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长期照护体系,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提出六条普遍适用的原则,其中第五条写明:应该公正地对待有偿和无偿提供长期照护的劳动力,使其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可。

但从当前来看,无论是非正式照护人员(普遍是老人的家庭成员,尤其是配偶和子女)还是正式照护人员,其处境都还有待改善。

“20世纪60年代,有一部老电影叫《女理发师》,核心思想就是不劳动者不得食,只有出去工作才算劳动,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太深了。”唐钧认为,我们必须承认照护孩子、病人、残疾人、老年人等等都应该是社会劳动,从这个角度出发,应该给他们发工资。

家政服务品牌创始人周袁红则认为,养老领域的国际共识需要成为购买养老服务的消费者的共识。“国际共识里面提到了尊重,考虑到家政人员是老年人长期照护的主力,他们也应该感受到尊重,乃至被职业化对待。”在周袁红看来,职业化对待的第一步或许就是落实八小时工作制,还工作人员以休息的权利。

此外,周袁红还提及,尽管学术界谈照料、照护、医疗,但落实到实践层面,老年人照护通常沦为所谓“伺候”。如何让“伺候”慢慢归位于照护,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诚然,当前老年人照护领域同时面临非正式照护人员的劳动报酬问题,以及正式照护人员的社会地位问题,但与此同时,护工短缺问题也不可忽视。

官方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失能、半失能老人超过4000万人。与之相对应的,养老照护从业人员仅有30余万人。该如何应对专业照护人员供不应求的矛盾?

在唐钧看来,尽管照护人员短缺并非中国仅有,但与国外相比,中国在人员培训方面极度缺乏。为此,唐钧试图给出一种培训思路。

“比如北京若干养老机构组织起来,办一个培训学校。”根据唐钧的构想,机构组织的培训和人社部不同,一是能让参与培训者半工半读,二是更加注重实操。此外,机构也能根据参与者顶岗的时间发工资。“这是一个生态系统,不一定硬要在大学里办。”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无论有偿或无偿,照护者理应获得社会认可

相关推荐