造成压力。若中国第三支柱借鉴此模式的财税激励政策,则需要培育新的税源,增加财政收入。”天弘基金相关负责人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中国如通过对资本市场征税,可有效扩充税源、提高财政收入。最终,通过税收优惠吸引中高收入人群,通过财政补贴覆盖低收入人群,双管齐下有望惠及全部民众。
“养老不是为少数人服务,不要局限于税优来考虑,只有把更多的人群吸引进来,第三支柱才有意义。相应的,规模做大后,金融机构等也才更有积极性参与。” 刘尚希强调,推进养老金融发展,第一步要考虑如何做大的问题,此后在做大的过程中再去做优。同时,要有宏观视野和整体观,不能以部门视角出发,需避免在个人养老金制度设计和实施中产生合成谬误,以避免给社会带来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刘尚希进一步解释称,所谓“合成谬误”, 就是各部门做的事都是正确的,符合政策要求的,不过一旦组合起来,从整个社会实际情况来看,效果不及预期。
郑秉文亦向《财经》记者表示,普惠型第三支柱养老金的建立难点,在于制度的设计一定要呈现出多样性和便利性。同时,各个部门要协同作战,要有统一规划、设计和领导,如果各行其是,仅从部门自己的角度出发,就会降低大家的参与意愿,导致制度可及性差。
值得注意的是,在需要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上,有行业人士指出,应建立三支柱对接机制,推进账户打通或整合。
朱俊生建议,建立养老金体系三支柱之间对接机制。中国第一支柱的个人账户以及第二、第三支柱都建立在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之上,不同支柱之间的个人账户功能重叠,但缺乏资金流动的通道与对接机制。因此,在政策设计上,可以将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与个人养老金打通,实现税收优惠政策、投资管理、缴费、账户记录和基金转移接续方面的衔接。
“发展个人养老金融意义重大,整体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现在的多账户怎么整合,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刘尚希表示,如果账户越来越多,而且各部门有不同的要求,对个人来讲,便捷性就无从谈起。怎么把养老金融,比如社保卡、个人养老金融账户,与个税App的账户等等有效连通?这也是一个需要统筹协同的问题。
就个人养老金后续配套政策而言,建行相关负责人建议,首先,对个人养老金账户能够投资的各类养老金融产品建立统一明确的评价标准,包括产品的评价标准、发行人的评价标准、风险适配的标准等;其次,对于购买养老金融产品的客户,建立跨行业统一的风险测评体系;再者,对基于个人养老金账户下的默认投资组合或全委托模式的投资出台相应的政策配套措施;同时,对于养老金融产品与养老服务的对接出台相关规范和指引,丰富个人养老金的领取方式;最后,对于养老资金的运用,出台统一的底线要求。
(应受访者要求,刘阳为化名;本刊记者陈洪杰、严沁雯、宋文娟对此文亦有贡献)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 能缓解多少养老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