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姨刚刚过了70岁生日不久,在小区被两个中年人热情邀请参加免费体检,并且上了一堂有专家讲演的健康讲座。结果,她花了3000元,购买了号称价值6000元的药。晚上,张阿姨的女儿回家发现,那所谓的特效药,连批号也没有。张阿姨面对女儿的埋怨,还振振有词地说:“有人买了几万块钱的药呢,难道他们都是戆大?”
有位退休职工,在网上发现一个证券网站,声称可以提供炒股信息,保证盈利。这位老先生先缴纳了1000多元的咨询服务费,动用3万元本金,一周后,果然有不菲的收益。于是,老先生连本金带咨询服务费一共向这家机构账户转账180万元,结果却是泥牛入海。事后查明,这是个非法网站,涉嫌网络诈骗的犯罪嫌疑人交代:“本来只想骗骗几千元的,没想到,这个人这么信任我。他‘扑心’太大了。这样好骗,使我在犯罪的路上越走越远。唉,真后悔极了。”
有位受访者是一家银行的经理,他说,自从警方发出各银行要注意防范不法分子利用电信诈骗的警示后,已多次发生在银行柜台前的冲突,工作人员劝阻储户不要往不明账户汇款,但有时这种劝阻不被当事人理解,挡也挡不住。
老年人上当受骗,此类事件不断出现在媒体报道中。尽管被骗人中各个年龄段的都有,但大部分还是老年人。本次调查,我们设定了500个样本,是自己或者自己的家人有被骗经历的。从回收的数据表明:在这些受骗家庭中,年轻人仅占5.7%;其次是中年人,为13.3%;老年人被骗的达到81%。
那么,老人被骗主要发生在哪些场所呢?调查表明,位列第一的是参加健康或者投资讲座被忽悠,达到46.4%;其次是被冒充的各类销售人员所骗,为39.7%;位列第三的是在马路上被买药或掉皮夹的忽悠,为26.6%。以后依次为:在家里被电信诈骗所骗;被熟人介绍参加优惠活动所骗;在马路上被冒充亲友老同学老同事的人所骗。
那么,哪些老年人比较容易上当受骗呢?调查显示,尽管在被骗的老人中也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但受教育程度与被骗老人基本呈反比关系,也就是说,受教育程度较高,被骗的比例较低。数据表明,初中以及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的占被骗老人的6成以上;高中文化程度的占被骗老人的15.5%;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占被骗老人的11.9%。唯一的例外是文盲的老人受骗的比例最低,为8.1%,依据相关资料分析,这类老人的经济状况相对较差,年龄也偏大,社交活动较少,因此,被骗的概率也比较低。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